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隋唐名医巢元方的故事

生活小常识 2023-07-13 23:53:29

隋唐名医巢元方的故事,巢元方,隋代着名医学家,太医博士,约生活于公元6-7世纪间,对发展医疗体操有积极贡献。下面一起来看看隋唐名医巢元方的故事。

隋唐名医巢元方的故事

隋代太医博士。创“补养宣导”法。广泛运用导引法于医疗。撰《养生方导引法》,论述一千七百二十七钟病候,大都附“补养宣导”法,“以代药品”。如“风痹手足不随候”,其“补养宣导”法:“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对发展医疗体操有积极贡献。

巢元方约生活于隋唐年间,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一说为西华人。巢元方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5)医事活动频繁,任太医博士,业绩卓着。然而《隋书》无巢氏传记,仅宋代传奇小说《开河记》有一段关于巢氏的记载。说隋大业五年八月,开凿运河总管患风逆症,隋炀帝命太医令巢元方往视得疗。

虽然巢元方的生平事迹缺乏史料记载而混没于历史的尘封中,但巢元方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伟大贡献,却以他殚精竭虑主持编纂整理的中医病因学巨着《诸病源候论》为载,而永垂史册。

《诸病源候论》又称《巢氏病源》,足见巢元方对这部巨着问世刊行之功高不可没。《诸病源候论》全书50卷,按病因证候分为67门,共载列专论1720条。书中每条专论包括疾病发生原因、病理转、病变表现,专论后附有导引按等外治方法,却不同于历代方书那样列法载方,以示本部巨着专为探讨诸病之“源”、“候”而设。

《诸病源候论》问世,标志着中医病因学、证候学理论得以系统建立。它“荟萃精说,沉研精理,形脉证治,罔不该集”,唐代孙思邈撰着《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编着《外台秘要》,宋代大型方书《太平惠方》,其中关于疾病病因及证候的论述及分析,大都以《诸病源候论》为宗。

《诸病源候论》的医学成就和贡献主要有以下特点

1、书中主论病因证候,不载方药:书中以病为纲,每类疾病之下,分述病证概念、病因、病机、和证候。收罗病证之全前所未见,对病因病理的阐系和对证候的描述具有较高水平。

2、发展了中医病因学理论:提出“乖戾之气”是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并提出预先服药可以预防疫病感染。书中记载了多种人体寄生虫病,详述其形态及感染途径;并提出疥疮与疥虫侵染有关;炭疽病为传染所致;漆疮系“禀性畏漆”引起的过敏;山区瘿病是饮用了“沙水”致病。书中的许多新观点和记载有较大进步。

3、在病理方面:书中对多种疾病的病变、转归有详细记载和系统描述,突出了各病的特殊证候,在临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4、在证候分类学方面:对病症分门别类,使之系统化。如妇产科分杂病、妊娠病、将产病、难产笔耕内、产后病五类。这种分类更加细致、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

《诸病源候论》为中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候学专着,也是第一部由朝廷组织集体撰作的医学理论着作,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隋唐两宋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请你归纳一下,当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水利:涪陵鱼石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站;2、活字印刷术;3、天文方面:皇极历;4、数学方面:等间距的二次内插公式、《缉古算经》;5、农业:曲辕犁、《茶经》;6、地理学:《区宇图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全国总地志;7、医学:隋朝名医巢元方著有《诸病源候总论》、孙思邈编著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8、化学:黑火药、管型火器的发明

古代保健医师叫什么名字?

古代保健师叫医官或太医。在医疗保健方面,太医院无疑聚集了当时最著名的医生,如汉代名医华佗、张仲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医王叔和、吕博,隋唐五代时期的名医孙思邈、巢元方,宋代的名医钱乙、刘翰,辽、金、元时期的名医王安仁、肖和尚,明代名医龚廷贤、徐春甫及著名药物学家和医学家李时珍,清代名医吴谦、徐大椿、刘裕铎无一不是名噪朝野的大医学家。这些杰出的医学家、药学家,往往是先在社会上悬壶济世,取得丰富的医疗经验后,才被推荐、被召进太医院当御医。这些名老中医博采众长,孜孜以求,把朝野医疗经验集中起来来,去芜存菁,摄其精华,服务于皇室,自然积累了极丰富的医疗保健经验,在不少方面确能“起死回生”。毫无疑问,中国封建社会的太医,是中医中的佼佼者,是中医的杰出代表。

除此以外,常常以笔黑、书法、绘画作为养生的。

21.列举唐宋时期科技成就及发明者?

印刷术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4.火药

(1)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隋唐:①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②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③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④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⑤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北宋:①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②《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③《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④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⑤《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⑥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农业、手工业论著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2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