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治疗偏头痛的偏方(绑头巾止偏头痛?中医4锦囊防气滞血瘀)

生活小常识 2023-07-14 05:19:23

文章目录一、治疗偏头痛的偏方二、偏头痛的饮食三、如何预防偏头痛治疗偏头痛的偏方1、治疗偏头痛的偏方

1.1、白萝卜汁滴鼻

鲜白萝卜一个,捣烂挤汁,滴鼻。在滴液中也可溶入冰片1、5克再用。滴后应保持20分钟汁不外流,1日2次。

1.2、葱姜泥敷痛处

鲜葱3条,姜皮半酒杯,酒糟1杯,共捣拌匀,敷于痛处。

1.3、辣椒树蔸煎水

辣椒树蔸十个,洗净,水煎加糖服。

1.4、热水泡双手

洁净热水一盆,把双手浸入。水量以浸过手腕为宜,并不间断地加些热水,以保持水温。浸泡半小时后,痛感可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2、偏头痛怎么引起的

某些食物添加剂和饮料

最常见者是酒精性饮料,如某些红葡萄酒;奶制品,奶酪,特别是硬奶酪;咖啡;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汤,热狗;某些水果,如柑橘类水果;巧克力;某些蔬菜;酵母;人工甜食;发酵的腌制品如泡菜;味精。

某些药物

某些易感个体服用硝苯地平,异山梨酯或硝酸甘油后可出现典型的偏头痛发作。

情绪

如果情绪低落、紧张、生气的话,则是会引起偏头痛的。并且,有许多女性逛商场或者是到人多的地方也是会出现偏头痛症状的。

激素变化

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偏头痛发作的频度;月经是偏头痛常见的触发或加重因素;妊娠,夫妻生活可触发偏头痛发作。

3、偏头痛的症状

3.1、发作性头痛是偏头痛的主要病症表现。按年算的话,平均每人每年会发作13-15次左右,而女性患者的发作一般会跟月经期重合。

3.2、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等障碍。偏头痛可以说是一种会越来越严重的病症。

3.3、偏头痛多数是位于头部的一侧发病,不过也有双侧头部都疼的症状,此类疼痛是那种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如何判定呢?患者可用手触摸一下自己的脉搏,就可以感觉到头部会随着脉搏一阵一阵的跳痛。

偏头痛的饮食1、避免食用一些亚硝酸盐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例如肉加工类的食物,像香肠,火腿,熏肉等等,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都是比较多的,所以在生活中要少吃这些食物。

2、不要食用味精。味精的成分主要是谷氨酸钠,食用这一种物质会使得偏头痛的患者的头痛加剧。

3、饮食中不需要刻意的减少糖分。对于偏头痛这种疾病,是不需要减少糖分的摄入的。

4、远离具有强烈气味的场所。强烈的气味会使得神经的敏感性增加,导致偏头痛的发作和疼痛的出现。这一类的场所包括有香水,化学药剂,汽油等弥漫的地方,偏头痛的患者最好是远离这些地方,所在的场所也尽量的开窗通风。

如何预防偏头痛1、睡眠规律,拒绝晨昏颠倒

维持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假日也定时上床、起床,对有偏头痛的人来说格外重要。因为,睡眠不足或睡太多都容易引发偏头痛。

2、少碰3C食物

奶酪起司(Cheese)、巧克力(Chocolate)、柑橘类食物(Citrousfruit),以及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牛奶、乳酸饮料等富含酪胺酸。而酪胺酸是造成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因,所以如果你有偏头痛的病史,那么最好远离这些食物。

3、小心香肠、热狗

香肠、热狗、火腿、腊肉等腌熏肉类、加工肉品等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以及含味精多的食品会害你偏头痛,日常生活中最好尽量少吃些。

4、警惕代糖食品

研究发现,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而引发偏头痛。而低糖可乐、低糖汽水、无糖口香糖、冰淇淋、综合维他命和许多成药中都含有阿斯巴甜。所以对代糖过敏的人,只要啜饮一小口低糖汽水,就会引发头痛。

绑头巾止偏头痛?中医4锦囊防气滞血瘀

偏头痛,绑头巾能有效止痛吗?中医师指出,在头上绑白布条,是韩国治疗偏头痛的民俗偏方,认为可以减轻疼痛、避免头晕。但是,中医观点认为偏头痛是一症状而非疾病,远离「气滞血瘀」,不妨透过药膳茶饮、穴位 *** 4锦囊,才是妙方。

中华民国中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陈旺全指出,中医把偏头称为「诸阳之会」,把脑称为「髓之海」,五脏六气的气血皆上注于头面,所以,当五脏六腑出现问题时,都有可能引起头部的疼痛。而偏头痛主因是身体「气滞血瘀」所致。

中医:偏头痛主因气滞血瘀

传统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和每一个人的体质、生活起居、饮食方式、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女性朋友由于肝气郁结、形寒、饮冷、晚睡、失眠、情绪等,造成生理周期不顺而引起的头痛,可以说占多数。

韩国因位处高纬度,天气寒冷,常因多属于「阳虚寒凝」体质,受外寒侵袭,致肝经受寒,凝滞不通,易诱发偏头痛。所以民俗偏方头绑白布条,主要是保暖头部,避免「气滞血瘀」。而中医则是依据经络辨证,依照位置对症治疗,缓解头痛。

中医解偏头痛 4锦囊少风险

陈旺全中医师强调,偏头痛分成:「虚寒型」、「紧张压力大」与「胃火炽盛」等3种,其中以「虚寒型」与「紧张压力大」这2种较为常见,常用的中药有葛根、羌活、白芷、天麻、勾藤、生白芍等。

中医治疗偏头痛,除了可用针灸、中药,并搭配茶饮与穴位按压改善外,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容易焦虑、忧郁、睡眠不佳而引起偏头痛,又不易缓解,则一定要就医调整体质。民众平时则可用以下4招小锦囊缓解偏头痛。

第1招/川芎饮助活血

材料:当归3钱、川芎3钱、菊花3钱。

作法:将上列药物置于杯中,倒入500至800cc的沸水,等10至15分钟后即可。

功效:助活血行气、清头部风热,舒缓头痛、眼干涩等不适。

第2招/按穴位、促循环

按压额头发际正中央往上约1指宽的上星穴、双眉连线正中间的印堂穴及颈后两侧、近发际线与耳垂平行的风池穴,可放松肌肉及缓头痛,以指腹按3~5秒后放开再按,每次按10下,每天3次。

第3招/水疗缓解头痛

平日洗澡时以莲蓬头热水对着眼睛和太阳穴轮流冲2至3分钟,以水疗热敷方式保养。水花喷溅会产生负离子,冲热水则能增加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都可让日后偏头痛发作时,不再那么疼痛。

第4招/少喝冷饮冰品

喝冷饮或吃冰速度太快或一下吃太多,也会让颈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头痛,尽量喝温水、热茶,提高身体温暖度让循环顺畅;油炸、烧烤类及起司等食物难消化,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应少吃。

这一些偏头痛类型 适合冰敷:

偏头痛在急性期应以冰敷方式缓解,特别是头痛又身体微微发烧(体温超过37.5度)的感冒发烧型、日晒过度引发头痛的中暑型,或感觉太阳穴规则或不规则鼓动的血管搏动型偏头痛,应立刻冰敷太阳穴或印堂,可以很快缓解症状。

面对偏头痛,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容易焦虑、忧郁、睡眠不佳,一定要就医调整体质。

头痛的治疗方法

朋友你好,我来和你谈谈“头痛,头疼”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应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
头痛是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痛症。是临床较常见症状之一。头痛常常由于过度劳累、紧张、受凉、睡眠少等原因引起。经过休息、充足的睡眠即会消失,不大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某些疾病引起的头痛,是一种信号,经过休息也不能恢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头痛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有颅内的、颅外的;有头颅局部的,也有全身性的;也有许多至今仍找不到病因的头痛。
目前以头痛为主症者,多见于感染性发热性疾病、高血压、鼻炎、三叉神经痛、颅内疾患、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和偏头痛等病中皆可见到头痛的症状。究其原因多因感受外邪、悄志不和,久病体虚及饮食不节,影响头部络脉或脑髓失养所致。
1)临床诊断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头痛,只有通过对头痛的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的分析以及详细的检查才能做出结论。以下分析几种引起头痛的常见疾病:
1.
剧烈头痛伴呕吐,说明颅内压升高,常见于脑出血、脑肿瘤、脑膜炎。
2.
阵发性偏头痛,每次发作数分钟,面部电击样剧痛,说话、饮食或洗脸可诱发,见于三叉神经痛。
3.
头痛表现为后枕部痛、跳动感,多见于高血压病,当血压正常时头痛消失。
4.
剧烈头痛,伴眼眶痛,视力锐减,呕吐,多为急性青光眼。
5.
头痛伴鼻塞流脓涕,上午轻下午重,可能为鼻窦炎。
6.
头痛伴眩晕,可能为颈椎病、小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一般处理
1.
注意观察和体会头痛发作的性质、时间、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
头痛发作时,减少活动,安静休息。必要时应用小量镇静安眠药。
3.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血压高者,应尽快按脑出血等疾病急救。
4.
怀疑是急性青光眼引起的头痛,不要盲目服止痛药止痛,应及时去眼科看病,挽救视力,否则很快会引起失明。
5.
服用止痛药,如去痛片、颅通定、安痛定等药,只能供临时止痛用。服止痛药过量会掩盖病情。另外,止痛药引起的过敏性皮疹也是常见的。
6.
针对病因治疗,如高血压引起头痛,通过降血压可使头痛好转。屈光不正引起头痛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使头痛消失。由脑血管痉挛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痛,可以用扩张血管的办法止痛。
3)“是药三分毒”,以下介绍几则成功治疗各种“头痛”的秘方:
1.
取天麻25克,鸽子1只。杀好洗净,加调料炖汤,分两天吃完。一般食用2只鸽子即可痊愈,重者需3只。忌酒、海带。“天麻”性和味甘,可息风定惊,对孕妇因风热引起的头风有一定疗效,且对身体肥胖的孕妇有减肥的功效。
2.
用生白萝卜汁适量。每次两鼻孔各滴2滴,每日2次,连用4--5天,效果良好。忌吃花椒、胡椒。
3.
取山豆根面6克。用蜜调匀,敷患处。本方适用于偏头痛。
4.
用马兰头250克,青壳鸭蛋10个。同煮汤,蛋煮后剥去蛋壳,再放入汤内煮至黑青色即可食用。可治头胀头痛,鼻衄。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5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