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吃兔肉上火吗

中医世家 2023-06-25 18:18:57

兔肉炖鸡脚人们常感到下肢湿重、双腿痹软。兔肉炖鸡脚有旺气血、健筋骨之功效,是此时家庭养生靓汤之一。

兔肉质细嫩、味香浓、营养丰富,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营养学家研究认为,吃兔肉具有美容、益智、健康长寿的

保健作用。兔肉最大特点是胆固醇含量低于其他肉类,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材料:兔肉600克、鸡脚6对、猪瘦肉100克、葱2条、生姜5片。

烹制:葱洗净切段;兔肉洗净,切块;鸡脚去皮甲,并把筒骨敲折;瘦肉洗净,切块。分别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起油镬下姜葱与兔肉爆炒片刻,再将兔肉洗净。然后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500毫升(6碗量),加盖隔水炖2小时,撇去汤面浮油便可。进饮时方下盐。

清炖兔肉块的制作材料:

主料:兔肉(野)300克,猪肋条肉(五花肉)100克

调料:盐3克,味精2克,料酒5克,八角1克,姜5克,大葱5克,猪油(炼制)25克

清炖兔肉块的特色:

汤清,肉烂,味香,鲜咸。

教您清炖兔肉块怎么做,如何做清炖兔肉块才好吃

1.将兔肉剁成3厘米方块洗净;猪五花肉洗净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0。2厘米厚的片。姜、葱均切成块。

2.勺内放开水,将兔肉和猪五花肉一齐下勺焯一下捞出,放入凉水内洗净,沥干。

3.勺内放入油、鸡汤900克、兔肉、猪五花肉上火烧开,撇净浮沫,再放葱姜块、花椒、大料、精盐、味精、料酒炖熟,盛入碗内即成。

以上就是兔肉炖鸡肉的制作方法,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所以很多的人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也特别的谨慎,平时在吃东西的时候,要看这种食物的营养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为了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还需要适当的锻炼自己的身体,多做一些运动。

吃兔肉上火吗

兔肉的营养价值

1. 兔肉富含大脑和其他器官发育不可缺少的卵磷脂,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2. 经常食用可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有益处,并增强体质,健美肌肉,它还能保护皮肤细胞活性,维护皮肤弹性; 3. 兔肉中所含的脂肪和胆固醇,低于所有其他肉类,而且脂肪又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常吃兔肉,可强身健体,但不会增肥,是肥胖患者理想的肉食,女性食之,可保持身体苗条,因此,国外妇女将兔肉称为“美容肉”;而常吃免肉,有祛病强身作用,因此,有人将兔肉称为“保健肉”; 4. 兔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较多人体最易缺乏的赖氨酸、色氨酸,因此,常食兔肉防止有害物质沉积,让儿童健康成长,助老人延年益寿。

吃兔肉上火吗

吃兔肉不会上火。兔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既有营养,又不会令人肥胖,是理想的“美容食品”。

保证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享受生活,上面就是对吃兔肉会上火吗的介绍,这样在吃兔肉的时候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了。

小孩还能吃兔肉吗

小孩子吃兔肉也是可以的,兔肉里面含有的营养元素很丰富的,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但宝宝最好是不要多吃,特别是不太熟的情况下,是不能吃的。无论大人小孩冬天最好少吃,兔肉性寒更适合夏天食用。还有兔肉不能与鸭血同食,否则易致腹泻。

兔肉属于热性食物吗?

寒性食物

兔肉不能和以下食物一起吃

1、兔肉与鸡蛋不宜同食

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鸡蛋甘平微寒。二者各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若同炒共食,则易产生刺激胃肠道的物质而引起腹泻,所以不宜同食。

2、兔肉与鸡肉相克

鸡肉性味甘温或酸温,属于温热之性,温中补虚为其主要功能;兔肉甘寒酸冷,凉血解热,属于凉性。二者同食,一冷一热,冷热杂进,很容易导致泄泻。

此外,兔肉与鸡肉各含激素与酶类,进入人体后的生化反应复杂,可产生不良作用的化合物,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

扩展资料:

1、兔肉富含大脑和其他器官发育不可缺少的卵磷脂,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2、经常食用可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有益处,并增强体质,健美肌肉,它还能保护皮肤细胞活性,维护皮肤弹性;

3、兔肉中所含的脂肪和胆固醇,低于所有其他肉类,而且脂肪又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常吃兔肉,可强身健体,但不会增肥,是肥胖患者理想的肉食,女性食之,可保持身体苗条,因此,国外妇女将兔肉称为“美容肉”;而常吃兔肉,有祛病强身作用,因此,有人将兔肉称为“保健肉”;

4、兔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较多人体最易缺乏的赖氨酸、色氨酸,因此,常食兔肉防止有害物质沉积,让儿童健康成长,助老人延年益寿。

5、兔肉味甘、性凉,入肝、大肠经,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清热止渴等作用。

人民网-兔肉营养价值高 兔肉不能和这8种食物同吃

-兔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79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