赶风柴
(《岭南采药录》)
【异名】节节红(《南宁市药物志》),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的带有嫩枝的叶。
【植物形态】裸花紫珠
灌木至小乔木。小枝幼时被粗糠状毛,老枝秃净且具皮孔。叶卵状披针形或矩圆形,长12~22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浑圆,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干时变黑色,下面被灰褐色茸毛,侧脉14~18对。聚伞花序长大,径8~12厘米,7~9次分枝;花序柄长6~9厘米;花柄长约1毫米;苞片线形,早落,偶有呈小叶状;萼小,秃净,截头形;花冠紫色,长2.5毫米,管状,4裂,秃净;雄蕊4,突出,药室纵裂;子房上位,4室。果球形,径1.5~2毫米,干时变黑。花期全年。
分布我国南部。
【药理作用】①止血作用
裸花紫珠全草(主要是叶)水煎液能缩短家兔的出血时间,但对家兔及小鼠的凝血时间则无影响,家兔注射裸花紫珠提取液后,血块回缩时间来见缩短,可见不影响血小板的质与量,此提取液亦不能缩短去血小板血浆重新钙化时间,因此在血液缺乏血小板的情况下,也不能起到促凝作用,裸花紫珠的止血原理可能是由于使毛细血管收缩所致。另有报道裸花紫珠注射液试管内能缩短羊血的凝血时间,对狗静脉或肌肉注射亦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
②对平滑肌的影响
裸花紫珠全草提取液对小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兔耳灌流能使血管收缩,其对消化道的止血作用可能通过机械压迫及血管收缩所致。
③抗菌作用
裸花紫珠全草煎剂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副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亦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以花、叶效果较好,此外还有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
【毒性】裸花紫珠全草对小白鼠及狗的急性毒性试验证明,无明显毒性,不引起溶血反应,但局部刺激性较大,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栓形成。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辛涩。"
②《广东中药》Ⅱ:"微苦,性平。"
【功用主治】止血,消炎,祛瘀,止痛。治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肺结核、肺脓疡、大叶性肺炎等引起的出血,溃疡病等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尿,创伤出血,流感,烧伤,化脓性皮肤溃疡,子宫颈糜烂,跌打损伤,风湿痛。
①《岭南采药录》:"叶:煎水洗跌打伤,能去瘀生新。如遇风肿,将叶煎水洗,取其梗和猪精肉煎服,能驱风消肿。"
②《南宁市药物志》:"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枪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风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制成浸膏。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①止血
据近200例的观察,裸花紫珠制剂对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肺结核、肺脓疡、大叶性肺炎等引起的出血,溃疡病等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尿等均有一定的止血效果。可以代替仙鹤草素作为常规用药。对大出血病例,再辅以其他止血剂。用法:对咯血和血尿等以2%紫珠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4~8毫升,每日2~3次。对上消化道出血,用50%裸花紫珠溶液口服或从胃管送入;或用复方裸花紫珠铝胶(1:1裸花紫珠液100毫升,氢氧化铝凝胶100毫升,白芨散4克,颠茄浸膏0.15克),每次15~20毫升,日服3~4次。此外,用2:1裸花紫珠煎液浸湿纱布,压迫切口,用于手术创面渗血,据301例的初步观察,多数在1~3分钟止血。以裸花紫珠粉代替棉卷用于拔牙创压迫止血,据500例800只牙的观察,有效率达99%,一般用药2~3分钟即可止血。
②治疗烧伤
以1:1的裸花紫珠煎液处理烧伤创面,有防治创面感染、减少败血症的发生率,减少渗出从而防止体液丧失,以及促使创面迅速愈合等作用。据104例各度烧伤患者的观察,治愈率达97.12%。平均住院19.15天。用法:㈠喷雾法:将裸花紫珠液直接喷布于创面上,每日2~3次。适用于大面积、特殊部位、小儿烧伤,或纱布贴敷容易脱落的创面等。㈡小纱布贴敷法:以3×2厘米(小儿1×1厘米)单层灭菌小纱布块,用裸花紫珠液浸透后贴敷于创面,每块纱布之间需留有0.5~1.0厘米的间隙,以利引流。治疗的头几天,每日于纱布上喷药1~2次,保持一定湿度,待与创面贴紧,其间无脓液积聚时,即可停止用药。纱布块间隙如有分泌物渗出,需及时清理干净,纱布块下如有积脓,应更换纱布,清除脓液。创面愈合后,纱布块能自行脱落,切勿人为撕脱。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㈢涂布法及湿敷法:将裸花紫珠液直接涂布于创面上,每日1~2次。适用于小面积创面。如为小面积感染创面,有时亦可用药棉垫浸透药液作湿敷处理,每日更换1~2次,待感染减轻后再改用涂布法。此外,对于深Ⅱ度或Ⅲ度为主的烧伤创面,除局部用药外,可内服50%裸花紫珠煎剂或肌注裸花紫珠注射液,每日3~4次;必要时需输血、补液,或应用广谱抗菌素。应用裸花紫珠液的缺点是:创面用药后,有短期的疼痛;创面染成紫黑色,对创面深度变化,早期不易辨认。此外,在大量使用后,尿液会呈淡紫色,但据动物实验证明,对机体无害。
③治疗化脓性皮肤溃疡
用裸花紫珠干叶制成3:1煎液外用。用药前先将创面清洗干净,然后取单层纱布浸透药液,覆盖创面。创面太小者可用裸花紫珠液直接涂布。采用暴露或半暴露疗法。治疗232例(其中32例为慢性皮肤溃疡),结果治愈228例,好转4例。平均治愈日数为9.87天。据临床观察,裸花紫珠有明显的杀菌消炎作用。一般在用药后2~3天创面脓性分泌物即消失,炎症水肿逐渐消退,肉芽组织由苍白转为新鲜。创面渗液培养转阴时间为3~5天。由于裸花紫珠含有鞣质,故用药后创面可形成1层药膜,有使创面干燥、保持肉芽组织并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④治疗子宫颈糜烂
用裸花紫珠制成栓剂,放入阴道贴敷于糜烂处。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上药前先以1:5000过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用灭菌纱布拭干。分泌物过多者,可同时口服裸花紫珠浸膏片1.25克,每日3次。共治疗单纯性、滤泡型、乳头型子宫颈糜烂26例,结果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2例。治愈者平均住院12天。
⑤治疗流行性感冒
以0.25克裸花紫珠浸膏片内服,每次1.25克,日服3次。治疗26例,均获痊愈,平均住院时间8天。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3.5天;头痛、头晕、咳嗽均在2~3天内消失。
⑥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内服50%裸花紫珠煎剂40毫升,或浸膏片剂1.25~2克,均每日3次。同时采用一般疗法,包括酵母片与维生素C内服。对黄疸严重或谷丙转氨酶极高者,个别加用高渗葡萄糖静滴及强的松内服。共治疗黄疸型与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124例,治愈率34.7%。治愈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均先后恢复正常,平均住院42.4天。认为裸花紫珠能促进胆色素及蛋白质的代谢,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
⑦预防手术后感染
用300%裸花紫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3~4次;或裸花紫珠浸膏片,每次1.25克,日服2次。试用于外科及产科手术百余例,均有预防术后感染效果。
⑧用于消毒
裸花紫珠制成1:1煎液,用于注射或口腔手术前的局部皮肤、粘膜消毒,及手术泡手,均有较好效果。据观察:㈠用于各种注射皮肤消毒11844人次,无1例发生化脓感染;㈡口腔手术粘膜消毒1540例,除1例根尖脓肿切除术后发生感染外,其余均愈合良好;㈢用于手术泡手,共做各种手术200例,除1例肠管切断吻合手术于拆线时切口裂开外,均一期愈合。认为基本上可代替碘酒、酒精、新洁尔灭使用。
此外,裸花紫珠制剂曾广泛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患,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挑体炎、大叶肺炎、肺脓疡、支气管炎、肠炎、胆道感染、尿路感染、淋巴结炎、麦粒肿、齿槽脓肿等,均有一定疗效。但病例太少,有待继续观察。
裸花紫珠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曾发生数例过敏反应,均系有过敏史的患者,故使用时应予注意。
在白癜风的治疗史中有用桑柴灰治疗白癜风的,桑柴灰为桑科植物桑的木树所烧成的灰,桑柴灰对白癜风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治疗机制尚未明确,而且适应症也并不明确,所以应该慎用。有关桑柴灰治疗疾病的记录如下: 1、用桑柴灰二斗,蒸于甑内,取锅中热汤洗患处。几次即愈。 2、青盲。用桑灰煎汤洗眼,坚持有效。 3、身、面水肿,坐卧不得。有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时即吃豆,不喝豆汤。 4、目赤肿痛。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每用一钱,铴汤澄清后洗眼。 5、头风白屑。用桑灰淋汁洗头。 6、大麻风。用桑柴灰。热汤淋取汁,洗头同,再用大豆磨浆洗,用绿豆粉泡熟水洗。三日一洗头,一日一洗脸。不过十次见效。显然,桑柴灰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在相关记录中是被夸大了的,但是其疗效可以从一些患者口中得到证实,疗效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有些患者疗效明显,有的患者疗效不好,而有些患者则直接无效,所以患者在选择使用此偏方治疗白癜风时应该谨慎,不可盲目进行。
裸花紫珠:拉丁名:Callicarpa nudiflora,又名赶风柴,为马鞭草科紫珠属的植物。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唇形目 Lamiales
科: 唇形科 Lamiaceae
属: 紫珠属 Callicarpa
种: 裸花紫珠 C. nudiflora
二名法: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 et Arn.
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等地,生长于海
拔1,200米的地区,多生在溪旁林中、谷地、山坡或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六月雪草的药用价值
【别名】白马骨、满天星[江苏、广东]、路边姜、天星木、路边荆、鸡骨柴
【来源】为茜草科六月雪属植物六月雪Serissa serissoides (DC.)Druce,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乾。 注:同属植物白马骨Serissa foetida Comm.亦作六月雪入药,功效相似。
【源形态】常绿小灌木,高通常1米,多分枝,根细长,外皮黄色。枝粗壮,灰白色或青灰色,嫩枝有微毛,揉之有臭味。叶对生或丛生於短枝上,近革质,倒卵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8月开白色小花。核果小,球形。
【性味归经】淡、微辛,凉。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舒肝活血。用于小儿疳积,急慢性肝炎,经闭,白带,风湿腰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烧灰淋汁涂,煎水洗残捣敷。
【不良反应】不可与茶红酒等共食,有轻微头疼、口燥等轻微不良反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9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蛤蜊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杠香藤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