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中药“三黄”黄芩,黄连,黄柏(中药里的三黄可以消除痘痘吗)

生活小常识 2023-07-13 23:10:38

有三味清热燥湿的药材,草药江湖称“三黄”。哪三味呢?黄芩,黄连,黄柏。

三黄是很出名的。像三位深山隐士,满腹才学而不事张扬。就像文坛“三苏”的孤傲清高,就像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

草药里谁最张扬呢?人参呗。人参是中药世界里的王,驰骋草木江湖。救人有功,杀人无过。都到这个境界了,它不张扬谁张扬呢。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张晓风说,做花当做玫瑰花。依着这个逻辑,做药应该是做人参了。不过呢,这是人的想法,不是草木的想法。草木们很淡泊,平实内敛,大雅的境界。谁做谁的药,谁治谁的病,没什么可羡慕的。

大黄就是药材里的仁人君子,有一种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情怀。若是人参补过了头,生命悬在一线,大黄就来了,独味大黄汤,就可救命。非它不行。

可是,草药江湖就说了,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救了也就救了,谁也不把大黄当回事。大黄很淡然,只做自己,不随黄叶舞秋风,谢绝繁华。

人参是瞧不上大黄的。在中药柜子里,大黄一般都在最下层的抽屉里,和荆芥啊,丝瓜络啊一起混。人参呢,在青花瓷里,古色古香,药柜的最顶端放置,很有些高高在上的意思。

大黄不在意,没关系呀,在哪儿还不是个生活呢。它有洞察世事的淡雅朴实。拒绝霸气。

至于三黄呢,也是这样低调的。也瘦,也雅,一点也不喧嚣。中药都是瘦的,都是书生风骨。最肥的是胖大海,它常常为自己胖得没边没沿而惭愧,所以很少出来混。

草药的境界多好,春开花,夏长草。一蓑烟雨任平生。滚滚红尘,草木萧然。春秋为一生,草鞋布衣,走进中药的境界,有什么可聒噪的呢。做好自己的事,闲看云起云落。

三黄都苦。苦得很。药里头苦不过的是黄连。中药说五味,辛,甘,酸,苦,咸。人生也是这五种味道,有什么差别呢?

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补益,和中。酸味收敛,固涩。苦味能泄,能燥。咸味能软坚,散结。

三黄味苦,清热燥湿,药性就是这样的。良药苦口嘛。独味的黄连,只是纯粹的苦。若是黄芩,黄柏加了一起煎熬,真是苦不堪言,那种苦味儿都渗进舌尖了。

可是,苦味儿过后,五脏六腑,开始变得清凉,烦躁一点一点褪去,身轻目爽。苦,是为了驱走体内的燥。

中药多一半都是苦的,所以熬药叫做煎熬,不叫煮药。这是草药达到巅峰前必须的修炼。没有这样的煎熬,就无法达到巅峰。什么是巅峰呢?一个人疼得打滚,疼得冒汗,疼得没心肠活了,疼得碰头抓脸。

一剂汤药服下,疼痛慢慢缓解了,松弛了,心情也好了,又开始热爱生活。药到病除,这是中药的巅峰。扶正祛邪,是最高境界。经过熬煎,才能到达这样的禅境。

苦是一种禅境。

黄芩,黄连,黄柏,煎熬出来的药汁也是黄色的。尤其黄连,油菜花一样的黄,艳而不妖,清而不俗,结结实实地黄啊。我喜欢那样金子一样黄澄澄的细腻柔软。

这样的一碗药汁,足以让空气里都弥漫着苦味儿。不过呢,这样的苦味可以杀菌,清洁空气。苦未必不好,良药苦口。甜未必好,你看糖尿病。

三黄的药性是两个字:苦,寒。然后归肺,胆,脾,大小肠经。

苦寒自古不分家,是相依相偎的,不能拆开。但凡味苦,药性都寒凉。所以,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寒其实是暗含气势的。

归经就是药物要走得途径,这是草药必须要走得路,是定数,命运里注定的,没有变数。

药性苦寒,主治什么病呢?祛除郁结于内,湿邪化热。简单说就是清热解毒,消炎,抗菌。

黄芩作用于上焦,偏于泻肺火,退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深热不退,都首选黄芩。

黄连作用中焦,清热泄火,主治心火亢盛,心烦,躁动,高烧,妄语等症。黄连侧重泻心经实火,也解毒,凉血止血。

黄柏作用下焦,偏重滋阴降火,于二黄的区别是可退虚热,败肾火亢盛,还可治疗肿疮痈毒。

三黄虽朴实,虽淡泊,却也暗含杀气。没有杀气,不能驱邪。虽雅致,却也不消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坚守什么,蕴含什么样的胸襟。这是草和药的区分。人的世界,有多大的胸襟,决定多大的人生。草也是一样的。

同样是草,有的草能入药,有的只能喂牛而已。喂牛的草骨子里是空的,像一个读过几本废书就肤浅招摇的人。也有的草一场风花雪月,两场算计,临完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药不是这样的,出生草根,内心却有坚守。它知道自己有一天是要做药材的,是要救人的,所以从不放弃。虽骨子里苦寒,却清雅脱俗。长于空山幽谷,饮朝露食白霜,恬淡安静。偶遇深山采药者,知道他一路艰辛就是寻它而来,知道他慧眼识药,便走出山谷了。好好做草,踏实做药,它不会虚浮。

走出山谷的草,便是草药了。它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知道自己归属于哪个方剂。生脉散,紫雪丹,酸枣仁汤,仙方活命饮,苇茎汤……

诸葛亮何尝不是一味草药呢?躬耕南山,饱读史书,闲敲棋子,清茶一杯。独钓寒江,醉卧茅庐。可是,有采药的人来了,遇到知己了,他就出山了。他知道自己的价值。

受过苦的草,才是良药。骨子里苦的草,才是能到达巅峰的药。这样的草药,也有自己的抱负,不会浪费自己。

草药的一生,都是清幽素洁的。我说,每一味草药都是美的,仙风道骨的草木,难道不美吗?在深山里独自生长,本身就是参禅了,这样的清幽深美,苦寒才是生命的意义。就算孤独,也是心静如佛啊!

中药里的三黄可以消除痘痘吗

病情分析:早晨好!正处青春期的年青人长痘,多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从医学角度讲,多与内分泌失调引起皮腺分泌过多相关;而中医认为与体内湿热偏盛,或饮食搭配不合理,生活起居无规律有一定的关联性。 意见建议:中医治痘多是从消除病因着手,用药也是以清热解毒为主。中药里的“三黄”多是指黄连、黄柏、黄芩,它们都是清热、解毒、燥湿之良药。若是用来治疗痘痘,应在医生指导下,要根据自己的症状表现,配伍好三者的用量为宜。祝好!

黄芩,黄连,黄柏功效有何区别?

黄芩,黄连,黄柏三者都属于清热药中的清热燥湿药。所谓清热燥湿药性味多苦寒,三者也是苦寒,且清热泻火,主要治疗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诸证。

三药除了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外还有其他功效的不同。

黄芩,它主要入肺与大肠经,作用是偏于上焦,偏于清肺和大肠之火(肺与大肠相表里),除此,还入血分,能凉血止血,清热而安胎。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主要治疗暑湿,湿温,黄疸;肺热咳喘,热病烦渴,咽痛;火热吐血,咳血,便血等。还治疗胎动不安。

黄连,大苦大寒,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说明黄连的味道有多苦。苦能燥湿,药力强,作用于中焦,善于清心胃之火,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

黄柏,能入肾和膀胱经,作用偏于下焦。善退虚热。虽然清湿热的药力没有黄连强,但是长于退虚热。主治湿热下注的带下,脚气,足膝红肿;湿热泻痢;阴虚盗汗,骨蒸潮热等。黄柏盐水炒制能引药下行,增强退虚热功效。

三者虽然功效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也有差异,必须经过辩证论治,辩清病位,实虚。才能很好的用于临床。

黄柏,黄连,黄芩有什么区别?

黄柏,又名黄檗、檗皮,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泄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赤白带下、淋浊、梦遗、骨蒸劳热、盗汗、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目前,市场上有以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加工而冒充黄柏,要注意。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或同属植物的根茎,是临床最常用的清热类药物之一。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等病症有良好疗效。外治疮痈疔肿,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皆有很好疗效。《本草正义》有“凡药能去湿者必増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现代研究黄连有解热、抗炎、降血糖、利胆、保肝、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等作用。《珍珠囊》曰:“黄连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柏与黄连同样含有较多的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其煎剂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保护血小板、降低血压等作用。

黄芩,又名山茶根、空心草、黄金茶,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以上所说过的,黄连更偏于入心经,泻心火,并治不寐、心烦及上腹部不适感等涉及神志方面的病状;黄芩更偏于入肺经,长于清泄肺热,如疗痰热咳嗽等疾,以治气分之热为专功。并且还是止血良药。

总之,黄连与黄芩的异同点在于:黄连偏于入心,长于清火解毒,性燥,为心胃之剂,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能调胃厚肠,治湿阻生热,止消渴,解巴豆毒,擅除水火相乱之病及蔓延淹久之证。黄芩则长于清肺热,其性虽寒而不燥、能治热阴生湿,主治烦热而出血者,治气热攻血之出血证及小腹绞痛或小儿腹痛,能安胎及治烫伤火疡等。

黄连与黄芩,性相近而又各有专长,故二药配伍则更能发挥协同作用,而清化湿热之效益显。例如《金匮要略》中“泻心汤”一方,即由大黄、黄芩、黄连三药组成。

黄柏、黄连、黄芩有什么区别?

我从植物形态学的角度回答吧。

这三种植物是不同科的,在外部形态差别是很大的。黄柏是木本植物(大树),黄连和黄芩是草本植物。

一,黄柏:它的正式中名叫黄檗,是芸香科黄檗属植物,别名还有黄菠萝树、黄檗木、元柏等,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河南、安徽等地,常生长在山地杂木林中、河沟沿岸。

它的外形特点:树高二十公尺左右,树冠宽阔,大树的树皮木栓层厚,树皮灰色或灰褐色,不整齐网状开裂,内皮薄,鲜黄色,

味道苦,也是黄柏名称的来历。单数羽状复叶有小叶五到十三片,小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十公分左右,叶边有细锯齿。花序顶生,花瓣紫绿色,五六月开花。果实圆球形,直径一公分,蓝黑色,九十月份果实成熟。

黄柏的主要用途:第一,树皮内层炮制后入药,称黄檗,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作用。第二,它的木材坚硬,边材浅黄色,心材黄褐色,可制作家具、胶合板、装饰等用。第三,它的木栓层是制作软木塞的材料;种子榨油工业用。

二,黄连:黄连是分布在我国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野生的常生长在山地林下、山沟的阴湿处,有部分栽培。它的别名有川连、鸡爪连等,是毛茛科黄连属植物。

它的外形特点:它的根状茎黄色,常分叉,有许多须根;叶全部是基生叶,叶柄长十公分左右,叶片稍革质,卵状三角形,宽十公分,三全裂,中间的裂片卵状菱形,长六公分左右,有三到五对羽状深裂。

花葶一二个,高二十公分左右,顶端有三到八朵花,萼片五个,花瓣状,黄绿色,长一公分左右;花瓣细小,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六毫米左右;雄蕊二十个。二三月开花。蓇葖果长六毫米左右,四到六月结果。

黄连的用途:它的根状茎是著名中药“黄连”,含有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可治疗结膜炎、痢疾、吐血等疾病。

三,黄芩:黄芩是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及以南少部分省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野生的常生长在向阳的山坡草地、撂荒地上,有部分栽培。它的别名有香水水草等,是唇形科黄芩属植物。

它的外形特点:茎干伏地或上长,高三十到一百公分,基部茎稍四棱形,绿色或带紫色,从基本就分叉;根茎肥厚,肉质,粗二公分,有分叉。叶纸质,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三公分左右,叶边全缘,表面浅绿色,背面有毛和腺点。总状花序顶生,常再组成圆锥花序,花冠二唇形,紫色、紫红色或蓝色,七八月开花。

小坚果卵状球形,长一毫米左右,黑褐色,有瘤体,八九月果实成熟。

它的主要用途:根茎可入药,有清凉、解热、消炎等作用。

中药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对应治疗人体“上、中、下”三焦病症。

传统中医的辩证施治,三焦有多种分法学派,有人主张以脏腑为主区分三焦,也有人主张以部位区分。黄芩、黄连、黄柏味苦,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黄芩又分青芩和枯芩(生长年代不同),黄连以鸡爪连为主。功效类似于西药的“消炎”,而归经有所不同。比如黄芹入上焦肺经,黄连入胃肠,黄柏多入肾膀胱经等。

黄芩、黄连、黄柏是三味常用的中药材,同是具备苦寒的性味,因此都以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著称,三者简称“三黄”。

那么,这三种中药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下面先来简要的介绍一下这三种中药材。
黄芩的功效应用
黄芩,又称为山茶根、土金茶根。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其药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临床上常应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痈肿疮毒、血热出血、胎热胎动不安等症。
黄连的功效应用
黄连,又称为味连、川连、鸡爪连。

其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其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眠、血热吐衄、胃热呕吐吞酸、消渴、胃火牙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耳道流脓等症。
黄柏的功效应用
黄柏又称为川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

其药性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骨蒸痨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等症。
三者的区别
黄芩、黄连、黄柏这三味药其相同点

三味药均性苦、味寒,均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见长,主治湿热为患所致多种病症,如湿温、黄疸、泻痢、痢疾等。均可用于热毒内盛,壮热口渴,疮疡肿毒。诸如此证类的,三药合用,必有良好的疗效。

黄芩、黄连、黄柏这三味药的不同点

在来源上,均来源于不同科属的植物。

在归经上,黄芩、黄连均归脾、胆、大肠经,而黄柏却不同,黄柏归于肾、膀胱经,主下焦。再之,黄芩善走上,清肺火,主肺热咳嗽为特长,并有清热安胎之功,可治疗胎动不安;黄连喜行中,偏于清心胃,主胃热呕吐、心火亢盛,心烦不寐效果甚佳,对于胃热烦渴,消谷善饥多用之。黄柏性趋下,善清肾火,退虚热,治疗骨蒸潮热、梦多遗精有神功。

除此之外,黄柏还可用于治疗湿热带下、阴肿阴痒之症。总之,黄芩偏治上、黄连偏治中、黄柏偏治下是其最显著的不同点。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清三焦热毒,但伤肾阳。

三药均为苦味,各自归经不同,其治病救人的范围也不同!其成份各有偏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2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