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浴霸取暖避免强光直射
虽然浴霸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长时间使用要当心辐射。浴霸升温迅速,大多数浴霸的4个灯泡加起来大约是1200瓦,强光很容易造成光污染,耀眼的灯光会干扰人体大脑中枢神经功能,让人头晕目眩,强光很容易灼伤婴幼儿眼睛及皮肤,使用浴霸时,不要让强光直射宝宝,也不要让宝宝的眼睛直视灯光,在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停用。
2、洗澡水温过高加剧皮肤干燥
医学研究证明,宝宝洗澡时室温应保持在24-30℃为佳,水温保持在38-40℃为佳,如果水温过高反而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的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
3、冬天并非穿衣越多越好
常言道:“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寒”,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宝宝的体温相对成人偏高一些,运动量大,易出汗,而严实的衣服使宝宝体内冷热交换遭到破坏,结果会导致“热过了头”,出更多的汗,以至于稍稍受点风寒就会感冒。
如果室内有暖气或者空调,在25-28摄氏度的室温条件下,宝宝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内有一件细薄的小棉毛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如果是南方,家中没有取暖设备,室温比较低,可以给宝宝多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一方面保持宝宝的前胸和后背不会受风着凉,一方面又方便宝宝活动。
4、门窗紧闭保暖不健康
长时间不开窗,室内空气浑浊,室内外温差过大,紧闭门窗虽能保暖,但对宝宝的健康不利。所以,从卫生的角度来说,应该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开空调保暖伤皮肤
要防止肌肤出现干燥的问题,首先居室内忌干燥,适宜的湿度应该保持在50%至60%,所以空调要间断使用,使用时好开启空气加湿器或存宝宝身边放一盆水。
6、长期戴口罩呼吸道更娇气
因为当鼻子吸进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宝宝的耐寒能力也可以通过这种生理功能的锻炼来增强。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宝宝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7、冬季多晒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
很多妈妈喜欢给宝宝吃一些鱼肝油,因为冬季很少晒太阳。但是鱼肝油无法替代阳光的照射,且晒太阳不仅仅促进钙的合成,还能促进钙的吸收,另外,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对宝宝也是一种锻炼。
所以吃鱼肝油与晒太阳并不矛盾,但需注意鱼肝油的剂量不能超过正常用量,否则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
在无风较暖,阳光充足时多带宝宝出去走走,要穿暖一些,让宝宝多做些室外活动。还要提醒的是,隔着玻璃晒是不起作用的,紫外线很少能穿过玻璃,所以宝宝晒太阳好在户外,或宽敞的阳台上。
8、维生素A补充得越多越好不科学
有的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认为维生素对宝宝没有伤害,就补充很多。其实这样对宝宝是不好的。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但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过多服用会在体内产生蓄积,引起中毒,尤其是可能出现肝脾肿大。
如果宝宝出现维生素A缺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补充维生素A安全的方法,还是应该注意在饮食中安排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蛋类、黄色水果、青椒、动物肝脏、牛奶及奶制品、鱼肝油。
冬季宝宝穿衣原则
1、不是穿越多越好
不少家长认为,小儿要多穿,要穿得出汗才行。殊不知,孩子穿得太多或经常出汗,毛孔处于扩张状态,很容易受凉生病。所以人们常说:“要想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
在冬季,小儿的衣着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上身可以选择棉质内衣、毛衣。如果不是太冷,就穿一件比较厚的开衫外套;如果冷,就加一件棉质或羽绒背心;更冷,可穿羽绒外套。下身除内衣之外,可穿厚一点的外裤,并根据天气情况增减毛裤。宝宝的保暖以腹部、腰部和足部为重点,头部相对来说并不需要捂得太多,除非是在寒冷的室外。
2、由内到外的温暖关键
1)给宝宝穿上贴身内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不注意宝宝的内衣。其实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丢失,使宝宝不容易受凉生病。而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则体表热量丢失得多,身体摸上去总是冰冰凉凉的,很容易感冒。
2)毛线衣裤要安全
冬天宝宝外出,一定要穿保暖功能好的毛线衣裤。宝宝肌肤柔软,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肤过敏,在选购时毛线质地是要紧考虑的因素。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爸爸妈妈还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容易掉毛的毛线,以防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
3)棉服要轻薄
许多爸爸妈妈认为只有厚厚的羽绒服才是保暖的,其实不然,小棉服中膨松的棉花可以吸收很多空气形成保护层,不易让冷空气入侵,有着很好的保暖作用。厚羽绒服没有更多的吸收容纳暖空气的空间,挡风还可以,御寒保暖就比小棉服差多了。
4)干爽透气的小袜子
宝宝一旦脚冷,身体也很容易发冷。冬天为宝宝保暖,让宝宝的脚部感觉温暖非常关键。但很多家长还错误地认为宝宝的袜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其实如果袜子厚但不吸汗的话,很容易潮湿,大量的水分会挤掉袜子纤维中的空气,由于少了空气这种极好的隔热体,袜子潮湿时就会使宝宝的脚底发凉,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因此要给宝宝选择纯棉质地、且透气性好的袜子。
5)柔软合脚的鞋子
如果鞋子太大,宝宝走起路来不跟脚,脚上的热量就容易很快散失;反之鞋子太小,和袜子挤压结实,影响了鞋内静止空气的储存量也不能很好保暖。好的选择是,鞋子的大小要以宝宝鞋子稍稍宽松一些为宜,质地也以透气又吸汗的全棉为好。宝宝穿起来大小合适,舒适柔软,鞋子里能够储留合适的空气,从而使宝宝的小脚更加的温暖。
6)保持体温的帽子
宝宝25%热量是由头部散发的,冬天出门一定要给宝宝戴帽子。帽子的厚度要随气温情况而增减。好给宝宝戴舒适透气的软布做成的帽子,不要给宝宝选用有毛边的帽子,否则很容易会刺激宝宝皮肤。
7)判断情况再加衣
许多爸爸妈妈就怕宝宝冻着,所以一出门就给宝宝穿得很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由此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如果宝宝是外出运动,可酌情减些衣服,但如果外界环境特别寒冷,导致宝宝身体产热能力不足的时候,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判断宝宝穿得多少是否合适,可经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他们的身体是暖和的,衣服穿得还算合适。
8)不要护口鼻
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妈妈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其实,经常这样做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宝宝缺乏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因围巾多是纤维制品,如果用它来护口,会使纤维吸入宝宝体内,可能诱发过敏体质的宝宝发生哮喘症,有时候还会因围巾厚,堵住宝宝的口鼻而影响到宝宝正常的肺部换气。
3、保暖与室内湿度
1)保暖程度
冬季保暖很重要,但过分保暖容易导致宝宝出汗,再等换尿布的时候一着凉又感冒,而且婴儿对环境温度调节功能很差,汗腺不发达,在高的环境温度中会出现高热,严重者可危及孩子的生命。
2)保持湿度
冬季干燥,室内温度高,湿度小,对宝宝呼吸道黏膜功能和纤毛功能不利,应该保证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左右。即使在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更换室内空气,使用空调的家庭也要定时开窗,不能仅靠空调换气。
新生儿冬季医护常见问题
1.适合的室温应保证在25℃~28℃
新生儿对外部气压的转变有一些不适合,适合的室温应保证在25℃~28℃,冬季必须防寒保暖,爸爸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是有电暖气在身边;而内的光线不可以偏暗或太亮,有一些父母觉得新生儿光感应较差,担心刺激性双眼,经常爱挂上厚实的窗帘布,实际上这也是不适合的,应让宝宝在当然的房间内光线里学好融入,而防止日光照
2.能够摸宝宝的前额或背部分辨新生儿防寒保暖状况
能够摸宝宝的前额或是背部啊,假如热会出现汗的,冷了便是很冰的喔,夜里要多留意喔,避免感冒了,小宝宝软弱柔嫩,因此妈妈们老怕给孩子穿得太少许多小宝宝被逐层衣服裤子包囊,再盖紧很厚的被子,小脸热得红彤彤的。应不同环境温度转变给宝宝加减法衣服裤子,一般而言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分辨宝宝是冷是热一来摸他的手掌心是不是温暖二来摸他的颈部是不是温暖,再摸他吊带背心是不是流汗,一般比大家大人少一点点便是可以了的。
3.冬天确保50%环境湿度的与此同时还要按时室内通风
冬天干躁,室温高,环境湿度小,对新生儿呼吸系统粘膜的功能和微绒毛作用不好,应当确保环境湿度,一般应保证在50%上下,提升室内湿度,现阶段多是选用空气加湿器,但用水蒸气提升室内湿度,也可提升新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机遇,宝妈妈能够应用纯净水。即便在冬天也需要定期开窗通风,拆换室内空气质量,应用中央空调的家长也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不可以只靠空调换气。新生儿在混浊的条件中生长发育很不利成长发育。
4.新生儿过多防寒保暖非常容易引起捂热综合症
宝宝包囊过暖常常造成宝宝人体高烧.大量出汗,高渗脱干和低钙血症,循环衰竭.心力衰竭病症,造成人体氧气不足而产生高热惊厥抽动或晕厥。若救治不立即,可迅速心搏骤停甚至身亡。心存侥幸活下来的患者,也会遗留下有智力障碍.肌张力障碍.傻乎乎.聋哑学校.癫痫病等明显的颅脑损伤并发症。
5.冬天能够给新生儿应用户外睡袋
能够应用户外睡袋,一切正常0-8月这阶段的宝宝不容易翻盘,但两脚会蹬褥子,晚上睡觉两手平举,两腿膝关节向外弯折,并必须经常拆换婴儿尿布。睡眠质量中手和脚主题活动为手上下挥动,两脚如小青蛙滑水状健身运动,非常容易把床单蹬掉。而如果在手和脚主题活动中受到限制,则会醒来时又哭又闹,危害宝宝睡眠质量,因而必须采用比较宽松型的户外睡袋,不必给宝宝拘束感。
天气越来越冷,对于耐寒力较差的宝宝们来说,御寒这件头等大事除了从“穿”上解决,还需要在“吃”上做文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安排宝宝的冬季饮食,让他们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呢?冬季为宝宝安排膳食时应意以下3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选择温热性食物保护肠胃冬天是调理宝宝脾胃的好时机,妈妈们应该注意为宝宝多选择一些温热性食物,呵护宝宝脾胃。比如羊肉、牛肉、生姜、红枣、桂圆、香菇、海带、紫菜、荔枝、木耳、红糖、枸杞子、山药、茯苓、栗子、胡萝卜、红薯、马铃薯等。另外,豆制品是冬季菜肴很好的原料,如将豆腐干与红烧肉同煮,内酯豆腐做肉羹或鱼羹、白菜猪肉豆腐煲等,都是适合宝宝在冬季食用的营养佳肴。
需要提醒的是,生冷食物容易 *** 肠胃,导致宝宝腹痛、腹泻等,冬天宝宝饮食要特别注意避免生冷食物。
原则二:多吃蔬菜水果提高抗寒能力很多妈妈认为,冬天气温较低,宝宝们为了抵抗寒冷就要消耗更多的热量,因此需多吃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研究表明宝宝冬天并不需要更多的热量,反而是要注意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提高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了,维生素B1、B2代谢也明显加快,饮食中要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冬天宝宝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像苹果、梨、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水果,或是南瓜、红薯、藕、冬笋、萝卜、青菜、大白菜、卷心菜等蔬菜。经过低温“考验”后的果蔬,含糖、维生素及钾、镁等无机盐的含量都非常丰富,可提供丰富的热量和微量营养素。
原则三:喝粥补水减缓热量散失冬季热量散发较快,做一些羹糊类菜肴往往能够有效减缓热量散发。同时,粥也是特别适合婴幼儿的食物,宝宝肠胃功能较弱,而因为熬煮的时间长,粥里的营养物质可充分析出,所以粥不仅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妈妈可以在冬天多给宝宝熬制一些营养粥。
冬天虽然排汗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充足的水分,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以,应给予宝宝充足的水分以保证身体的需要。对那些年龄较大的宝宝,父母应教他们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13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孩子冬季体育锻炼应注意
下一篇: 宝宝胃火旺怎么调理 如何祛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