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蕲蛇
类别:祛风湿药
拼音:QI SHE
拉丁:
Agkistrodon别名:白花蛇、褰鼻蛇,蕲州白花蛇、花蛇
药用部位:除内脏的全体
药材性状:本品卷呈圆盘状,盘径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气腥,味微咸。
栽培要点:怕风、怕光、喜栖阴湿环境。活动少,行动慢,阴雨天较为活跃,晴天或白天较少活动。喜食动物。以蛙、蟾蜍、晰蜴、鼠类为食。
产地:湖北、江西、浙江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捕捉。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形用文火烘干或晒干。
地道沿革:蕲蛇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称白花蛇。《开宝本草》云:“生南地及蜀郡诸山中。”《本草图经》云:“今黔中及蕲州、邓州皆有之。”《本草纲目》云:“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又曰:“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fo指甲。”以上特征描述,均与现今药用蕲蛇特征一致。现主要产浙江及广东、广西等省。
性味归经:温;甘、咸;归肝经;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3~9g。
禁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08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寒水石有哪些功效?禁忌?主治什么···
下一篇:
中药绞股蓝有哪些功效?禁忌?主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