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古代针灸用具是几针(我国最早针刺用具是什么针?)

生活小常识 2023-07-13 23:44:53

古代针灸用具是几针?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那么古代针灸用具是几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古代针灸用具是几针

1、鑱针

鑱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灵枢·九针论》:“鑱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该针形如箭头。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

2、圆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如圆筒状,针尖呈卵圆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疗肌肉疾病。

3、鍉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 又称推针,是通过对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鍉针长约3~4寸,以粗钢丝制成,也可采用骨质或硬木制成。针头钝圆,不致刺入皮肤,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柄部或用铝丝缠绕,在推压时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动,以增强感觉。

4、锋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即现代常用的”三棱针“。针体圆,针尖呈三棱状,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静脉及小血管,治疗痈肿、热病、急性胃肠炎等。

5、铍针

铍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是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6、圆利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状如马尾,针尖又圆又尖。多用于治疗痈肿、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7、毫针

毫针,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热和防锈,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故目前被临床上广泛采用。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如金针、银针,其导电、传热性能虽明显优于不锈钢毫针,但针体较粗,强度、韧性不如不锈钢针,加之价格昂贵,一般临床比较少用。至于铁针和普通钢针,因容易锈蚀,弹性、韧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于磁针法外,目前已不采用。

8、长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 20~23 厘米)或更长一些。 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9、大针

针尖形如杖,略圆,似锋针,长4寸。大针主治关节内有水气停留的疾患,用以泻水。这种针也可用以通利九窍,祛除三百六十五节的邪气。

古代针灸一般是九种针具,即古代使用的9种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属医针。用的最多的是毫针,各针有各针的用处,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最早针刺用具是什么针?

针灸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记·扁鹊仓公传》记载,古代神医扁鹊曾用针刺方法将一名昏迷多日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还有华佗以针刺治疗曹操“头风”的病例。

我国最早使用的针刺用具是石针,随着时代发展,更换为铁针、铜针、银针,现在是不锈钢针。现代针刺又与中医经络穴位治疗结合,从而取得了更佳效果。

毫针的解释毫针的解释是什么

毫针的词语解释是:毫针háozhēn。(1)针灸用的针。
毫针的词语解释是:毫针háozhēn。(1)针灸用的针。拼音是:háozhēn。注音是:ㄏㄠ_ㄓㄣ。结构是:毫(上下结构)针(左右结构)。
毫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中医针灸用具。古代为九针之一,用金、银、铜、铁等制成。现多用不锈钢制造,其长度和直径有多种规格,是临床最常用的针刺工具。参阅《灵枢经·九针论》。
二、国语词典
针灸时所使用的针。其针体细长如毫毛,用以刺皮肤、肌肉及组织间,不起破坏作用。依粗细长短不同,可分为各种型号。
三、网络解释
毫针毫针(filiformneedle),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热和防锈,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故目前被临床上广泛采用。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如金针、银针,其导电、传热性能虽明显优于不锈钢毫针,但针体较粗,强度、韧性不如不锈钢针,加之价格昂贵,一般临床比较少用。至于铁针和普通钢针,因容易锈蚀,弹性、韧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于磁针法外,目前已不采用。
关于毫针的成语
针芥之契铁杵成针细针密缕法灸神针一针一线铁杵磨针如坐针毡引线穿针针头削铁一针见血
关于毫针的词语
一针见血引线穿针针芥之契如坐针毡铁杵成针见缝插针铁杵磨针法灸神针暗度金针绵里针
关于毫针的造句
1、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增生局部、阿是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刺法治疗。
2、目的观察毫针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
3、一般的毫针自然是比不上金针与银针,可是秦飞手中的这细针可不是一般的毫针,那可是祖传之物,师傅交给他之前千叮万嘱,命可掉,但是细针一个不能遗失。
4、若出现水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再涂以獾油或龙胆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
5、毫针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对提高癫痫诊断率的体会。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毫针的详细信息

"小针刀"是什么一回事?

分类:医疗健康 >> 内科
问题描述:

最近一段时间夜间睡觉老是被背痛给痛醒,去医院医生说,这很可能是腰肌劳损,要动“小针刀”手术。虽然是小手术,但毕竟是手术,我还是比较谨慎,到另一个医院看,可这个医生也说是腰肌劳损,但却说最好是不要动“小针刀”。只是让我加强腰部肌的锻炼,除此无它。

所以,我就想问一下:“小针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像我这样比较严重的腰肌劳损是否应该进行“小针刀”呢???

解析:

小针刀疗法

一、[概说]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 *** ,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二、[基本内容]

1、针具

小针刀多为自行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号刀片改制,有的是用牙科探针改制而成。

小针刀在应用前必须高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

2、操作方法

(1)、 *** 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 *** 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 *** 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

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三、[ 临床应用]

1、颈椎病

取穴:痛点为主穴。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

方法:用直刺法。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

取穴:找出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感觉锐边已刮平,再用横行刮剥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刀,进行包扎。再曲屈肘关节2-4次,一般1、2次可愈,每次间隔5天。

3、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

取穴:局部痛点。

方法:用纵向铲剥法。

4、足跟痛(足跟骨刺)

取穴:骨刺尖部(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足放稳,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3-4次即可出针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后可做第二次。

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取穴:压痛明显处。

方法: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一般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

6、慢性腰肌劳损

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

方法:同前。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强 *** 。

7、腰椎间盘脱出症

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

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四、[ 注意事项]

1、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 *** 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3、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4、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

5、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 *** ,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式、工作姿式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2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