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针灸解决经期不调

中医世家 2023-06-24 08:36:58

一、劳逸结合:适当的进行一些体力和脑力劳动,但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则易伤脾气,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

二、注意饮食:要注意饮食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或者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

三、保持乐观: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在生活中遇到事情不要随意发脾气,保持心情舒畅,遇到问题也不要着急,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爱惜健康:女性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适当的增减衣被,不要过冷或过凉,以免招致外邪,损伤血气,从而引起月经疾病,给女性朋友带来一定的伤害。

针灸解决经期不调

[处方1] 地机 血海 三阴交 行间 肝俞

[操作] 施以徐疾补泻法,留针20分钟,隔日1次。

[治验] 丁××,女,28岁,医师。于1959年9月10日初诊。婚后月经不调3年多。曾服中西药物治疗,未获显效。现月经周期超前l周,量多,色紫红,伴有两乳作胀,食欲差,少腹与胁部作痛。查:脉弦数。病人共计治疗4次,其经期、经量、经色等趋于正常。

[按语] 本案例属中医“经行先期”范畴,由于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胞宫蕴热,导致月经不调。治则为疏肝理气,清热调经。故取足顾阴经之荥穴行间配肝俞,以泄肝火而疏气滞;取血海、地机,以和营清热而调胞宫;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能疏肝益肾,健脾统血,凉血调经。五穴合用,各奏其效则月事自调。

月经不调针灸哪里最好 针灸调理月经扎哪里

1 月经先期针灸调理

气虚型月经不调

证候:经行超前,量多色淡质稀,气短神疲,纳差便溏,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调经固冲。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关元八阵,隐白,血海,足三里。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主要由中虚不摄,冲任失固所致,治宜补气固冲,摄血调经,故取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以调补肝肾,固冲摄血;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井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又冲脉于阳明,其别于大趾间,故取隐白,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摄血固冲;“冲脉起于关元”。又属任脉经穴,故关元八阵可调理冲任,摄血调经,血海属足太阴经穴,有止血调经作用。

加减:出血量多者,加百会八阵,杵针补法加温,或重灸;纳差便溏者加至阳八阵,中枢八阵。

血热型月经不调

证候:月经先期而至,色红质稠,属实证者,经色深紫,或夹瘀块,量或多或少,乳房胁肋胀痛,心胸烦闷,急躁易怒,小腹胀满,口干苦,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属虚证者,颧部潮红,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凉血固冲,滋阴调经。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三阴交,血海,然谷,太冲。

手法:杵针用平补平泻法,虚证用补法。

针灸方义:本证属热遏冲任,血液妄行,治宜凉血活血,调理冲任。故取命门八阵,腰阳关八阵,河车路以清热凉血,调理冲任,活血调经;足三阴经与冲脉关系最为密切,故选三阴交配血海,可凉血调经,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可清泄郁热,调经止血;然谷可消肾经之热,与阴虚血热之证最为相宜。

加减:虚证者加照海,阴谷;郁热者加行间,地机;盗汗者加阴郄,后溪;胸胁胀痛者加期门;出血过多者加隐白,百会八阵,重灸。

2 月经后期针灸调理

实证

证候:经行延后,量少色暗有瘀块,少腹冷痛,脉沉紧,或胸胁乳房作胀,小腹胀痛,舌苔薄白,或舌质有瘀斑,脉弦。

治法:温经行滞,活血调经。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三阴交,中极,归来,蠡沟。

手法:杵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证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多为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所致,故取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中极为任脉经穴,通于胞脉,杵针加灸法可以温经通络,调理胞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会穴,可以活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蠡沟为足厥阴经穴,杵针用针法可以散寒理气,活血调经。

加减:腰骶疼加腰俞八阵,寒凝腹痛加天枢,关元八阵,气机郁滞加期门,行间。

虚证

证候:经行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痛,面色少华,眩晕心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调经,益气通络。

针灸: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气海八阵,三阴交,足三里。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因气血不足,血海空虚所致,故选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以调养气血,充盈血海,气血旺,经血才能应时而至;气海(八阵)为任脉经穴,可调理冲任,补气以生血,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三阴交,足三里为足太阴,阳明经穴,能补脾胃以助生化之源,化源充足则阴血自生,血海充盈,月经自调。

加减:心悸加内关,神道八阵,纳差加中脘八阵,中枢八阵。

3 月经先后无定期针灸调理证候:月经周期错乱,经穴来潮时或先或后,量或多或少,眩晕耳鸣,腰酸胀,小腹空坠或胀痛,或抑郁不乐,乳房胁肋作胀,脉弦或弱,或轻按脉弦,重按无力。

治法:调补肝肾。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关元八阵,三阴交,足窍阴。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命门八阵,河车路,至阳八阵补益肝肾,调理气血;关元(八阵)为任脉与三阴经之会穴,冲脉又起于关元,故关元可补益肾气,调理冲任,三阴交为足厥阴,少阴,太阴经之交会穴,足窍阴为胆经井穴,此二穴有疏肝理气,和血调经的作用。

加减: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太溪,水泉,脾虚者加中枢八阵,足三里。

4 小贴士月经不调者,日常应注意生活调养和经期卫生,如精神舒畅,调节寒温,适当休息,戒食生冷及辛辣食物等。本病一般多在经前3-5天开始治疗,连续3-5次,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治疗。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吗

针灸是一种新兴的中医理疗方式,通过施针对穴位的刺激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应用涉及的领域更广泛,针灸也经常用于女性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属于妇科疾病中的一类顽固病。那么,针灸治疗月经不调吗?又是怎么治疗的呢?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吗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的小腹部位及腰骶部剧烈疼痛,可放射到胁肋、乳房、股内侧、阴道或肛门处,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其发病原因常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生殖器局部病变相关。痛经是妇科患者中常见的病症,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在临床中,采用针灸分期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基本方法针灸分期治疗痛经,是指分疼痛发作期和间歇期施行针灸治疗。


1、痛经疼痛发作期取穴: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寒湿凝滞:加灸水道。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针刺关元,宜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湿凝滞者针刺后在小腹部施加温和灸法。每日治疗1~2次,疼痛停止为止。


2、痛经间歇期取穴:太溪(双)。按周期测算,在下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3天。


3、用上述方法治疗一周期,仍痛经者,继续下一周期治疗。


治疗时,注意针灸治疗的时间选择,注意针感的传导,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针灸分期治疗痛经,对功能性痛经疗效良好,对器质性痛经,疗效欠佳(指子宫肌瘤、盆腔炎、绝育术后粘连等)。原发性痛经一般连续治疗2~4周期均可治愈。继发性痛经仅能减轻疼痛症状,不易彻底治愈。


湿热重会导致月经不调吗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月经不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包括青春期宫血和更年期的宫血,都是这个引起的;另一种主要生殖器官一些气质变化引起的,包括生殖器官的炎症。比如子宫内膜炎,肿瘤,子宫上长肿瘤,还有卵巢肿瘤,包括一些卵巢颗粒细胞瘤,这种肿瘤分泌的雌激素,造成月经不调,还有卵巢分泌雄性激素,也可以对月经造成影响,也可以出现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脾胃容易为湿邪所困,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寒湿重,追根溯源,是脾胃虚的问题。只要脾胃功能好了,运化功能正常,水饮代谢恢复正常,自然能将体内积垢排出去,减肥目的亦可兼得。月经不调的女性建议可以通过采取刮痧、拔火罐、针灸等方式调理,同时祛除体内湿气。平时可以选择中药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等纳入食疗,比如煲汤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5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