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医中有许多普通人看起来十分玄乎的内容,但是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获得了绵长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关的大学一直开设有中医方面的专业。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中医也总结出了属于它自己的一套诊断方法,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望闻问切”。如果说中医是中国古典医学的皇冠,那么“望闻问切”就是这顶皇冠上镶嵌着的璀璨的明珠。
望、闻、问、切,可以说是中医的整个大的纲,中医诊断一个病要用到望、闻、问、切四种方法。中医望闻问切最早来源于《难经》的第六十一难。
一、四诊介绍
所谓四诊就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的合称,据传是由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扁鹊提出的。扁鹊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全面应用了中医诊断的各种方法,这就是著名的望、闻、问、切四种疗法。在当时扁鹊将它们称为望色、听声、写影、切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的医生,被后人尊称为“医祖”。
二、望
望诊是中医诊断方法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人体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来观察体内发生的变化,以辨识病情的严重与否,所谓的外部特征就是指人们的形、色、神三个部分。
人的姿态能够反映人体内部的变化,如果病人的四肢颤动就表明他元气已虚。若脸部发黑没有光泽可能是是痛症、寒症、淤血的表现;如果有些发红,一般是患有肺病;如果发白,多是因为气血不足、阳气虚衰。
望神就是观察一个人的神态与神情,目光呆滞、神志不清是肝肾精气衰竭导致;动作迟缓、精神不振是肾气不足、心脾两亏所致。
三、闻
所谓闻诊就是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病人发出的声音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人体内的肺腑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和气味,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比如说常见的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各种声响,根据这些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来区别寒热虚实。一般来说,语言错乱大多是属于心脏方面的问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所联系。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各种声响进行诊断,从而推断出疾病。在临床上,只有闻诊和望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问
问诊就是中医运用对话的方式,向病人以及其知道病情的人询问疾病发生之前的症状,包括病后的发展情况和治疗经过,其内容最早见于《素问》一书中。
问诊主要是在疾病体征不明显时,发现可以供医生诊断的病情资料,或者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病情的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与病人相关的其它情况,主要是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饮食嗜好、婚姻状况等。通过问诊还可以有目的的加以查询,以了解疾病发展的动态变化,从而为医生正确分析病情、进行合理医疗等提供可靠的证据。
五、切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断,顾名思义脉诊就医生用手判断病人脉象的变化而得知病情的好坏,而按诊就是对病人体表的某些部位采用按压触摸的检查方法,如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皮肤的肿胀等,通过这些方法诊断后就可以和其它三诊相互参照,从而作出诊断。
脉诊在医生诊治病情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脉为血府,全身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来流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就必然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生就可以通过这些身体的变化了解到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等情况。
脉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智慧的前人在漫长的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中医独特的疗法之一,单独使用脉诊是无法正确全面的诊断出病情的,必须通过四种诊断方式的共同判断,才能够了解疾病的全貌。
六、自我观察的方法
1、面色
若面色发红,则多为风热感冒;颧骨潮红,有可能是肺病的征兆;脸色苍白则代表人气血可能不足;脸色发黑,可能是贫血、药物副作用产生的情况;眼圈黑大多出现在过度疲劳,休息质量下降期间;面部青紫,或是缺氧,常在呼吸系统出现障碍时发生。
2、大小解
通过观察小便的颜色也可以略微窥探人体健康与否,一般来说。若小便发红,则代表身体内部的火气比较大;小便的次数多而短,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肾脏出现了问题;当小便是感到尿道疼痛,多半是膀胱、尿道出现了炎症;大解时若有鲜血,多为痢疾;其色若呈灰黑,可能是肠胃产生了出血的症状。
3、气力
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到全身乏力,那么可能是甲状腺机能亢进、肝炎、肠胃病的早起征兆;皮肤若出现红色的斑疹、淤血,那么就要去检查是否是血液方面的疾病;全身发冷且伴有感冒发烧,那么多为疟疾。
七、血气情况的判断
1、观察油脂
我们都知道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它储存在胆囊之中,然后被排到肠胃里用以代谢油脂。如果在饮食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肝气郁结透支了肝血,那么肝脏分泌的胆汁就会减少,胆经淤塞 ,胆汁流入肠胃的量也会不断降低,那么就会懂啊只油脂代谢失常,是身体看起来油非常多。
油脂分泌过多具体表现在:皮肤的油性比较大同时头上也会出现油脂性的脱发;吃饭的时候厌恶油腻,或者是一看到油就感到恶心,这就很有可能是肝胆功能减弱的表现,所以身体才会本能的排斥油腻的食物。
2、观察经络
可以对照经络图掐按太冲穴,如果感到轻微的疼痛那么完全属于正常现象,但若是很痛或者一点儿感觉都没有,那就说明经脉之中被淤塞,可以判断出肝火比较旺盛或者肝气郁结。
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眉毛和眼睛,如果表面长出了红点、疙瘩或者各种斑,那么对照经络图我们就可以知道此处正是胆经、三焦经过之处,这说明两条经脉的气血流动并不顺畅,所以导致产生沉淀,形成了斑点。
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望闻问切是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望闻问切是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其中,望,是通过人体形、色、神三个部分表现出来的特征来观察体内的变化。
扁鹊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全面应用了中医诊断的各种方法,这就是著名的望、闻、问、切四种疗法。在当时扁鹊将它们称为望色、听声、写影、切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的医生,被后人尊称为“医祖”。
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望闻问切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扁鹊发明的,他对四诊法的形成与确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诊断手法望闻问切最早来自于
1、中医传统诊断手法望、闻、问、切最早来自?答案:扁鹊。远古时期,轩辕黄帝著《内经》,分《灵枢》、《素问》两卷,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如脏腑理论、阴阳理论、气血理论、经络理论等。
2、望闻问切是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3、扁鹊。远古时期,轩辕黄帝著《内经》,分《灵枢》、《素问》两卷,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如脏腑理论、阴阳理论、气血理论、经络理论等。扁鹊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一大步,创立了中医的“四诊法”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谁提出的
1、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和嗅气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被普遍使用。
2、望闻问切是扁鹊提出来的。望闻问切来源于扁鹊《难经》中的第六十一难,后来被中医总结为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之一。
3、望闻问切是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4、扁鹊。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合称四诊。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所著《难经》第六十一难。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是谁最先提出并实践如下 :
望闻问切这句话相信大家也非常耳熟,医师们特别是我们看的一些古装剧当中,就是用这些方法诊断出病人的症状来医治的。
中医其中蕴含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就算到现在也受到很多国家还有社会的高度重视,尽管这个里面有很多大家可能都琢磨不透的玄乎内容。
中医也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现在有了自己的诊断方法,那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望闻问切了。
这个最早是来源于《难经》的第61难当中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其实就是4种诊断方法的一个合称。
据说这是由战国时期特别著名的医学家扁鹊提出来的方法,他在诊断的过程当中应用了中医诊断的各种方法,这就是最为著名的“望闻问切”这4种疗法。
在当时的时期扁鹊把这种方法称为忘色,听声,写影,切脉,而他也是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诊脉手法的医生,也被后人称之为“医祖 ? ?”。
人的姿态确实是可以从外表来判断的,就像如果病人的四肢颤动就说明元气虚,那如果脸部气色不好发黑没有光泽度的话,有可能就是寒症淤血等等表现,还有一些患者如果脸色特别发白,一般就是气血不足等等。
而望神就是说,观察一个人的神态,这些都是可以观察出来的。
闻诊是可以通过听到病人所发出的一些声音,从而来判断疾病。因为人体内会产生各种声音还有气味的,而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把人一些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也反映出来的。
比较重要的就是脉诊,因为麦作为人的血蝠,全身的气血都是要通过血脉来流传到我们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所以医生就可以通过身体的变化而了解到脉位的一些快慢压强弱等等情况。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53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拔火罐能治身体硬块吗
下一篇: 气血亏虚用什么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