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风水

遇见送葬队伍有哪些忌讳

大道家园 2023-07-10 23:30:40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死者为大。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对于逝者的敬意,如果在路上遇到送葬的队伍该保持怎样的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有的人认为遇到送葬队伍是晦气的事情,会对自己的运势不利,那么这种时候该怎么做才能不受晦气影响呢?来看看的解释吧。

不可阻挡送葬队伍

遇到送葬队伍首先要保持谦和礼让的态度,有的人脾气比较火爆,觉得送葬队伍让自己晦气因而口出恶言,或者阻挡了送葬队伍的前行。送葬队伍是不可以停下的,一旦停下会非常不吉利,所以如果遇到最好能靠边站,让送葬队伍顺利的通行。

不可触碰棺材或祭品

有的人好奇心比较重,即便是遇到送葬队伍也没有充分的敬畏感,这样的场景在现代社会已经比较少见,因此在农村见到,一些不懂得传统丧葬文化的城里人可能会好奇的去触碰棺材或者其他的祭祀品。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会导致阴气沾染一身,霉运连连。

不可喧嚣和取笑

即便是在郊游的路上众人正在说笑取闹,遇到丧葬的队伍也要立刻低调一些,沉默的等对方过去。千万不可继续喧嚣和笑闹,如果在播放比较欢快的音乐也最好能立刻暂停下来,不要打扰丧葬队伍的悲伤氛围。这是一种对逝者的起码的尊重,也是对送葬人的慰藉。

超车时礼貌谦让

如果在比较狭窄的道路上,送葬队伍的行进速度比较慢,而自己又赶时间想要超车,一定不可强行提速超车。最好能够跟送葬人进行礼貌协商,得到对方的允许后缓缓超车,在并行过程中要注意不可碰到棺材,一旦碰到就可能霉运连连了。

不可拍摄送葬队伍

现在人们都是随手拿着手机,看到异常的景象就兴奋地拍下来分享给朋友,但是遇到送葬的队伍千万不可这么做。送葬队伍是不可被拍摄的,这是一种非常招致晦气的做法,阴气很可能随着你拍下的照片一起跟随着你,还很可能引起家属的不满而发生冲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遇到丧葬的队伍最主要的是保持一种理解而谦让的态度,尽可能的不去打扰对方,并且在需要超车的时候礼貌沟通。

相关文章:

死者下葬前有什么禁忌?

人生免不了经历生、老、病、死各个发展阶段。任谁都不能逃避生病和死亡这必经阶段。当一个人死后,自然要停丧、殓葬、守丧,因此,丧葬都有一套的习俗,而在丧葬中,亦有一定的禁忌。
人在死后,要马上用一张方形草纸对角蒙在亡人脸上,并用烧纸压住。传说有了蒙脸纸,可以防止各种牲畜靠近呼吸为死人换气。死人能因得牲畜灵气而游尸。同时,不能让狗看见家里的死尸,否则的话,家里会再死人。

死者是年老自然死亡,死在八十一岁,就要施行禳除仪式。民间认为,九九八十一,数到了尽头,再往上已无以复加,后代将会逐渐走下坡路,终至穷败潦倒,因此一定要把算盘拆散,于死者气绝之日仍出窗外,表示旧的气数已去,新的运气有将来临,这样才可破除穷败之厄,使家运兴旺。所以家有八旨老人,多预备一只算盘以防老人突然去世的八十一岁。

行殡下葬的禁忌:是好死与凶死者的葬礼不容混同; 不许寡妇,孕妇,产妇参加丧葬;再婚夫妻不同葬。结发夫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葬礼的禁忌:灵柩出门:一般总得选择一个比较吉祥的日子出殡,忌双日下葬,否则祸事成双。

灵柩上路:孝子全身披麻戴孝,手执哭丧棒和招魂幡,引导棺木和送葬队伍上路;下葬时要请巫师祭穴,棺木一落入墓穴就不准再移动。下葬时,忌讳送葬者的人影投入墓穴,因人影投入墓穴就等于殉葬;实行土葬或火葬的民族,葬后只需时加照应,培土植树,香烟不断就行了。

葬礼归来:前焚稻草三堆,送丧者从火上跨过,就算没事了。

丧时忌流泪在尸上,否则该人将发疯。

守灵时忌猫跳上尸体,以免尸体为之吓跳抱住旁人,因为猫为虎性,偶逢此意外,则使之抱住扁担(竹制担具)或其它物具,尸体当可回复原状而不祸害人。

进圹时,凡生肖相克者将之贴示门前,均须回避以免冲犯。

葬期忌「重葬日」,即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戌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

灵桌上油灯燃油俗称剌油,不要触摸,否则身体会感到痛楚。

脚尾饭(用来祭死者之白饭)上有插筷子,故平时忌小孩作此类的行为,以避不祥。

入殓忌逢雷鸣,迷信死者腹肚会胀,须盖锣在死者身上,以镇压之。

祭品禁忌

鳝鱼 - 鳝鱼的尾巴是尖尾巴,它是渐渐的下去的,所以是「绝尾巴」,「绝尾巴」有子孙的名词,所以拜飨不可用鳝鱼,以免绝嗣。
茄子 - 茄子俗称「吊杀魕」,因为是吊在花梗上的,所以称为吊死者为「生茄子病死」,就是这个意思。故不能以「吊杀魕」祭祀。
窖鱼 - 海中的鱼称「窖鱼」,如黄鱼,勒鱼等都不作祭品。
黄豆芽 - 黄豆芽形同「如意」,所以俗名「如意菜」,拜飨不是可以如意的是,故不用为祭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fengshui/822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