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寒热是怎么引起的1. 寒热是怎么引起的2. 寒热有什么症状3. 寒热如何治疗二、寒热如何护理三、寒热有哪些饮食禁忌寒热是怎么引起的1、寒热是怎么引起的邪入少阳寒热往来: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外邪入侵,邪正相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故见寒热往来。
外感疟邪寒热往来:病由感受疟邪所致。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如(医宗必读):“疟疾多因风寒暑湿,天之邪气所伤”。
湿热郁阻三焦寒热往来:本证为湿温病邪热湿浊留恋三焦,伏留不解。三焦气化失司,出现寒热起伏,胸脘痞闷,腹胀,溲黄短赤,苔腻等韫热交阻上、中、下三焦的症状特点。治宜分消走泄,宣展气机,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味。本证与上二证不同,邪入少阳以寒邪为患,属伤寒;外感疟郛以疟邪为患,属疟疾;率证以湿热为患,属湿温病。
2、寒热有什么症状寒热在临床上是重要的全身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询问病人的寒和热的不同表现,可为确定病证的寒热、表里、虚实提供依据。在临床上,热的不同表现可有高热、低热、潮热和五心烦热等,寒的不同表现有畏寒、恶寒、寒战等,寒热并见者有恶寒发热、寒热往来等,而身热肢冷则对寒热真假的辨证极为重要。
3、寒热如何治疗3.1、方药
半夏泻心汤:姜半夏12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6g,党参15g,陈皮12g,茯苓15g,延胡索10g,白芍15g,海螵蛸15g,建曲12g,佛手10g,蒲公英15g,甘草6g,大枣枚。
3.2、方解
方中党参、茯苓、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助其健运;陈皮、茯苓、 佛手、建曲理气健脾,消食和胃;干姜、姜半夏辛温散寒,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清泄,以除热邪;延胡索、佛手疏理气机,止痛;白芍养阴缓急,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以除幽门螺杆菌;海螵蛸制酸和胃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上药配合,共成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理气和胃之剂。
寒热如何护理1、外感恶寒应全身保暖,身上多穿衣物,床上多盖被子,或用热水袋取暖,如果恶寒后还发热,就应取下热水袋,适当减少衣物。
2、因输血、输液等反应引起恶寒,除加衣服、被子外,还应立即报告医生。
3、高烧患者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或适当喝些鲜果汁。
4、凡恶寒无汗者,别坦胸露腹,以免着凉,应加被保温,使汗出。
5、多汗面红、面热、头痛、口渴者,在气候炎热时应保持室内清洁凉爽、通风透气,或在地上撒些凉水,不宜多穿多盖。
6、如患者出汗多,可用干毛巾擦干,或立即换上干衣服医学|教育网搜集。要注意一定要避风,不要吹凉风。最好多喝开水,补充体内水分之不足。
7、如果患者出现壮热有汗、头昏烦躁、脉快气急,可将冷水毛巾盖于头部。长期发烧的病人,注意口腔清洁,饭前饭后清理口腔。
寒热有哪些饮食禁忌1、忌寒凉之物,例如犀角、熊胆、石膏、绿豆、西瓜、萝卜、冬瓜、丝瓜、梨、蛤蜊、菊花。此类食物可以退火、消炎、清热、降低热量,故多食不利。
2、患者一定要忌辛热刺激之物,例如干姜、附子、花椒、胡椒、肉桂等辛热食物,能动火而耗气,多则不宜。
3、患者需要忌食油煎、炒、炸食物,此类食物可以产生较多的热量,故不利于热性体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3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运化水湿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