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根
(《纲目拾遗》)
【异名】芙蓉根(《纲目拾遗》)。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
【采集】秋后采收,除去泥杂及茎叶。
【化学成分】含赖桐二醇烯酮、赖桐酮、谧桐甾醇。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味苦,性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治疟疾,风湿痹痛,高血压,食积饱胀,小儿疳疾,跌打损伤。
①《本草图经》:"治疟。"
②《浙江民间草药》:"消食,开胃利湿。治高血压。"
③《四川中药志》:"治食积饱胀,小便不利及小儿疳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冲酒,1~2两。
【选方】①治风湿痛:臭梧桐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内外一切乳毒:臭梧桐,春、夏取头三个,秋、冬取根,捣烂绞汁。对陈酒热服,取汗为度。(《经验广集》梧桐酒)
③治跌打:臭梧桐根煎酒服之。(《岭南采药录》)
艾叶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八角枫花
【功效】治头风痛及胸腹胀痛。
百合干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草豆蔻
【功效】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证。
草乌
【功效】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生活中能止血的草药有哪些?
含羞草
清热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敛等功效。用于感冒,小儿高热,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胃炎,肠炎,泌尿系结石,疟疾,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咯血、带状疱疹。
小蓟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地榆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槐花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侧柏叶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臭梧桐叶,原本被称为海州常山。它是马鞭草科的植物。臭梧桐叶一般都生长在山坡和灌丛中间。它的叶子的表面一般都是蜷曲的。臭梧桐叶的高度一般在三米以上。它的颜色是棕褐色的。它的花萼的颜色是紫红色或者是粉红色。它也会结果实。果实的成熟期是在每年的六月份左右。臭梧桐叶的功效很多,因而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下面介绍一下臭梧桐叶的功效。
臭梧桐叶的功效
1、臭梧桐叶治疗高血压病:臭梧桐具有和缓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有解除高血压病症状,恢复心脏功能,对抗小动脉痉挛等作用。
2、臭梧桐叶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新鲜臭梧桐茎叶吐两制成煎剂,为1日量,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初步观察,在止咳、化痰、平喘等方面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消炎作用较差,有的疗效还不巩固,显效时间较慢。
3、臭梧桐叶治疗疟疾:内服八角梧桐片(每片重0。
臭梧桐叶的功效与作用。25g),成人每6小时1次,每次14片,共8次,以后日服3次,每次5片,连服5天。7天为一疗程,总剂量路在2o0片左右。小儿剂量酌减。药物反应较少,少数出现心律不齐、恶心、呕吐;个别发生全身及下肢浮肿、荨麻疹,但多不严重。
4、高血压病:臭梧桐叶、夏枯草、希莶草,菊花各12g,地龙、双钩、泽泻各9g,水煎服。
5、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等:臭梧桐叶、防风、秦艽各12g,独活、当归、木瓜、桂枝各9g,水煎服。
6、臭梧桐叶治半肢风:臭梧桐叶并梗,晒燥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为丸。早滚水下,晚酒下,每服三钱。()
7、臭梧桐叶治风湿痛,骨节酸痛及高血压病:臭梧桐三钱至一两,煎服;研粉每服一钱,一日三次。也可与?莶草配合应用。()
8、臭梧桐叶治半边头痛:川椒五钱,臭梧桐叶二两。
先将桐叶炒黄,次入椒再炒,以火酒洒在锅内,拌和取起,卷在碉内,扎在痛处;吃热酒一碗,取被盖颈而睡,出汗。()
9、臭梧桐叶治一切内外痔:自梧桐叶七片,瓦松七枝,皮硝三鲸。煎汤熏洗。()
10、臭梧桐叶治湿疹或痱子发痒:臭梧桐适量,煎汤洗浴。)
11、臭梧桐叶治男妇感受风湿,或嗜饮冒风,以致两足软酸疼痛,不能步履,或两手牵绊,不能仰举:地梧桐(花、叶、梗、子俱可采取,切碎,晒乾,磨末子)一斤,莶草(炒,磨末)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桐于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等物。或单用臭梧桐二两,煎汤饮,以酒过之,连服十剂,或煎汤洗手足亦可。
臭梧桐叶中间含有海州常山黄酮甙和生物碱,这两个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有好处。
它可以帮助我们祛风除湿,也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血压。同时还可以帮助治疗偏头痛等病症。总的来说,臭梧桐叶的作用很多。我们应该好好的利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臭梧桐叶的功效很多,但是我们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量。
1、降压作用:茎、叶煎剂对慢性肾形高血压狗,每日灌胃10g/kg,给药第二周降压作用开始显著,继续给药降压更多,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以其提取物给麻醉犬和大鼠静注时,呈现二次降压作用:第一次降压作用强而短,给药后立即发生,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5分钟;第二次降压作用温和持久,多在给药后30~50分钟出现。肌注或经口给药时出现第二次降压作用。开花前的臭梧桐比开花后者降压作用强,长期保存后作用亦减弱。 临床以臭梧桐叶为末,每日10~16g,分3~4次服。大多于服药5周内显示明显疗效,疗程越久,疗效越佳,同时头痛、头晕等症状改善,停药后1~2周内血压即回升。若用小量(每日2~4g)维持,则可不回升。又臭梧酮与地龙配伍,疗效较臭梧桐单用为高。
2、镇静作用:臭梧桐有镇静作用,且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但本身无催眠作用。与地龙合用,在对抗咖啡因引起的惊厥方面有协同作用。
3、镇痛作用:电刺激鼠尾法证明,臭梧桐有镇痛作用。
4、抗炎作用:臭梧酮、鬼针草和豨莶草分别单味应用时,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脚肿都无抑制作用。但臭梧桐与鬼针草配伍(称"关节灵")或与豨莶草配伍(即"豨桐丸"),则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单味无效,而两药配伍时有效,看起来并非由于配伍时形成更有效的新物质,而是由于互相增强的结果。临床上以臭梧桐与豨莶草相配伍,称为豨桐丸,或与鬼针草配伍称为针桐丸,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
5、毒性:臭梧桐煎剂10g/kg给犬灌胃3周,对肝脏、血液和心电图均无影响,但剂量为20g/kg以上引起呕吐,10g/kg以下不吐,每日10g/kg连服3周,肝功能(B.S.P.清除试验)、血象、心电图及心肝肾病理检查均无明显改变。大鼠每天用热浸剂0.25-2.5g/kg灌胃共60天,除引起部分大鼠饮水量增加、活动减少和大便变稀外,无其他严重毒性。小鼠静脉注射,热浸剂半数致死量为19.4g/kg,提出物为0.98g/kg。给大鼠灌胃,热浸剂150g/kg,提出物17g/kg(相当生药300g/kg),72小时内未见死亡。少数猫在试验中发见血尿、蛋白尿,可能对肾有一定影响。毒性:茎、叶煎剂20g/kg给狗灌胃可致呕吐;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0.6g/kg。臭梧桐煎剂10g/kg给犬灌胃3周,对肝脏、血液和心电图均无影响,但剂量为20g/kg灌胃时,即致呕吐。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时的LD50为20.6g/kg。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2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橙子核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赤小豆花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