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治疗黄水疮的偏方

生活小常识 2023-07-14 05:18:20

文章目录一、治疗黄水疮的偏方二、黄水疮的饮食禁忌三、黄水疮的护理治疗黄水疮的偏方1、治疗黄水疮的偏方

1.1、花椒醋酒方:朋友们得了黄水疮时可以把适量的花椒粉,米醋,白酒等搅拌均匀后涂抹在疮疡面,每天涂抹三次,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功效,对于黄水疮具有很好的疗效。

1.2、黄连蛋黄油:患者采用这个秘方来治疗黄水疮时,要准备适量黄连粉,蛋黄。先把蛋黄用锅略煎,等煎出但黄油后取油备用,再把黄连粉加入到蛋黄油中调制成糊状就好,患者把它涂抹在皮肤患处,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功效,可以快速而有效的治疗黄水疮。

1.3、马齿苋蒲公英外洗方:这个秘方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功效,黄水疮患者只需要把适量马齿苋,蒲公英,明矾,如意草一起研磨成粗末后装到纱布袋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半小时就好,患者用软毛巾浸泡药汁清洗皮肤患处,或者是直接浸泡患处,对治疗黄水疮的效果很显著。

2、黄水疮怎么引起的

非大疱性脓疱疮:主要是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也有少部分是因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当患儿皮肤出现轻微外伤后,就容易让细菌粘附并侵入,从而导致感染。

大疱性脓疱疮:主要是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因为这类菌可产生和释放表皮剥脱毒素,从而让表皮剥脱毒素与细胞表面的桥粒芯糖蛋白1结合,这样就会造成表皮细胞间粘附丧失,细胞松解,引起大疱形成。

3、黄水疮有什么危害

引起黄水疮的细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两种细菌毒力都很强,能产生多种毒素。其红球毒素入血,可引起腥红热;进入淋巴管,可引起红线状淋巴管炎,以及大片状红肿疼痛的丹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会产生一种致表皮剥脱的毒素,可引起新生儿和小儿的皮肤像烫伤样剥脱。这是黄水疮最严重的类型。若是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并在血中繁殖,就会引起败血症,这就是黄水疮的危害严重性。这些情况均有生命危险,需及时送医院抢救。

此外,黄水疮的危害还有就是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急性肾炎。往往发生于黄水疮治愈后2~3周或一个月左右。患儿突然出现全身浮肿、尿少、血尿和高血压。发现这些情况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否则会严重影响患儿健康。

黄水疮的饮食禁忌1、不要吃海鲜鱼腥味的发物: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海鲜,其实这种食物对患有黄水疮的患者有非常大的伤害。海鲜鱼腥味的发物会加快细菌的滋生,因为这些食物会给细菌提供非常多的营养,因此在平时生活中患者一定要尽量少吃这些食物,另外鸡蛋也是患有黄水疮的人的禁忌,但是喜欢吃鸡蛋的人也是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另外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瓜果蔬菜,这些都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2、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对人的身体其实有非常大的伤害,在平时生活中,患有黄水疮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要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因为辛辣的食物会刺激患者的肠胃,给患者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3、不要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其实含有太多脂肪的食物对人的身体也有很大的伤害,动物的肝脏以及各种各样油腻的食物会延长患有黄水疮的时间。

黄水疮的护理黄水疮患者在早期需要用一些消毒溶液清洗人体局部组织处,预防人体感染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涂抹在人体局部组织处,如果患者感染了一些病原微生物,那么还需要用抗生素的乳膏,这样治疗效果比较好,很多人在经过治疗之后,会有明显的改善。

黄水疮除了可以用局部治疗方式之外,还应该口服中药。中医认为,人体会形成黄水疮主要是体内毒素聚集导致的,所以才需要用一些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中药,将人体毒素排出体外。可以用双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兰、黄芩、白茅根、地肤子、赤芍、六一散,这些药物都是具有除湿解毒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不适应的症状,配合外用的药物同时服用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目的

脓疱疮怎么治疗?

很多人对于脓胞疮相信并不是非常的陌生,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民间人们更多的喜欢把这种皮肤病称为黄水疮。由于这种疾病具有接触传染以及自体接种的特点,所以儿童患上这种疾病的可能性要比成人大得多。而且在每年的7月份到9月份这段炎热的时期,这种皮肤病更容易肆虐。同时,由于脓胞疮的某些症状和水泡比较类似,所以很多人可能会将两者搞混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脓疱疹的一些知识。

脓疱疮的小偏方

脓疱疮的症状

脓疱疮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皮肤病,可能很多人虽然起了炎症,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是普通的皮肤病,从而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事实上,脓疱疮如果在发病的初期,就能够给予及时的治疗的话,是比较容易治愈的,而且可以将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那么,脓疱疮到底有哪些症状呢?

患有脓疱疮的人会感觉患处有一种瘙痒感;

皮损初为丘疹或水疱,迅速变为有炎性红晕的脓疱,散在分布;

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脓疱疮的小偏方

脓疱疮是如何引起的

脓疱疮经常是由于感染了凝固梅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导致的,也可能是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本病可以单独感染致病,也可以混合感染致病。脓疱疮的发生还与气温高、湿度大,皮肤浸渍等因素有关。

某些外界环境如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有浸渍现象时,细菌在皮肤上容易繁殖,患有瘙痒性皮肤病如痱子、虫咬、皮炎、湿疹时,皮肤的屏障作用可被破坏,从而易招致致病菌侵入而引发脓疱疮。

一般治疗脓疱疮,选择外用药物清洗患处或者口服药物效果是最好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病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对于患者使用过的衣物等都需要及时的进行消毒、暴晒,这样才能够避免再次感染。

小儿脓胞疮

儿童由于皮肤比较娇嫩,而且身体的抵抗力也比较差,所以自然成为了脓疱疮感染最多的人群。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在夏季的时候,对宝宝多加以关注,以防感染上脓疱疮。小儿脓疱疮需要注意以下的几点事项:

新生儿皮肤娇嫩,角质层不完备,洗擦时很容易破损,为细菌的停留入侵造成机会。

新生儿穿的衣服、衣领及扣纽过厚过硬,擦损皮肤;或穿着存放已久的衣服,或旧的未消毒衣物。

新生儿脓皮疹,多见于与鼻腔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护理人员接触者,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例如母亲鼻部带菌,应给隔离或滴鼻消灭带菌状态,戴口罩和洗手也是必要的。

新生儿皮肤皱褶的地方,容易潮湿积垢,为细菌繁殖提供方便。因此,护理新生儿时不可不注意。

过多吃甜食也是小儿患上脓胞疮的一个主要诱因。当人体,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体内血糖含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引发不利身体的情况:如促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生长繁殖,引发脓疱疮等疾病。

脓疱疮的小偏方

脓疱疮的小偏方

青蒿15g、佩兰20g、银花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5g、赤芍15g、荷叶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取黄瓜藤20克,洗净,焙干后碾成粉状,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3-4次。

连翘18克、花粉12克、赤芍12克、滑石12克、银花18克、泽泻12克、淡竹叶10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2克、核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成药汁服用。

蒲公英18克、紫花地丁18克、银花18克、连翘12克、野菊花12克、紫背天葵12克、丹皮12克、苡仁24克、法半夏12克、陈皮12克、土茯苓12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成药汁服用。

龙胆草12克、柴胡10克、栀子12克、黄芩10克、生地12克、泽泻10克、木通10克、佩兰10克、当归尾12克、蒲公英12克、板蓝根12克、甘草6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成药汁服用。

脓疱疮的小偏方

脓疱疮的食谱推荐

淮山苡仁田鸡粥

材料:

淮山20克、薏苡仁20克、大田鸡1只、粳米50克、冰糖25克

做法:

将大田鸡剥皮,除去头、脚、内脏,切碎,入淮山、薏苡仁、粳米煮粥,将熟时入冰糖调服。每日1-2次。

淮山扁豆粥

材料:

淮山20克、扁豆10克、苡仁15克、防风6克、金蝉5克、淡竹10克、银花10克、荆芥10克、粳米50克

做法:

将上述的淮山、扁豆、苡仁、防风、金蝉、淡竹、银花、荆芥洗净后,放入锅中煎煮成药汁,然后和粳米一起混合,熬煮成粥,每日服用两次即可。

我得了黄水疮怎么办

黄水疮 黄水疮,又称滴脓疮、天疱疮,是一种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外科正宗·黄水疮》云:“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脓疱、脓痂: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病因病机]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海客于肌肤.以至气机不畅、汗液疏泄障碍,湿热毒邪壅遏,熏蒸肌肤而成;若小儿机体虚弱,肌肤娇嫩,腠理不固,汗多湿重,调护不当,暑湿毒邪侵袭,更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反复发作者,湿热邪毒久羁,可致脾虚失运。[诊断]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皮损初起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形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变为脓疱,周围绕以轻度红晕,脓疱开始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天后脓液沉积,形成半月状积脓现象,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流出黄水,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然后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若脓液流溢他处,可引起新的脓疱。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皮损广泛而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肿痛,易并发肾炎、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病程长短不定,少数可延至数月。[鉴别诊断]一、水痘多见于冬春季,发病前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小、形态较一致的水疱,向心性分布,化脓与脓痂轻微,索侵及粘膜。二、,脓窝疮常因虱病、疥疮、湿疹、虫咬性皮炎等染毒而成,脓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结成厚痂。[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暑湿热蕴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伴有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辨证分析:夏令暑湿热邪熏蒸,蕴结于肌肤,故见脓疱密集,色黄,周围绕以红晕,糜烂面鲜红;暑为阳邪,伤津耗液,则口干,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为暑湿热蕴之象。治法:清暑利湿解毒。方药:清暑汤加减。热重烦躁者,加黄连、山栀等以清热除烦;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以褐偷既取?/p>(二)脾虚湿蕴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伴有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辨证分析:脾虚失运,湿热内生,熏蒸肌肤,故见脓疱稀疏,色淡白或淡黄,糜烂面淡红;脾虚失运,则食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为脾虚湿蕴之象。治法:健脾渗湿。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食滞不化者,加槟榔、焦三仙以化气行滞。二、外治法(—)脓液多者,选用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适量煎水湿敷或外洗。(二)脓液少者,用三黄洗剂加入5%九一丹混合摇匀外搽,每天3—4次。(三)局部糜烂者,先用明矾溶液洗去脓痂,再将冰硼散撤于患处。(四)脓痂厚者,选用青黛、黄柏、苍术研细末,植物油调匀外涂。[预防与调摄]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2.有痱子或瘙痒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及时治疗。3.婴儿室、托儿所及幼儿园如发现本病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记得采纳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5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