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为挑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学习,特举行此考试。该考试着重考察考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所包含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本课程程度的较强识别、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掌握:
中药学的概念以及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及主要贡献。
了解: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了解:
1、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2、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掌握:
炮制的含义和目的。
熟悉:
火制等常用的炮制方法,
了解:
其余炮制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掌握:
1、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4、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与浮沉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5、归经的概念,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7、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应用
掌握:
1、配伍的含义及目的。
2、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3、配伍禁忌的内容。
4、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内容。
熟悉:
1、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
2、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
各论
第一章解表药
掌握:
1、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2、药物8味(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薄荷、菊花、葛根、柴胡)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9味(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生姜、牛蒡子、桑叶、升麻、蝉蜕)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1、了解药物1味(香薷)的功效主治。
2、使用解表药时发汗不宜太过,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及禁忌等注意事项。
第二章清热药
掌握:
1、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药物13味(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生地黄、牡丹皮、青蒿)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10味(芦根、夏枯草、龙胆草、蒲公英、大青叶、青黛、白头翁、玄参、赤芍、地骨皮)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13味(天花粉、射干、山豆根、决明子、苦参、紫花地丁、马勃、马齿苋、败酱草、红藤、水牛角、紫草、银柴胡)的功效主治。
第三章泻下药
掌握:
1、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
2、药物2味(大黄、芒硝)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3、攻下药、峻下药大多作用峻猛,有的有毒,要求掌握用法(包括炮制)、剂量及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
熟悉:
1、药物1味(甘遂)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6味(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京大戟、芫花、牵牛子)的功效主治。
第四章祛风湿药
掌握:
1、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
2、药物4味(独活、川乌、秦艽、桑寄生)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4味(威灵仙、蕲蛇、木瓜、豨签草)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1、药物4味(防己、五加皮、络石藤、雷公藤)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防已有木防己、汉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白花蛇有蕲蛇、金钱白花蛇不同品种。
第五章化湿药
掌握:
1、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药物2味(苍术、广藿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2味(厚朴、砂仁)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2味(白豆蔻、佩兰)的功效主治。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掌握:
1、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各节药物的功用特点。
2、药物5味(茯苓、泽泻、车前子、茵陈、金钱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3味(虎杖、滑石、薏苡仁)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4味(猪苓、萆薢、瞿麦、关木通)的功效主治。
第七章温里药
掌握:
1、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功用特点、用法、用量和禁忌。
2、药物3味(附子、干姜、肉桂)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1味(吴茱萸)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4味(花椒、高良姜、丁香、小茴香)的功效主治。
第八章理气药
掌握:
1、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药物4味(橘皮、枳实、木香、香附)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2味(青皮、薤白)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4味(乌药、佛手、川楝子、沉香)的功效主治。
第九章消食药
掌握:
1、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
2、药物2味(山楂、神曲)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3味(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1味(谷芽)的功效主治。
第十章驱虫药
掌握:
1、驱虫药的含义,各种驱虫药的不同作用(如苦楝皮驱蛔虫、槟榔驱绦虫等)及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
2、药物3味(使君子、槟榔)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4味(苦楝皮、南瓜子、鹤草芽、雷丸)的功效主治。
第十一章止血药
掌握:
1、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功用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药物6味(地榆、小蓟、三七、茜草、白及、艾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3味(白茅根、蒲黄、仙鹤草)的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1、药物3味(大蓟、侧柏叶、炮姜)的功效主治。
2、白及、三七、蒲黄等药用法。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掌握:
1、活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着重理解配伍理气药的道理)及各节药物的功用特点、使用注意。
2、药物8味(川芎、郁金、延胡索、益母草、红花、丹参、牛膝、桃仁)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4味(莪术、鸡血藤、水蛭、地鳖虫)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1、药物11味(乳香、没药、五灵脂、姜黄、泽兰、王不留行、血竭、自然铜、骨碎补、三棱、穿山甲)的功效主治。
2、郁金、姜黄、莪术的来源,牛膝的品种。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掌握:
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功用特点、使用注意。
2、药物8味(半夏、桔梗、川贝母、瓜蒌、苦杏仁、百部、桑白皮、枇杷叶)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7味(天南星、竹茹、浙贝母、苏子、款冬花、紫菀、葶苈子)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7味(禹白附、白前、旋覆花、白芥子、前胡、天竹黄、竹沥)的功效主治。
第十四章安神药
掌握:
1、安神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重镇安神药与养心安神药的功用特点;
2、药物3味(朱砂、龙骨、酸枣仁)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2味(磁石、远志)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1、药物2味(琥珀、柏子仁)的功效主治。
2、重镇安神药的用量、用法特点及注意事项。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掌握:
1、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
2、药物7味(石决明、钩藤、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天麻)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3、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熟悉:
药物3味(地龙、全蝎、蜈蚣)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了解:
药物2味(僵蚕、珍珠母)的功效主治。
第十六章开窍药
掌握:
1、开窍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
2、药物1味(麝香)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2味(石菖蒲、冰片)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1、药物1味(苏合香)的功效主治。
2、开窍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补虚药
掌握:
1、补虚药的含义,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类药物性味、功效、适应范围的要点及配伍方法。
2、药物15味(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当归、熟地黄、白芍、北沙参、麦门冬、龟甲、鳖甲)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药物12味(西洋参、山药、巴戟天、续断、补骨脂、菟丝子、何首乌、阿胶、天门冬、玉竹、石斛、枸杞子)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10味(太子参、肉苁蓉、沙苑子、蛤蚧、益智仁、南沙参、黄精、百合、墨旱莲、女贞子)的功效主治。
第十八章收涩药
掌握:
1、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常与补虚药配伍的意义及各节药物的功用特点、注意事项。
2、药物3味(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3、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熟悉:、
药物3味(诃子、莲子、肉豆蔻)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了解:
药物4味(麻黄根、浮小麦、五倍子、桑螵蛸)的功效主治。
第十九章 涌吐药、二十章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掌握:
1、涌吐药的含义、功效与适应范围,
2、药物2味(硫黄、雄黄)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1、杀虫燥湿止痒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与注意事项
了解:
1、药物3味(常山、瓜蒂、蛇床子)的功效主治。
2、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第二十一章拔毒化腐生肌药
掌握:
1、拔毒化腐生肌药的含义、功效与适应范围。
2、药物1味(升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运用和使用注意。
熟悉: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了解:
药物2味(砒石、硼砂)的功效主治。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卷内容比例:掌握部分占70%,熟悉占25%,了解及超纲5%。
3.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40%,名词解释题10%,填空题10%,简答题10%,问答题30%。
4.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50%、30%、20%。
Ⅳ.参考书目
《中药学.中药基础与应用》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赵越主编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中药炮制学》第2版,陆兔林、金传山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年8月。
高纲1783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3042 中药炮制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2019年)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 课程性质和特点
中药炮制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不同要求,将中药材制成中药饮片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科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药理学、分析化学以及中药化学等课程后进行本课程学习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基本理论和技能,并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整理提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能运用中医中药理论阐述炮制原理,明确炮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掌握炮制基本理论。了解炮制对药物主要成分和药性的影响;
2.掌握各类传统炮制方法和技能,以及药典炮制品的质量规格;
3.熟悉药物炮制前后变化的一般测定方法;
4.了解历代炮制著述,能在中医中药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初步从事炮制整理研究工作;
5.能辨认常用中药各种炮制品。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药理学、分析化学以及中药化学。其中中药化学是介绍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药理学是介绍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各种原理,这两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以及对药物理化性质方面的影响等问题,更好地掌握炮制基本理论。
二、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中药炮制及中药炮制学概念,中药炮制学的任务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炮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了解历代炮制著述,及建国以来本学科取得的成就,当前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向等;系统介绍传统指导具体品种炮制的各类型炮制理论;现行的中药炮制法规。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领会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要领及其任务、炮制的基础理论及现行法规,明确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概况、发展方向以及科学研究的内容与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炮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历代炮制著述。
2.熟悉:中药炮制及中药炮制学含义,历代中药炮制专著及其特点;中药炮制基础理论。
3.掌握:中药炮制及中药炮制学基本概念;中药炮制法规。
第二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说明中医临床用药法则、通过炮制使药物性味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并讲明药物自身属性多偏或性烈、通过炮制使之达到安全有效的要求。介绍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方面的影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中药炮制与中药药性的关系,了解炮制是一种手段,遵循用药法则,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疗效。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炮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2.熟悉:炮制对方剂疗效的影响。
3.掌握: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制剂等方面,讲明中药炮制的目的;中药对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药炮制目的,明确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炮制对鞣质类、有机酸、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2.熟悉: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炮制对树脂类、糖类成分药物的影响。
3.掌握:炮制对生物碱、苷、挥发油、无机类成分药物的影响。
第四章 中药炮制分类及辅料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三类分类法、五类分类法、药用部位分类法、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等炮制分类方法;各种辅料的来源、质量要求、成份、性能和炮制作用,熟悉并比较其优缺点。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中药炮制的各种分类方法;掌握中药炮制常用辅料的作用及其一般用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熟悉:炮制辅料酒、醋、盐水、蜂蜜、生姜、甘草、白矾等辅料的来源、别称、质量要求、成分、性能和炮制作用。
2.掌握:各种炮制分类法;常用各种辅料炮制的药物。
第五章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与贮藏养护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从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角度介绍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的过程、方法、新技术;介绍炮制品的不同保管方法,在药物保管贮藏上的新技术、新方法,从而能对不同炮制品采用更有效的贮藏方法。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炮制品的规格质量明显影响临床疗效。贮藏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尤为密切,须用妥善方法加以保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中药饮片质量现代控制技术。
2.熟悉:炮制品贮藏保管方法,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
3.掌握: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炮制品贮藏中的变异现象、影响变异的因素。
第六章 中药饮片生产与管理(不作考试要求)
第七章 中药炮制的研究(不作考试要求)
第八章 净制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净制的意义,净制的各种操作方法、要点及设备。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净选的目的与意义,掌握各种净制的操作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净制的意义。
2.熟悉:药物清除杂质的方法。
3.掌握:分离和清除根、茎、皮、核等非药用部位的代表药物。
第九章 饮片切制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饮片的定义及其发展史,重点介绍切制饮片的目的、切制原理、饮片类型、软化要点及干燥方法、包装。简介浸润、切制机械设备的进展情况,浸润工艺改革以及洗、润、切、干燥等机械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切制饮片的目的,饮片切制前药材软化的一般方法及少泡多润的特点。熟悉饮片软化、切制、干燥要点,了解切制有关机械工作原理,操作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饮片的发展史及浸润工艺改革以及洗、润、切、干燥等机械的工作原理,饮片的包装。
2.熟悉:饮片切制前水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影响饮片质量的不良因素。
3.掌握:饮片类型及选择原则;饮片干燥温度。
第十章 炒法
(一)课程内容
炒黄、炒焦、炒炭、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等各种炒法的含义,目的要求,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
炒黄:槐花、牵牛子、芥子、酸枣仁、苍耳子、王不留行、决明子
炒焦:栀子、山楂、川楝子、槟榔
炒炭:干姜、地榆、蒲黄、乌梅
麸炒:枳壳、苍术、僵蚕、薏苡仁
米炒:斑蝥、党参
土炒:白术、山药
砂炒:马钱子、龟板、骨碎补、鸡内金
蛤粉炒:阿胶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清炒及各种辅料炒的含义,掌握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标准及炮制作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槐花、栀子、苍术、马钱子、阿胶、牵牛子、酸枣仁、山楂、川楝子、地榆、蒲黄、干姜、斑蝥、白术、山药等的炮制研究进展。
2.熟悉:牵牛子、芥子、酸枣仁、苍耳子、王不留行、决明子、山楂、川楝子、槟榔、地榆、蒲黄、乌梅、枳壳、僵蚕、薏苡仁、斑蝥、党参、白术、山药、龟板、骨碎补、鸡内金等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
3.掌握:炒法的定义;清炒的目的、加辅料炒的目的;槐花、栀子、干姜、苍术、马钱子、阿胶等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第十一章 炙法
(一)课程内容
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与油炙等各种炙法的含义,目的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辅料选择与用量,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介绍研究概况。
酒炙:黄连、大黄、当归、川芎、白芍
醋炙:柴胡、延胡索、乳香、青皮、香附、莪术、三棱、商陆、芫花
盐炙:黄柏、杜仲、车前子、知母、巴戟天、补骨脂
姜炙:厚朴、竹茹
蜜炙:黄芪、甘草、麻黄、桑白皮、百部、百合
油炙:淫羊藿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各种炙法的定义,明确其炮制目的。掌握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炮制作用、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黄连、大黄、当归、柴胡、延胡索、黄柏、黄芪、甘草、麻黄等炮制研究进展。
2.熟悉:川芎、白芍、乳香、青皮、香附、莪术、三棱、商陆、芫花、杜仲、车前子、知母、巴戟天、补骨脂、桑白皮、百部、百合、淫羊藿等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3.掌握:炙法含义,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与油炙目的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辅料选择与用量,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黄连、大黄、当归、柴胡、延胡索、黄柏、厚朴、黄芪、甘草、麻黄等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
第十二章 煅法
(一)课程内容
明煅法、煅淬法、闷煅法三种煅法的含义、目的、特点、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明煅法与闷煅法的区别,煅淬辅料的选用及用量、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
明煅:白矾、石膏、牡蛎、龙骨、阳起石
煅淬:自然铜、赭石、炉甘石、磁石
闷煅:血余炭、棕榈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各种煅法的含义、特点、明确煅制的目的及明煅法与闷煅法的区别。掌握各种煅法的操作要点、成品规格及注意事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明矾、炉甘石、自然铜等炮制研究进展。
2.熟悉:石膏、龙骨、牡蛎、阳起石、磁石、赭石、血余炭、棕榈等炮制方法及注意事项、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煅淬辅料的选用及用量、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
3.掌握:明煅、煅淬、扣锅煅等三种煅法的含义、目的、特点、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明煅与扣锅煅的区别,白矾、炉甘石、自然铜等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 蒸、煮、燀法
(一)课程内容
蒸、煮、燀法的含义、目的要求、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
蒸法:何首乌、黄芩、地黄、黄精、人参、女贞子、五味子
煮法:川乌、草乌、附子、远志、吴茱萸、藤黄
燀法:苦杏仁、白扁豆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蒸、煮、燀法的含义及其目的。掌握炮制方法、成品规格和注意事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黄精、人参、女贞子、五味子、川乌、远志、吴茱萸、藤黄等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2.熟悉:蒸、煮、燀法的含义、目的要求、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
3.掌握:何首乌、黄芩、地黄、草乌、附子、苦杏仁等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第十四章 复制法
(一)课程内容
复制法的含义、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
半夏、天南星、白附子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复制法的含义,明确复制目的及临床应用。掌握复制方法、成品规格及注意事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天南星、半夏的炮制研究进展,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2.熟悉:复制法的含义、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
3.掌握:天南星、半夏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注意事项。
第十五章 发酵及发芽法
(一)课程内容
发芽法、发酵法的含义、目的、辅料的作用与用量。重点介绍发芽法、发酵法的条件、成品规格及临床应用。
六神曲、半夏曲、红曲、麦芽、稻芽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发芽法、发酵法的含义,明确炮制目的及临床应用。掌握制备的条件、方法、成品规格及注意事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半夏曲、红曲、稻芽的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2.熟悉:发芽法、发酵法的含义、目的、辅料的作用与用量。
3.掌握:发芽法、发酵法的条件、成品规格及临床应用。六神曲及麦芽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注意事项。
第十六章 其他制法
(一)课程内容
烘焙法、煨法、提净法、水飞法、制霜法、干馏法等炮制方法的含义,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成品规格和炮制作用。
蜈蚣、肉豆蔻、木香、芒硝、朱砂、雄黄、巴豆、西瓜霜、信石、鹿角霜、竹沥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烘焙法、煨法、提净法、水飞法、制霜法、干馏法等的含义;熟悉炮制作用;掌握炮制方法、操作要点、成品规格及注意事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了解:蜈蚣、肉豆蔻、朱砂、芒硝、巴豆的炮制研究进展。
2.熟悉:蜈蚣、肉豆蔻、木香、芒硝、朱砂、雄黄、巴豆、西瓜霜、信石、鹿角霜、竹沥的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3.掌握:烘焙法、煨法、提净法、水飞法、制霜法、干馏法等炮制方法的含义,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 中药炮制地方传统技术概述(不作考试要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了解”、“熟悉”、“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
1.了解: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了解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熟悉:要求应考者应该熟悉的课程中的知识点。如简答一些药物的炮制方法。
3.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如一类炮制方法的含义,目的及操作方法。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中药炮制学》第2版,陆兔林、金传山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年8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多,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自学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自学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20%:“熟悉”40%:“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改错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见附录)。
5.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如:提净法制备芒硝所用辅料为( )
A.萝卜 B.醋 C.酒 D.盐水
二、改错题
如:抢水洗是用清水喷淋或浇淋中药材的方法。
三、填空题
如:炮制姜炭时,需将干姜块炒至表面黑色,内部 。
四、名词解释
如:炒炭存性
五、简答题
如:简述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六、论述题
如:试述苦杏仁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x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04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