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远志“生太山及冤句川谷。《本草经集注》云:“小草状似麻黄而青。”《开宝本草》云:“远志,茎、叶似大青而小。”
《嘉祐本草》引《尔雅》郭璞注云:“(远志),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本草图经》云:“今河、陕、京西州郡亦有之。根黄色,形如篙根,苗名小草。似麻黄而青,又如革豆。叶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开花,白色,很长及一尺。四月采根、叶……泗州出者花红,根、叶俱大于他处;商州者根又黑色。俗传夷门远志最佳。”
《本草纲目》云:“远志有大叶、小叶二种。陶弘景所说者小叶也,马志所说者大叶也,大叶者花红。”《本草图经》附有远志图五幅,即泅州远志、解州远志、威胜军远志、齐州远志、商州远志。据产地、形态描述和附图可知,古代之药用远志来源已有数种。其主流产品有小叶者即今用的远志,大叶者即今用的西伯利亚远志。
药材鉴别
1、该品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皮层为20余列薄壁细胞,有切向裂隙。韧皮部较宽广,常现径向裂隙。
2、取该品粉末1g,加盐酸无水乙醇溶液(10→100)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加水30ml,用氯仿振摇匀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远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性状
该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直径0.3~0.8cm。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1、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发则狂眩
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参三两。上四味,捣下筛,服方寸匕,后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古今录验》定志小丸)
远志(研粉),每服一钱,每日二次,米汤冲服。(《陕西中草药》)
3、治久心痛
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远志汤)
4、治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不问虚实寒热
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三因方》远志酒)
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仁斋直指方》)
6、治脑风头痛不可忍
远志(去心),捣罗为细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满口,即搐药入鼻中,仍揉痛处。(《圣济总录》远志散)
7、治气郁成鼓账,诸药不效者
远志肉四两(麸拌炒)。每日取五钱,加生姜三片煎服。(《本草汇言》)
8、治小便赤浊
远志半斤(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枣汤送下。(《朱氏集验医方》远志丸)
9、治吹乳
远志酒煎服,滓敷患处。(《袖珍方》)
取远志为末,冲服。
11、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
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
12、喉痹作痛
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13、脑风头痛
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14、吹乳肿痛
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
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
16、小便赤浊
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
《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
1、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
本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
2、癫痫惊狂
本品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
3、 咳嗽痰多
本品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桔梗等同用。
4、 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
本品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有疗效,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
远志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如《仁斋直指方》治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
交通心肾
本品入心、肾经。助阳上升,可温养心火。
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其不致过亢两益心阴。
安神养心
远志入心经,心主神明,《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水肿解毒
《本草汇言》:“远志…独一味酿酒,能治痈疽肿毒。”。
远志辛行温通。消肿解毒,或用于痈肿,疮疽等证。
祛痰止嗽
《本草正义》:“《本经》主咳逆则苦泄温通辛散,斯寒饮之咳逆自平,此远志又有消痰饮,止咳嗽之功。”
风寒咳嗽,咳痰。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痹,咳痰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流涕,无汗恶寒,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远志散寒解表,祛痰止咳,能治风寒咳嗽及咳痰。
《本草再新》载远志可“行气散郁”。
《本草汇言》云远志能“独一味煎膏能治心下膈气,心气不舒”。
情志不舒,肝郁抑脾,耗伤心气及气机郁滞而致郁证,其中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属心脾两虚者,可见思多善虚,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等。
远志入心、脾经,补心血,其味辛尚能醒发脾气,补益心脾,行气解郁,乃为郁证属心脾两虚者之佳品。
鉴别应用
远志祛痰作用大,但毒性亦大,故一般不作用内服。
朱远志补心益智,定惊安神,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健忘。
配酸枣仁
配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远志肉安神益智,养心助脾,交通心肾。
阴血不足,以致“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
两药相伍,既滋阴养血,又交通心肾,善治肝血不足,心肾不交之失眠,惊悸,胆怯及妇人脏躁症。
配莲子心
莲子心清泄心热而交通心肾,善治心火妄动,不能下交于肾之阴精失守,远志肉能通肾气,上达于心。
配朱茯神
朱茯神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安神益志。
心阳下交于肾,肾阴上承于心,水火相济,则寐安脑健,神清志明。
两药配伍,安神定志之功力倍增且一偏于安神宁心兼健脾渗湿,一偏安神益智兼散郁化痰,对神志不宁,心肾不交之惊悸,少气及失眠尤效。
配石菖蒲
石菖蒲味辛气温,芳香利窍,益气除痰,善于开通心窍。
《重庆堂随笔》云:“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远志味苦而温。能祛痰开窍,安神益志。
二药同入心经,均具祛痰开窍之功,然石菖薄偏于辛散以宣其痰湿,而远志偏于苦降以定上逆之痰湿。
配桔梗
桔梗味辛苦,性平,入肺经,宣肺祛痰且可排脓疗痈,古有桔梗“诸药舟辑,载之上浮”之说。
远志味辛苦,微温,归心肺肾经,散郁化痰并能消肿止痛。两药伍同,理气解郁,宣肺祛痰力增,宜治肺热燥咳,痰多壅滞。
古代炮制法
南齐时代就有“去心”(《鬼遗》)用法。
用熟甘草汤浸(《雷公》),此法沿用至今。此外宋代增加了炒黄甘草煮、生姜汁炒(《普本》)、酒浸(《鸡峰》)、焙制、酒洒蒸(《局方》)、姜汁淹、酒蒸炒(《心因》)等方法。
明、清时代又增加了小麦炒、干姜汁蘸焙(《普济方》)、灯心煮(《奇效》)、甘草、黑豆水煮后姜汁炒(《入门》)、猪胆汁浸过,晒干,姜汁制(《回春》)、米泔浸、米泔煮(《准绳》)、微炒(《正宗》)、炙制(《金鉴》)、炒炭(《治裁》)等炮制方法。
近代炮制辑要
现行《药典》收载有远志和制远志两种饮片规格的炮制方法。
远志的炮制作用,现代一般认为远志生品“戟人咽喉”,有解毒消痈之功效。
不良反应
据报道,远志内服致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舌及下颌部麻木,面部潮红,并出现散在性丘疹,停药后消失。
用药禁忌
(1)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
(3)《药性论》:畏蛴螬。
毒性
远志根皮小鼠灌胃的LD50为10.03±1.98g/kg,远志全根的LD50为16.95±2.01g/kg,而根部木心用至75g/kg仍无死亡。
100%远志注射液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22.52g/kg。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静、抗惊厥作用
远志根皮、未去木心的远志全根和根部木心对巴比妥类药物均有协同作用。
(2)促进体力和智力的作用
(3)抗痴呆和脑保护活性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远志具有祛痰作用,但由于实验方法不同,其祛痰效果差异较大。
另有学者研究报道,1g/kg远志煎剂给麻醉犬灌胃,无祛痰作用。
研究发现远志根皮及根部木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远志木心的皂苷含量仅为根皮的4%,前者对小鼠祛痰的最小有效量为1.25g/kg,而后者用至50g/kg仍无祛痰作用,推测远志的祛痰作用可能是由于其所含皂苷对胃豁膜的刺激作用,反射性促进支气管分泌液增加所致。
结果表明:生远志、蜜制远志、姜制远志、炙(甘草制)远志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生远志高剂量,蜜远志低剂量,炙远志高剂量组还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降压作用。
对中枢降压的作用
远志煎剂具有短暂的中枢降压作用。
麻醉犬静注100%远志煎剂0.125g/kg,可使血压降至原水平的60-70%,麻醉兔静注0.5g/kg也可使血压下降至原水平的40-50,但作用短暂,在1-2分钟内即可恢复至原水平,重复给药未见快速耐受现象。
对平滑肌和心肌的作用
体内外实验表明,远志具有较强的子宫兴奋作用。
远志流浸膏可使离体及在位豚鼠、兔、猫、犬的己孕和未孕子宫强烈收缩,肌张力增加。
6.6%远志煎剂3-6mL静注,对孕犬在位子宫也有明显兴奋作用。
利尿作用
远志根50%甲醇冷浸浓缩后制成的混悬液200mg/kg口服给予结扎两侧颈静脉引起的水肿大鼠,其利尿作用为8.01,1.11ml/l00kg体重,对充血性水肿发生的抑制率为100。
远志皂苷有消除水肿和利尿作用,如与保泰松合用,其利尿作用将增强。
采用D一半乳糖致衰小鼠,观察远志水煎剂对衰老小鼠红细胞(RBC)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远志水煎剂可使衰老小鼠RBC中SOD、肝组织GSH-Px活性明显升高,提示远志水煎剂对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且最佳用药时间为30天。
抗突变、抗癌作用
Amse实验发现远志的水溶性提取物对黄曲霉B1诱发的回变菌落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TA9,菌株回变菌落数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对TAIo菌株无抑制效应。
说明远志的水溶性提取物只有对抗碱基置换的突变因子。
活血、抗炎作用
远志根的水提物对2,4,6-三硝基苯磺酸所致的小鼠结肠炎具有防治作用。
并且能明显降低小肠上皮淋巴细胞中IFN-y和IL-4的含量,推测远志根对结肠炎的防治作用至少部分地归因于其对IFN-y和IL-4产生的调节。
此外,远志根的水提液对P-物质和脂多糖(LPS)刺激鼠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1(IL-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抗炎活性。
抗菌作用
用纸片法测得10%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而远志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制酒精吸收和肝保护活性
远志中的皂苷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酒精在体内的吸收。
体外试管溶血表明远志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溶血指数根皮为3926、全根为2585、根部木心为43、提纯皂苷为34031,研究发现,溶血作用的成分为皂苷,因此含有皂苷较多的根皮部分的溶血作用远较根部木心部分强。
其他作用
除了上述作用以外,远志还具有促进小肠运动,抑制醛酮还原酶,减少可卡因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抗眩晕、改善膜迷路积水所致听力损害的作用,抑制5-HT诱导的腹泻等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8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桔梗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及禁忌,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