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石膏的作用与功效,石膏的临床配伍应用,石膏的用法用量和用药禁忌等知识。
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别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白虎、玉大石、冰石。 主生长于海湾盐湖内和内陆湖泊中形成的积岩中。石膏在仲景书,《伤寒论》入7方次,《金匮要略》入13方次。
【石膏的药性特点】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本品有清热除烦之功,同时又有解肌透热之效。主治太阳病,阳明病,厥阴病,瘥后劳复病,疟病,暍病,中风病,历节病,咳嗽上气病,痰饮病,水气病,呕吐病,妇人产后病等。
(一)治太阳病
1.太阳病本证
(1)伤寒表实证
大青龙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条)。
石膏在大青龙汤中,清透郁闭之里。
大青龙汤证,还见于《金匮要略》溢饮证,见证稍异,证质相同,治方不殊。
(2)表郁轻证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桂枝条)。
石膏在桂枝二越婢一汤中,清热除烦止渴,且制约麻黄的温燥之性,与麻黄相配,清透郁热。
2.太阳病变证
热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条)。
石膏在麻杏石甘汤中,辛寒直清里热。麻杏配伍,能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且石膏用量倍于麻黄,故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使邪无复留。
(二)治阳明病
阳明病热证
1.白虎汤证
证见:发热,汗出,口渴,甚或腹满,身重,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脉浮滑(176;219),证质为无形邪热炽盛,充斥表里。治用白虎汤。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擅能清热;知母苦寒而润,长于泄火滋燥;石膏、知母相伍,以清阳明独胜之热而保胃津。炙甘草、粳米益气和中,一则气足则津生,再则可免受寒凉伤胃之弊。四药相合,共成辛寒清热之重剂。
2.白虎加人参汤证
证见:发热,汗出,舌上燥而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者(168;170),证质为邪热炽盛,津气损伤严重。治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以白虎汤辛寒清热,加人参以益气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证,还见于《金匮要略》之暍病、消渴病等,异病同治之体现。
(三)治厥阴病
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麻黄升麻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条)。
石膏在麻黄升麻汤中,合知母、黄芩、葳蕤、天冬、当归、芍药滋阴清肺,则咽喉不利、唾脓血等证可除。
(四)治瘥后劳复病
气津两伤,余热未尽证
竹叶石膏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竹叶条)。
石膏在竹叶石膏汤中,辛甘而凉,擅能清热,又配麦冬、半夏清胃而又和胃。
(五)治疟病
温疟证
白虎加桂枝汤证
证见:疟病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时时呕吐,口渴心烦,骨节疼痛,烦扰不安,或有头痛,汗出不畅,其脉如平,或脉弦而数(四-4),证质为疟邪挟热内盛于阳明,寒邪困滞于太阳肌腠。治用白虎加桂枝汤。方中白虎汤辛寒清热,生津止渴,以清解阳明之里热;桂枝辛温,散寒疏风,导邪外出。
(六)治中风病
1.风痱证
《古今录验》续命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当归条)。
石膏在《古今录验》续命汤中,配杏仁清热宣肺。
2.热瘫痫证
风引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石膏在风引汤中,合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牡蛎和龙骨等,清热镇静,熄风宁神,潜阳平肝。
(七)治历节病
历风气证
《备急千金要方》越婢加术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条)。
石膏在《急备千金要方》越婢加术汤中,清热除烦而止渴,且制约麻黄的温燥之性,与麻黄相配,清透郁热。
越婢加术汤证,又见于水气病之皮水挟热证,属异病同治例。
(八)治咳嗽上气病
1.寒饮挟热证
厚朴麻黄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厚朴条)。
石膏在厚朴麻黄汤中,清热除烦。
2.饮热迫肺证
越婢加半夏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条)。
石膏在越婢加半夏汤中,配麻黄,疏风清热,发越水气,兼清肺热。
3.饮邪郁热证
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条)。
石膏在小青龙加石膏汤中,清热除烦,与麻黄相配,发越水气。
(九)治痰饮病
支饮重证
木防己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木防己条)。
石膏在木防己汤中,清郁热而镇逆定喘。
(十)治水气病
风水挟热证
越婢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麻黄条)。
石膏在越婢汤中,清热除烦而止渴,且制约麻黄的温燥之性,与麻黄相配,清透郁热。
(十一)治呕吐病
吐后伤饮证
文蛤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文蛤条)。
石膏在文蛤汤中,合文蛤清热润燥止渴。
(十二)妇人产后病
产后烦呕证
竹皮大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竹茹条)》
石膏在竹皮大丸中,合竹茹清热除烦,降逆和胃。
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石膏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1、石膏治三阳合病 腹满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 面垢 谵语 遗尿 发汗则谵语 下之则额上生汗 手足厥冷 若自汗出者: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上四味 以水—升 煮米熟 汤面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2、石膏治太阴温病 不可发汗 发汗而汗不出 必发斑疹 汗出过多者 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石膏50克 知母20克 生甘草15克 玄参15克 犀角10克 白粳米—合.水八杯 煮取三杯 日三服 渣再煮一钟 夜—服.(《温病条辨》化斑汤)
3、石膏治温病初得 其脉浮而有力 身体壮热 并治感冒初起 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生石膏200克(轧细) 生粳米250克.上二味 用水三大碗 煎至米烂熟 约可得清汁两大碗 乘热尽量饮之 使周身皆汗出 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已实 不必乘热顿饮之 徐徐温饮下 以消其热可也.(《衷中参西录》石膏粳米汤)
4、石膏治阳明内热 烦渴 头痛 二便闭结 温疫斑黄 及热痰喘嗽等证:石膏300克(生用) 粉甘草50克.上为极细末 每服5~15克 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此方加朱砂15克亦妙.(《景岳全书》玉泉散)
5、石膏治伤寒发热 涎潮上厥 伏留阳经 头疼眩晕 不可忍者:石膏(煅 研细) 每服葱白点茶凋下10克.小儿量大小 加减与之.(《三因方》玉屑散)
6、石膏治小儿夹惊伤寒 头痛壮热 涎潮 惊悸多哭 气粗心烦 及治气壅 膈节不通:石膏、寒水石各50克 脑麝各半字.上为末 灯心汤调下.大小加减服之.(《普济方》红桃散)
石膏配桑叶,清宣肺热;石膏配桂枝,表里双解;石膏配白芷,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石膏配知母,清热除烦;石膏配半夏,肺胃双清、降逆化痰;石膏配甘草,清肺止咳;石膏配竹叶,清热除烦。
石膏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燥、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
石膏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石膏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升丹、黄柏、青黛等同用。
石膏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
石膏用于肺热咳嗽、气喘。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佐以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即麻杏石甘汤)。
石膏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石膏能清泄胃火,故胃火亢盛所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
1.用量 常用量6—48克。
最小量(0.8克)如麻黄升麻汤。
最大量1斤(48或50克)如白虎汤。
2.用法 汤剂。
按: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味辛能散,大寒清热,能清肺胃之火而退热生津,又能除烦止渴,故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烦渴,脉洪大,或肺热喘急等证,皆为主药。前人有谓:“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病发斑疹均与肺胃郁热有关。
石膏大寒之品,非实热者不宜用。石膏煅后,清热作用大减,性变收敛,研末外敷,有生肌敛疮之功,为外科常用药。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寒热……口干舌焦。”
《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除……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暴气喘息,咽热。”
1.据化学分析 生石膏为含水硫酸钙,锻石膏为无水硫酸钙。
2.据药理研究
(1)本品可能是通过抑制体温中枢的亢进而产生解热作用,同时由于发汗中枢被抑制,故解热而不发汗,尤其适用于高热,解热作用较持久。
(2)石膏内服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变为可溶性钙盐,至肠吸收入血,钙能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而起镇静、镇痉作用,并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有消炎、抗过敏、抗浮肿作用。
(3)锻石膏外用能收敛黏膜,减少分泌。
3.据制剂研究 本品在复方汤剂中的疗效,大多数比单味石膏有所增强。石膏与一些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生物碱、盐类等,在水中同煎时可使其溶解度增加;与碱性物质、淀粉、黏液胶质、蛋白质等同煎,可使溶解度降低;而脂肪油、挥发油、树脂、糖类、苷类和叶绿素等对石膏溶解度的影响不大。
4.现代临床 石膏主治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口腔溃疡,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胰腺炎等。
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石膏,鸡子为之使;石膏恶莽草、马目毒公;石膏恶巴豆,畏铁;石膏用量过大,服后会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等情况;石膏属大寒之品,易伤阳气。
相关文章如下:
柴胡桂枝加石膏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小柴胡汤加石膏桔梗合半夏厚朴汤治疗咳嗽案小柴胡汤加石膏桔梗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耳鸣案小柴胡汤加减的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加石膏验案小青龙加石膏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立方意义,治疗范围竹叶石膏汤组成,功效主治,加减运用医案生石膏的临床应用生石膏的作用,名老中医运用生石膏的临床经验重用石膏治疗小儿温病发热一例桑菊银翘合剂,重加石膏治疗产后高烧一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竹叶石膏汤方歌与功用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9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五香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