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也是治疗人体疾病的最终穴位之一。但有很多人却不知道足三里有哪些好处和作用。那么,你知道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有哪些吗?由小编为大家介绍。
1、调节肠胃问题
足三里是胃经穴位,防治肠胃疾病,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宝宝也能灸。但是胃酸过多,空腹时烧心患者,是不可以灸足三里穴位的。
2、强筋健骨
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膝关节炎、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稍神经炎等有缓解作用。针灸足三里还能够起到补益肾气的作用,对于耳鸣,尿频以及阳痿早泄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足三里越补越壮,所以对男性来说,若想提升性健康,足三里的养生手法就必须要掌握。
3、调养气虚血虚
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是因为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推动脾胃、生化全身气血的缘由,而经常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补气生血、补肾益精、强壮身体的作用,更能使人皮肤白嫩,气血充盈。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4、延缓人体衰老
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化生源源不断、四肢百骸、脏腑均得以滋养,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对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后遗症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吗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吗,足三里是我们人体里面重要的一个穴位,平时尽量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按摩或者是针灸类的治疗,帮助身体的放松。以下看看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吗。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吗1对足三里穴的刺激确实可以起到益气活血,温补脾胃的作用,但不是捶打,捶打的力量过大,一般用空拳敲打。空拳敲打的力量不会很大,对局部的皮肤、肌肉也不会造成损伤,轻轻敲打和按揉足三里都可以调和脾胃,对脾胃气虚、脾胃功能弱的患者有好处。
轻轻捶打、敲打以及按揉足三里穴,可以治疗如腹痛、腹胀、胃胀、两胁胀痛、便秘、腹泻等情况。轻轻按揉、敲打足三里穴,对缓解便秘、失眠也有帮助。
尤其是老年人虚性的便秘,按揉和敲打足三里穴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实不光足三里穴,对身上的胃经、胆经也要采取空拳敲打的方式,刺激到穴位就行,不要对局部的皮肤、肌肉产生新的损伤。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合穴,位于小腿前缘,为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指的位置。足三里可以辅助治疗胃肠道多种疾病,比如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足三里也是人体的保健要穴,3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经常敲打足三里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同时也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每次敲打时间不宜过长,以10-15分钟为宜,敲打的力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敲打足三里作为一种保健的方式,一般敲打2-3次/周即可。
1、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2、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上午7-9点,胃经最旺时,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身体脂肪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晚上9-11点脾经最旺时按摩此穴,脾主运化,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量,运输给各个脏器,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
3、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长按足三里,能调节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5、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吗2人们将拍打足三里的功效,比喻为吃了一只老母鸡。这是因为经常拍打足三里穴,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症状,还可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
《黄帝内经》中提到,灸足三里能增进食欲、促进机体生长。《外台秘要》中记载了灸足三里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宋代张杲在《医说》中谈到:“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提出艾灸足三里和绝骨可以预防中风。因此,“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便成为一句养生名言。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3寸,即小腿胫骨前缘外侧,膝关节下4指宽处,是中医常用的滋补强壮穴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那么,足三里怎么会与老母鸡产生关系呢?
传统中医认为,鸡肉有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之功效。尤其是老母鸡,补益作用更高。人们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足三里具有和鸡肉类似的作用,是人体的保健要穴,同样可以用于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等。
“足三里”是胃经要穴,而胃是人的后天之本,经常针灸该穴可补脾健胃,增强免疫功能,同时还能消除疲劳,延年益寿,故该穴又被称为强壮要穴。若经常拍打此处,可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保持旺盛精力。所以,拍打拍打足三里,可以强身健体。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拍打按摩足三里穴的方法:
1、正身端坐,四指并拢,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按掐活动,连做36次。
2、正身端坐,四指弯屈,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连做36次。
3、正身端坐,左腿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中指放在食指上,再按放在足三里穴上加压,两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换右腿。
4、端坐椅上,左腿前伸,使腿与凳保持约120度,将拇指指端按放足三里穴处,力集中于指端,尽力按压,然后推拨该处筋肉,连做7次。换右腿。
5、端坐椅上,左腿前伸,两手张掌,自上而下搓擦腿部,搓擦至遍,换右腿。
在拍打按摩足三里穴是要注意两点,一是拍打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二是拍打按摩的同时可以配合艾灸,点燃艾条熏灼足三里穴,每日1次,效果更佳。
敲打足三里有效果吗3每天敲打足三里的好处很多,除了局部皮肤因敲击摩擦粗糙外没有其他什么坏处。
足三里是中医界里公认的治病养生、强壮保健大穴。它的定位在下肢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寸,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每天敲打足三里对身体的好处如下:
1、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足三里的作用可以调理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对高血压、低血压、心绞痛、冠心病、脑溢血后遗症等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调理胃肠疾病,增强脾胃功能。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可以治疗胃痛、胃胀、腹泻、便秘等胃肠诸疾。足三里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和胃的功效,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者。
3、舒筋通络,促进小腿部血液循环。足三里位于小腿部,可以治疗下肢痿痹,每天敲打足三里,可以刺激小腿部肌肉、筋膜的血液循环,预防肌肉痉挛、增加腿部力量等。
睡觉前敲打足三里的好处
1、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2、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晚上9-11点脾经最旺时按摩此穴,脾主运化,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量,运输给各个脏器,从而达到进补的作用。
3、按摩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各种老年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按摩足三里能美容,按摩此穴可以调和气血、美化肌肤。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
足三里什么时候不能按
没有什么禁忌。
足三里是常用的强身保健穴,平日里可以按、针灸、艾灸起到保健的作用,没有什么禁忌。足三里在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主要治疗胃肠道疾病,例如胃痛、呕吐、腹泻、肠鸣、消化不良、便秘等。
敲打足三里可以减肥吗
有一定的效果。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多种疾病,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等作用。用指腹反复按揉此穴100次。敲打足三里有助于减肥。
按摩足三里的注意事项
1、按摩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如果皱纹是横向的,就竖着按摩;皱纹是纵向的,就横着按摩。
2、按摩使用的手指:按摩时以中指和无名指在皮肤上轻轻画圈,轻到再轻就无法触摸的程度,手指移动要有韵律感,切记过分摩擦表皮。
3、在毛孔张开时候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此外,用热毛巾敷一下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从古至今,健康长寿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古代的时候帝王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民间百姓也积极吃养生品延长寿命,如今,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求只增不减,所以各种养生小妙招层出不穷。其中,按摩足三里是养生界最受推崇的养生方式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天坚持按摩足三里会有哪些好处。
一、保胃
足三里是胃部经络上面的穴位,经常按摩足三里,你就会发现本来胃不太舒服,按摩它之后,胃部的不适感就会减轻了。所以,坚持不懈按摩胃部,可以保护胃部,远离胃部疾病。
二、舒缓痛经
经期是女性很特殊的时期,很多人在经期的时候特别痛。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补血益气,起到暖宫的效果,子宫温暖了,就可以缓解痛经。
三、美容
现在很多女性用着昂贵的护肤品却觉得没有什么作用,其实美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一个人气血充足,身体健康,她的皮肤看起来也会很好。按摩足三里对女性来说是可以调和气血的,从而让皮肤变得粉嫩。
四、增强免疫力
人老了之后,身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身体很容易生病。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增加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经常按摩它,可以帮助老年人延年益寿。
以上就是按摩足三里的好处,按摩足三里的好处非常多,仅仅坚持一个月是不够的,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养生保健要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调补脾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可以补益气血,扶正培元,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的目的。艾灸对人体机能的调整具有整体性,通过艾灸“足三里”,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足三里又名下陵,为胃的下合穴,胃经的合穴,该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足三里”是五输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由于该穴具有强壮作用,因此,从古至今养生家都把足三里穴定为强身保健穴. 古人称之为“长寿穴”。 “足三里”穴具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中医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常灸足三里穴对人体各系统都有调理气血之功,扶正培元,平衡阴阳,祛邪防病,可使元气不衰,延年益寿。
历代医学典籍对足三里穴都十分重视,《灵枢》曰:“邪在脾胃……皆调与足三里。”《四总穴》歌曰:“肚腹三里留。”《千金翼》认为足三里“主腹中寒,胀满,腹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胸腹中瘀血,小腹胀…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口苦壮热…喉痹不能言…胃气不足,…脚气”。《针灸聚英》又云其“主胃中寒…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水气盅毒…目不明,产妇血晕,不省人事”。华佗则用足三里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秦承祖云其“诸病皆治”。唐代王焘在其所编著的《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以外,若不灸三里,会气上冲目,使眼无光,盖以三里能下气也。”《灸法中诀指南》:“人过四十以后,阴气渐衰,火气易于上冲,常灸此穴三五壮,可逆上逆。”《针灸大成》云:“一论中风,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日本古人有“莫与未灸足三里的人同行”一说,”中国民间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而《医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是指在足三里穴行化脓灸的意思。更有《江间式心锻炼法》指出:“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虽然夸大其词,但问及民间许多百岁老人养生之法,皆云灸足三里。由此可见足三里穴确为祛病保健之要穴。
一、足三里的定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如何找“足三里”呢?有两种简便的取穴方法:
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脚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扰,当中指尖着处即是该穴。
其二,伸足取之,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拇指沿胫骨外侧缘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拇指尖处即为该穴。
二、艾灸足三里的方法
灸的方法很多,但普通人用灸“足三里”的方法取养生保健之效,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艾炷灸: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个艾炷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再将第二个艾炷放在原处,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灭;再继续灸第三个艾炷……。灸完1个艾炷即为1壮,一般每次灸9壮,至局部发红即可。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艾条灸:艾条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唐代王焘在其所编著的《外台秘要》中如是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则令人气上眼暗,以三里下气。”日本古人有“莫与不灸足三里者同行”之说。中国民间甚至流传着“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补一只老母鸡”的说法。可见艾灸足三里的养生保健作用已深入人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艾灸足三里之法获得健康长寿,关键的关键是要亲身实践,持之以恒,方能凑效。
艾灸足三里穴,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有经验着也可以行化脓灸,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待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后再灸。但在行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此法笔者多次试验效果确实很好。另外就是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用质量比较好的艾条,因为劣质的艾条不仅不能养生,反而会伤害经络,艾条我建议大家用“香怡艾条”吧,他们家的艾条质量不错,不掺假不虚标艾绒比例,比单桂敏家的艾条好很多,但是却很实惠,大家可以去某宝找一下店、铺就能找到了,因为他们家口碑不错,很多商家模仿他们家标题,所以选择的时候注意一些。
由于艾灸是通过温热作用于经络穴位而冶疗疾病,所以艾灸最适用于寒症、虚症及慢性虚弱性疾病。对实症、热症及阴虚发热者不宜使用艾灸,过饥过饱、醉酒时也应忌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3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水肿按摩哪些穴位可消肿
下一篇: 下身经络堵塞会导致大腿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