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方法:痛经的女子俯卧在床上,家人将手掌叠放在一起,揉压其腰骶部,然后用单掌横搓腰骶部几分钟,点揉阿是穴(腰部两侧最痛的部位);双拇指交替按压腰骶部和腰部脊柱两侧,反复5~6遍;点揉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腰阳关(脊椎与髋骨两侧最高点连线的交点)等穴,每穴点压3分钟。
然后痛经者仰卧,家人或自己用单掌顺时针方向摩揉腹部,以小腹为主。用拇指揉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中极(肚脐正下方4寸处),每穴2分钟。小腹怕冷或遇冷疼痛加重的,可用双手搓热后贴敷于小腹部,反复数次,最后用单掌自上而下直推大腿内侧,揉大腿两侧,以感到发热、酸胀为宜。
治疗痛经还可采用以下按摩手法:
实证点揉合谷(位于手背的虎口中央)、血海(髌骨内缘上2寸处)、三阴交(内踝尖往上3寸)、太冲(足背一、二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等穴。
虚证点揉足三里(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往下3寸,胫骨往外1横指处)、三阴交、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涌泉(足底正中线前1/3与后2/3交点处)等穴,同时再用手掌擦涌泉直至足底发热。
以上手法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查看详情>>
1.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
2.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3.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4.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5.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6.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7.按揉足三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8.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一、中医按摩法
这个按摩手法操作简便,治疗痛经也有较为不错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如下:
1、舒适地平躺在床上,两腿弯曲,从上腹部向下推,反复5~10次。
2、用掌根在腹部顺时针地环摩腹部5~10次。
3、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肚在脐周反复旋转按摩3~5分钟,使之产生温热感。
4、从大腿内侧,脚髁骨内侧到脚骨的沿线,用手的根部及手指的指腹按摩,能消除下腹部的紧张,尤其是脚髁骨内侧三指宽上的穴位,是消除痛经非常有效的穴位。
5、用拇指按压在尾骶骨上方,找出使你感觉舒服的地方,重点性地按揉该处,疼痛感会大为缓和,头痛也会减轻。
6、从肚脐以下,约四指宽度距离的下方,到阴毛际的边缘,也是按摩痛经的有效穴位。将四指并拢,用中指慢慢做指压,能消除痛感。
二、按摩小腹法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三、点揉子宫穴
按摩方法: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旁开3寸。此外,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四、点按足三里
按摩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宫寒痛经可用艾条悬灸。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3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男人阴虚怎么调理
下一篇: 男人可以经常吃桂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