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金银花名字的来历?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那么你知道金银花名字的来历吗?中药金银花名字的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中药金银花名字的来历
金银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以不同的部位入药的。宋代以前只用茎、叶,以花入药始于宋代,贵花而贱藤始自清代,民国时期才对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做出优劣之分。
忍冬是金银花最早的药用名称,宋以前无金银花之名。“金银花”之名,首见于宋代《苏沈良方》;1977年版的《中国药典》,首次将金银花的植物来源分为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四种,这可能是“山银花”之名的最早出处。
金银花在历史上曾有数十种名称,一方面说明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随时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功效、产地等特征给予不同的命名,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数十种异名不太可能仅仅指称一种原生植物。
清代以前的本草书籍大都记载金银花的花、藤、叶均可入药,功效大致雷同,我们今天将金银花与忍冬藤作为不同药物入药的做法是否得当,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大问题”。
虽然最近两版的《中国药典》规定金银花的药用部位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原植物忍冬是以不同部位入药的,而且其药用名称也不尽相同。
金银花它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金银花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村里,一对善良的夫妻,妻子怀了双胞胎,生下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她俩长得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父母疼爱,乡亲、邻居们也非常喜欢这对姐妹。两姐妹都到十八岁了,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门槛。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生怕从此分离。她俩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
一日金花突然浑身发热,遍体红斑。大夫说是“热毒病”,无法医治,银花听后哭得死去活来。金花叫她赶紧离开,免得传染。她说:“我不怕,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并日夜侍候在床前。不久,银花亦发病卧床不起。她俩对爹妈说:“这是天意,我们死后,定要变成一棵能治‘热毒病’的草药,以便救治患这种病的人……”说到这里姐妹俩便同时合眼离世。爹妈按她俩的意愿,含泪把她俩合葬在一起。
翌年的春夏,她俩的坟上其它杂草都不曾生长,竟然就只生出一棵绿叶山藤,渐渐茁壮成长……3年过去了,藤蔓茂盛粗壮,夏天开出先白后黄、黄白相间的花朵,人们采花入药,用来医治热毒病,果然神效。从此,人们便把这种花称为“金银花”。
以上就是关于金银花名字的民间传说,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历史,请继续关注养生食疗栏目网中医养生频道。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虚寒及气虚体弱者不要使用。
故事1、
我们的古人已经发现,金银花能解菌毒。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崇宁年间,平江府天平山白云寺的几位僧人,从山上采回一篮野蕈煮食。不料野蕈有毒,僧人们饱餐之后便开始上吐下泻。其中3位僧人由于及时服用鲜品金银花,结果平安无事,而另外几位没有及时服用金银花的僧人则全都枉死黄泉。可见,金银花的解毒功效非同一般。
故事2、
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肌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儿:“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
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
另外:
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忍冬,称其“凌冬不凋”;金代诗人段克诗曰:“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间银蕊,苍翠自成簇。
虽然出身平民,但是在药用价值上,它堪比金银,有“药铺小神仙”之美誉,是享誉医界的保健名花。那么,? 金银花,为中药材和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为四十种家种大宗药材之一,有少量野生品。金银花用途广、用量巨大,不断的开发新用途,使其用量不断增加,是家喻户晓的保健和去火饮品。同时,金银花是疫情防治的重要品种。近年,金银花常常成为市场上的领涨品种,变化更加频繁,变化幅度惊人,是市场人气最旺,关注力最强的品种之一。 所以,金银花是一种中药材。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如需购买金银花,请到康爱多药店,注册成为康爱多药店会员,享受更多的优惠。
[释名] 金银花,又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纲目)、通灵草(土宿本草)、蜜桶藤。弘景曰:处处有之,藤生,凌冬不雕,故名忍冬。时珍曰: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故有金银、鸳鸯以下诸名。金钗股,贵其功效也。土宿真君曰:蜜桶藤,阴草也。取汁能伏硫制汞,故有通灵之称。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2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药店为什么叫堂不叫店
下一篇: 中医里的“以毒攻毒”是什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