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传统典籍 >> 道学分支之传统比较研究 >> 其他宗教

景教与中国

大道家园 2019-12-22 20:16:11

景教与中国

明熹宗天啟五年( A.D.1625),在西安附近掘得一古碑,碑额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景教在华传播的记录。这碑是唐德宗建中二年元月七日(A.D. 781年二月四日) 所立,大秦寺僧景净 (Adam) 述,吕秀巖书,碑文汉字有一千九百多字,并刻有六十八个波斯僧名;此碑经演没八个多世纪,字跡仍清晰可辨,是景教在华的主要记录。景教是来自波斯的基督教 一支,亦称聂斯託利教。其创始人Nestorius(c.late 4th cen.-c.451),曾為君士坦丁堡主教,深為皇帝Theodosius II 所器重。 后来因為有人拒绝承认马利亚為Theotokos(上帝之母), 因基督的神性不是由马利亚而来,所以不能尊崇為"上帝之母",如同人类关系的父母观念;后来演变成对於基督神人二性的争论。在431年的以弗所大公会议 中,被定為异端。聂斯託利本人被放逐。但其教训在波斯等地继续流行。
唐太宗李世民 (在位A.D.627-649), 由於涉及残酷宫廷斗争的罪咎记忆,寻求各种宗教。其為人和圣经中的波斯王古列(Cyrus) 不无相似,对各宗教採取容忍。 景教派遣的教士阿罗本,於贞观九年(A.D.635)来到中国。 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记载:他"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抵达长安,太宗皇帝派宰相房玄龄至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闈,深知正 真,特令传授"。至贞观十二年,秋七月,皇帝更特别下詔书说:"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眾生。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 旨,玄妙无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并且拨款建寺(教堂),甚為支持,一时颇為兴盛。
虽然当时的译经,难以充分传达原义,却得一些人欣赏,而称為"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是说知道圣道的简要,不是重复,而使人得知真理。这比不明真道的人,任意轻侮圣经的态度好得多了。
碑文中有这样的记载,表明其对於基要真理的认识:"我三一景尊弥施訶,戢隐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庆,室女诞圣於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来贡。"这是 说,他们接受了三一真神的道理,承认"弥施訶"(弥赛亚)隐藏原来的荣耀,成為肉身同人一样,降世代赎;有天使宣告,从童贞女生而诞生。"大秦"是指波斯以西的地方;更直接把朝拜圣婴的博士们,说為从波斯去的。后说到:"亭午昇真"是主耶穌的复活升天;"经留廿七部",是新约的二十七卷。并且记载:"七日一荐",是说那时也是每週有主日聚集敬拜。但他们对十字架的道理知道多少呢?碑文说:"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风而生二气":不仅望文生义,更看见十字,就 以為是定四方,而没有说到救主受死赎罪的真理;又把圣灵称為"元风"。
在中国所传播的景教,有的地方与原来的信仰相差甚远,几乎可说面目全非。為了适应当地文化,為了儘量讨好朝廷,不惜牺牲真理,与异教混合,甚至可能要争 宠。就如欢迎景教来华的唐太宗,於景教传来的前六年,即贞观三年,差遣玄奘去印度取经,就是小说所载的"唐三藏";於贞观十九年返长安,受到盛大的欢迎。
唐太宗李世民崩逝,景教碑记為:"青驾西升",当然是佛教语词;他们把皇帝的御像画在教堂墙壁上:"将帝写真转摸寺壁。天姿泛彩,英朗景门;圣跡腾祥,永辉法界。"。為了讨好皇帝,把他的像弄成偶像,装饰堂中,当作是荣耀,可谓卑贱之极。
嗣位的高宗,封阿罗本為"镇国大法主";并"於诸州各置景寺"(景教教堂)。 景教在全国兴盛起来,"法流十道国幅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但当时在景教,佛教之外,还有本土的道教,因為道教徒拉上了道家创始人李耳作招牌,跟唐 朝的皇帝同宗,道教成了皇帝的宗族宗教;唐高宗於乾封元年 (A.D. 666),尊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而这些都成了碰不得的"圣牛";景教也需要这几位皇帝的大力支持。
以后从武后则天皇帝,到睿宗 (A.D. 683-712),约三十年间,政局变迁,景教也不会得意,大概颇有一段时候,"法栋橈,道石倾",是说凄凉景况。
到玄宗皇帝,詔令寧国等五王子,修复景教堂寺,外表更加辉煌壮丽。"天宝初,令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大概是五位王子,每人捧一幅"圣 像":"五圣写真"即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的遗像,都安置在寺内,仿佛教堂就是他们的家庙,少不得会烧香并隆重礼拜。寺既然是官家造的,皇帝愿 弄些偶像点缀崇拜,谁敢说不愿?因此,得到皇帝御笔写的金字招牌:"天题寺牓,额载龙书"!是多大的光荣!
代宗皇帝还会庆祝圣诞节呢!"每於诞降之辰,赐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饌以光景眾"。"景眾"就是景教徒眾,大家自然会皆大欢喜。景教碑就颂扬歷代皇帝的恩德。当时的政教关系是如此密切。
景教士对於讨伐安史之乱,倒还颇有贡献;当时,兵荒马乱,社会凋敝,人民生计困苦不堪,景教中人并作过社会救济事业:

大施主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赐紫袈裟
僧伊斯,和而好惠,闻道勤行;远自王舍之城,聿来中
夏,术高三代,艺俜十全,始效节於丹庭,乃策名於王
帐。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公子仪,初摠戎於朔方也,肃宗
俾之从迈,虽见亲於卧内,不自异於行间;為公爪牙,
作军耳目。能散禄赐,不积於家;献临恩之颇黎,布
憩之金罽。或仍其旧寺,或重广法堂;崇饰廊宇,如翬
斯飞;更效景门,依人施利。每岁集四寺僧眾,虔事精
供,备诸五旬,馁者来而飫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
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节达姿,未闻斯美;白衣景
士,今见其人。愿刻洪碑,以扬休烈。



景教碑的记载的"大秦",据说,是指波斯以西包括巴勒斯坦,也有以為是罗马帝国;但其所描述的模糊印象,却是神话般的极乐世界,说成不似人间的乐园:

案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大秦国南通珊瑚之海,北极眾宝之山,西望仙境花林,东接长风弱水,其土出火綄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寇盗,人有乐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字广阔,文物昌明。

在信仰上妥协,要求取当权者的欢喜,是景教不顾原则的唯一原则。為了得皇家的恩惠,就不传讲人的罪,也就没有悔改赦罪和救恩;只顾外面的扩展,教堂增加, 却不管得救重生的真信徒。没有根的工作,自然经不起风暴。当权者能给你恩惠,在某一时候,也能够摧毁你。唐武宗时,道士赵归真向皇帝进言,痛抑佛教,结 果,会昌五年 (845年),下詔"毁天下佛寺,勒令僧尼还俗";称為"会昌灭法之年",取法佛教,仰望官方的景教,也连带受池鱼之殃,在取缔之列,而一蹶不能复振。
不过,中国佛教注重译经及文字事工,禪宗虽然说不立文字,但以后禪学的文字影响更广。佛教於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东汉桓灵间即开始译经;大翻译家鳩罗 摩什 (A.D.336-409)来华,主要是為了翻译事业。因此,他们已有相当的文字传播根基;后来,更以"变文" ( 散文和诗混合的通俗说教方式),小说,传扬宗教信仰。
景教来华后,在翻译技术上也受他们的影响,甚或借助於佛教徒。如:弥赛亚成為"三一分身景尊弥施訶";耶和华是"三一妙身阿罗訶";撒但则作"娑殫";主 日敬拜叫"七日一荐";教堂称"寺";教士则称為"僧"。至於"景尊”则是基督,所以"景净”等名,是仿照佛教僧姓"释”,景教徒也姓"景”了。学者以為景净其人精通汉文,并所撰碑文的语词典故,多处出於易经,诗经,春秋,及四书,史书,诸子。以他们同官方关系的密切,其语文程度,自然该是可能的。虽然,初译一种新语文,有不可避免的困难,但其借用许多佛道语词,到使人莫辨是不是佛道教变种的程度,是不幸的事实;以至宣教士称為"僧",还有甚话好说?而且在表面的兴盛:"寺满百城",风光之极,但似乎仍没有本地的传道人,更不必说华人宣教士了。推想大概是有花无果。遭受三武迫害后的佛教,还得以复苏;景教 则连根也枯乾了,距得意的立碑,还不到半个世纪。
综观景教在华二百餘年,由盛而衰,所留给我们的,是重大的教训:逢迎王室,依附权贵,与政治势力结合,而没有靠圣灵能力,更新生命,更不要谈重建文化了; 有教堂而缺少信眾,没有得著灵魂的永远果子,在人民中间扎根,用真理栽培浇灌,自然不是宣教的正当策略。牺牲信仰,仰望官方恩惠,真是贪近昧远,讨人喜 悦,得一时小利,而不能得神喜悦,要付出多重的代价!经过那麼长久的时间,在华人眼中,佛教的洋和尚,与景教的洋和尚,自然难以分辨其不同。至於忽略文字 事工,尤其是不可补偿的损失。
在蒙古,景教称為也里可温教,意思是蒙福之人,一度甚受尊崇,皇太后也成了信徒,成吉思汗并曾詔令对其教士加以礼遇。不过,到入华以后,仍然被当作外来宗教,未能深入民间。
以后到十九世纪,更正教宣教士来华,自然是进步了,但仍然是扎根未深。而且即使到了晚近,牧师们还是想尽方法攀援,往上爬,热心作宫廷太监神学家,出卖真 理,依附官方,不敢指责罪恶,对於贪污腐败,襟若寒蝉,跟景教并无多大不同。幸赖主的恩典,经歷狂风暴雨后,总算是在中国灾难的土地上滋生繁荣了。只是盼 望华人信徒不要自满,要接受歷史的教训,从以往的错误学习,传扬圣经真理,為主发光。





景教流行中国碑 并序
大秦寺僧景净述

粤若常然真寂,先先而无元;窅然灵虚,后后而妙有。
摠玄枢而造化妙眾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
主阿罗訶歟!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风而生二气;暗空
易而天地开,日月运而昼夜作。匠成万物,然立初人;
别赐良和,令镇化海。浑元之性虚而不盈;素荡之心本
无希嗜。咱乎娑殫施妄鈿饰纯精,间平大於 之中,
摷冥同於彼非之内。是以三百六十五种肩随结辙,竞织
法罗:或指物以託宗,或空有以沦二,或祷祀以邀福,
或伐善以矫人,智虑营营,恩情役役。茫然无得,煎迫
转烧;积昧亡途,久远休复。於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弥施
訶,戢藏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庆,室女诞圣於大秦;
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来贡。圆廿四圣 之旧法,理家
国於天猷;设三一无言之新教,陶良用於正信。制八境
之度,鍊尘成真;啟三常之门,开生灭死。悬景日以破
阴府,魔妄於是乎悉摧;桌慈航以登明宫,含灵於是和
既济。能事斯毕,亭午昇真。经留廿七部,张元化以发
灵开法浴水,风涤浮华而洁虚白;即持十字融四照以合
无拘,击木震仁惠之音,东礼趣生荣之路。存鬚以有外
行,削顶以无内情。不畜臧获均贵贱於人;不聚财货示
罄遗於我。斋以伏识而成,戒以静慎為固。七时礼讚,
大庇存亡;七日一荐,洗心及素。真常之道妙而难名;
功用昭彰强称景教。惟道非圣不弘,圣非道不大,道圣
符契,天下文明。太宗文皇帝光华啟运,明圣临人。大
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
险。贞观九祀,至於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摠仗西
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闈,深知正真,特令
传授。贞观十有二年秋七月,詔曰:"道无常名,圣无
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眾生。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
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為,观其元宗,生成
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
所司即於京寧义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宗周德
丧青驾西升,巨唐道光,景风东扇。旋令有司,将帝写
真,转摸寺壁;天姿帆彩,英朗景门;圣跡腾祥,永辉
法界。案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大秦国南通珊瑚之海,
北极眾宝之山,西望仙境花林,东接长风弱水,其土出
火綄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寇盗,人有乐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字广阔,文物昌明。
高宗大帝克恭纘祖,润色真宗,而於诸州置景寺,仍崇
阿罗本為镇国大法主;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
殷景福。圣历年释子用壮腾口於东周,先天末下士大笑
汕谤於西镐。有若僧首罗舍大德及烈并金方贵绪方外高
僧,共振玄纲,俱维绝纽。玄宗至道皇帝令寧国等五王
亲临福宇,建立坛场,法栋暂橈而更崇,道石时倾而复
正。天宝初,令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赐
绢百疋奉庆睿图。龙髯虽远,弓剑可攀;日角舒光,天
顏咫尺。三载,大秦国有僧佶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
詔僧罗舍,僧普论等一七人,与大德佶和於兴庆宫修功
德。於是天题寺牓,额载龙书;宝装璀翠灼烁丹霞,睿
宏空凌腾日。宠賚比南山峻极,沛泽与东海齐深。道无
不可所可可名,圣无不作所作可述。肃宗文明皇帝,於
灵武等五郡重立景寺,元善资而福祚开,大庆临而皇业
建。代宗文武皇帝,恢张圣运,从事无為,每於诞降之
辰,锡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饌以光景眾。且乾以美利,
故能广生;圣以体元,故能亭毒。我建重圣神文武皇帝
披八政以黜陟幽明,阐九州以维新景命;化通玄理,祝
无愧心。至於方大而虚,专静而恕,广慈救眾苦,善贷
被群生者,我修行之大猷汲引之阶渐也。若使风雨时,
天下静,人能理,物能清,存能昌,歿能乐,念生响应
情发自诚者,我景力能事之功用也。
大施主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赐紫袈裟
僧伊斯,和而好惠,闻道勤行;远自王舍之城,聿来中夏,术高三代,艺俜十全,始效节於丹庭,乃策名於王帐。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公子仪,初摠戎於朔方也,肃宗
俾之从迈,虽见亲於卧内,不自异於行间;為公爪牙,
作军耳目。能散禄赐,不积於家;献临恩之颇黎,布
憩之金罽。或仍其旧寺,或重广法堂;崇饰廊宇,如翬
斯飞;更效景门,依人施利。每岁集四寺僧眾,虔事精供,备诸五旬,馁者来而飫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
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节达姿,未闻斯美;白衣景士,今见其人。愿刻洪碑,以扬休烈。
词曰:
真主无元 湛寂常然 权舆造化 起地立天
分身出代 救度无边 日昇灭暗 咸证真言
赫赫文皇 道冠前王 乘时拨乱 乾廓坤张
明明景教 言归我唐 翻经建寺 存歿舟航
百福偕作 万邦之康
高宗纂祖 更筑精宇 和宫敞朗 遍满中土
真道宣明 式封法主 人有乐康 物无灾苦
玄宗啟圣 克修真正 御牓扬辉 天书蔚映
皇图璀璨 率土高敬 庶绩咸熙 人赖其庆
肃宗来复 天威引驾 圣日舒晶 祥风扫夜
祚归皇室 祓氛永谢 止沸定尘 造我区夏
代宗孝义 德合天地 开贷生成 物资美利
香以报功 仁以作施 暘谷来威 月窟毕萃
建中统极 聿修明德 武肃四溟 文清万域
烛临人隐 镜观物色 六合昭苏 百蛮取则
道惟广兮应惟密 强名言兮演三一
主能作兮臣能述 建豊碑兮颂元吉
大唐建中二年岁在作噩太簇月七日大耀森文日建立
时法祝僧寧恕知东方之景眾也
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巖书

==========================================================

大秦景教三度威蒙讚

无上诸天深敬叹 大地重念普安和
人元真性蒙依止 三才慈父阿罗訶
一切眾善至诚礼 一切慧性称讚歌
一切含真尽归仰 蒙圣慈光救难魔
难寻无及正真常 慈父明子净风王
於诸帝中為帝师 於诸世尊為法皇
常居妙明无畔界 光威尽察有界疆
自始无人尝得见 复以色见不可相
惟独绝凝清静德 惟独神威无等力
惟独不转儼然存 眾善根本复无极
我今一切念慈恩 叹彼妙乐照此国
弥施訶普尊圣子 广度苦界救无亿
常活命王慈喜羔 大普耽苦不辞劳
愿赦群生积重罪 善护真性得无繇
圣子端在父右座 其座复超无量高
大师愿彼乞眾请 降筏免使火江漂
大师是我等慈父 大师是我等圣主
大师是我等法王 大师能為普救度
大师慧力助诸羸 诸目瞻仰不暂离
复与枯燋降甘露 所有蒙润善根滋
大圣普尊弥施訶 我叹慈父海藏慈
大圣谦及净风性 清凝法耳不思议

此讚约作於第八世纪,可能译自叙利亚文,為古"三一颂"。
"净风"即圣灵。此讚见中文圣诗集普天颂讚第二首。
Go to source web page>>
拜火教、诺斯替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的区别联系(转)
0
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在中国又译作“祆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音同「掀」)教”。注意不要把“祆”写错成为“祅”。

琐罗亚斯德教是一种二元论的宗教,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受他很大的影响,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的宗教中。目前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很大的影响。

琐罗亚斯德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前628年-前551年),他出身于伊朗北部的一个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
主要教义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存在着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玛兹达和代表黑暗的恶神安格拉•曼纽,善神的随从是天使,恶神的随从是魔鬼,互相之间进行长期、反复的斗争,为了战斗,阿胡拉•玛兹达创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创造了火。琐罗亚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玛兹达胜利的结果,琐罗亚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产生一个儿子,他指定第三个儿子为救世主,以彻底肃清魔鬼,使人类进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国”。琐罗亚斯德教认为人死后要进入“裁判之桥”,根据其生前所作所为决定入地 狱或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时都要最后受一次最后审判,恶人的灵魂可以荡除罪恶而复活。.

传到中国的是诺斯替教,唐译“景教”
起源
景教始创人为聂斯脱里(Nestorius, 380年-451年),一说指他生於叙利亚,他提出「基督二性二位说」,认为圣母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肉体,而非受予耶稣的神性,因此反对将她作为神旨膜拜。

428 年,聂斯脱里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引起亚历山大宗主教奚利尔(Cyrillus of Alexandria)猛烈抨击,公元431年,以弗所会议(Ecumenical Council of Ephesus)召开后,多个教派的冲突虽被调解,但聂氏被革除主教职务,其教派亦定作异端,最终客死埃及。

5世纪末,聂派教徒迁往波斯,曾先后以Chaldea 或亚述教会名义传教,大本营一度迁往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盛极一时。此后,景教被传到中亚细亚等地,至六世纪末,已盛行於突厥、康居等等。


当 聂派传入中国时,以景教命名,学者相信「景」是指光明之意。说英语的西方人士往往把聂斯妥里教会归类於东方正统教派( Oriental Orthodoxy,不同於东正教的Eastern Orthodoxy,虽然在中文上字面意思相同),这是非常不对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东方教派”(包含Oriental 和 Eastern)教会的基督论都和聂斯妥里教派相牴触。

摩尼教
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纪在巴比伦兴起的世 界性宗教。由于希腊文《科隆摩尼古卷》(Cologne Mani Codex)的发现,学术界掌握了关于摩尼早期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一般承认, 摩 尼教主要吸收犹太教-基督教等教义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同时也采纳了不少琐罗亚斯德教的成分,传播到东方来以后,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它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论,有自己的戒律和寺院体制。摩尼教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从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从北非到中国的福建,在整个欧亚旧大陆上广泛传播,文献使用过叙利亚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粟特文、汉文、回鹘文、希腊文、拉丁文、科普特文等十余种文字,与其他主要宗教发生了深入的思想对话,如果要研究中世纪欧 亚大陆东西文明交流史,从研究摩尼教入手无疑是一个的极佳选择。
Go to source web page>>

琐罗亚斯德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汉汉▼▲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
简体:琐罗亚斯德教;繁体:祆教;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琐罗亚斯德教
显示↓关闭↑附加说明(对转换结果有疑问时)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
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由于技术所限,字词转换有时会不稳定,在刚增加标题转换时,由于缓存原因标题不一定马上显示转换后的正确结果。你可以尝试单击这里进行强制刷新。


伊朗亚兹德的琐罗亚斯德教神庙
琐罗亚斯德教(英文:Zoroastrianism,波斯文:?????????),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琐罗亚斯德教”(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为天意所授之教,这是专门创造的一个汉字,注意不要把 “祆”“左示右天”误作“祅”“左示右夭”)。
琐罗亚斯德教的思想属二元论,有学者认为它对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深远。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的宗教中。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又译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响。
此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又译查拉图斯特拉,前628年-前551年)[来源请求],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声称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新的宗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阿契美尼德帝国 (国家)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波斯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另有说法谓琐罗亚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琐罗亚斯德教也非他首创,他只是一个集大成者。[来源请求]
目录
[隐藏]
1 教义
2 祭祀仪式
3 传播
4 帕西人
5 相关著作
6 参考文献
6.1 注脚
6.2 书目
7 外部链接
[编辑] 教义
阿胡拉•玛兹达是代表光明的善神,安格拉•曼纽是代表黑暗的恶神;善神的随从是天使,恶神的随从是魔鬼,互相之间进行长期、反复的斗争,为了战斗,阿胡拉? 玛兹达创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创造了火。琐罗亚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玛兹达胜利的结果,琐罗亚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产生一个儿子,他指定第三个儿子为救世主,以彻底肃清魔鬼,使人类进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国”。[来源请求]人死后要进入“裁判之桥”,根据其生前所作所为决定入地狱或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时都要最后受一次最后审判,恶人的灵魂可以荡除罪恶而复活。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人灵魂的样子
琐罗亚斯德教的主要经典是《阿维斯陀》,意思是“知识”,也叫“波斯古经”,主要记述琐罗亚斯德的生平以及教义。原有21卷,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认为,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人作战太勇敢,故毁琐罗亚斯德教所有经典,所幸存下来的阿维斯陀仅有一卷,而在希腊留有的一部完整21卷抄本后来散佚。在波斯萨珊王朝期间,琐罗亚斯德教复兴,这一卷《阿维斯陀》被拼凑、补齐成为21卷,但与原来的版本已不可同日而语。
[编辑] 祭祀仪式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火是阿胡拉•玛兹达最早创造出来的儿子,是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是“正义之眼”,所以庙中都有祭台点燃神火,最壮观的是在伊朗利 用天然气修建的神庙,四方的神庙四角有四根连接天然气井的管道,在庙顶四角有四个日夜燃烧的火炬。日常点燃和保存神火要经过繁复的仪式。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火、水、土都是神圣的,不得沾污,所以教徒死后只得实行天葬,即放置特定的场所让兀鹰吃掉。
[编辑] 传播
琐罗亚斯德教在中东迅速传播,萨珊王朝时成为波斯帝国的国教。佛祖释迦牟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不过名为“迦叶”的门徒并非大迦叶,只是重名而已。后来阿拉伯帝国征服波斯,在伊斯兰化过程中,琐罗亚斯德教受到伊斯兰教排斥,被迫向东迁徒,部分进入印度,部分通过西域进入中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受到当时南北朝时代的北方各国皇帝的支持,唐朝时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宋朝以后则基本消失。今天的伊朗境内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规模都很小,也举行宗教仪式,内有长年不灭之圣火。
在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记载的明教,即历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于琐罗亚斯德教,但教义融合了大量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教义。国内常不加区分的将琐罗亚斯德教与摩尼教统称为“拜火教”,含义比较混乱。实际上二者并不是同一种宗教,二者关系类似于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
[编辑] 帕西人
在8-10世纪间,一部分坚持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人,不愿改信伊斯兰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带。这些波斯移民在印度被称为“帕西人”(Parsi),至今共有10万人左右,仍信琐罗亚斯德教,主要从事工商业,操古吉拉特语。虽然这些帕西人并非穆斯林,但这是我们在印度历史上最早见到的“帕西”(Parsi)一词,按《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帕西’ (Parsi)一词,其意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之后裔。”可见,自中世纪起在印度出现的“帕西”(Parsi)一词是“波斯人”之意。后来,随着伊斯兰教在南亚次大陆的广泛传播,在印度民间流行的语言中,“帕西”一词的词义逐渐扩大了范围。
鸦片战争以前,已有帕西人到广州经商,其后亦有帕西人在香港定居。帕西人向来亲英国, 相传香港在日占时期,日本人将帕西人与英国人关押在一起, 与印度人分别看待.有部分帕西人以贩卖鸦片起家,原来在香港居住的帕西人,在香港铜锣湾以"白头教"之名建立一所神庙,此庙在90年代改建为善乐施大厦。
广州的长洲(著 名的黄埔军校正位于长洲岛上)有“帕西教徒墓地”,墓地原已荒废失修,在2002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在2005年完成修缮,附近有"外国人 公墓".在鸦片战争以前,由于外国人不得进入广州城,因此外国商船只能停泊在长洲岛,不幸客死的外国人唯有葬在长洲岛上的山头。
在香港,比较著名的帕西人有香港大学创办人之一的么地(尖沙咀有摩地道)、香港律敦治医院名字来源的律敦治、天星小轮前身九龙渡轮公司的创办人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1]。至于其它香港琐罗亚斯德教教徒,还包括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总商会的创办委员,不少琐罗亚斯德教徒也是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此外,香港旭和道和碧荔路也以琐罗亚斯德教徒而命名[2],香港现时亦有名为琐罗亚斯德教坟场的帕西人墓地。
在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下方,有一个白头坟场,也是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墓地。
[编辑] 相关著作
1885年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被认为是人类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中国古书中则称为“苏鲁支”)。
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1896年谱写了同名的乐曲,成为音乐史上的名篇。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注脚
^ 天星历史展揭拜火教面纱 团体敦促政府学习珍惜文物《苹果日报 (香港)》2007年12月16日
^ 琐罗亚斯德教--世界华文宗教研究学会
[编辑] 书目
Kulke, Eckehard: The Parsees in India: a minority as agent of social change. München: Weltforum-Verlag (= Studien zur Entwicklung und Politik 3), ISBN 3-8039-00700-0
Ervad Sheriarji Dadabhai Bharucha: A Brief sketch of the Zoroastrian Religion and Customs
Dastur Khurshed S. Dabu: A Handbook on Information on Zoroastrianism
Dastur Khurshed S. Dabu: Zarathustra an his Teachings A Manual for Young Students
Jivanji Jamshedji Modi: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the Parsis
R. P. Masani: The religion of the good life Zoroastrianism
P. P. Balsara: Highlights of Parsi History
Maneckji Nusservanji Dhalla: History of Zoroastrianism; dritte Auflage 1994, 525 p, K. R. Cama, Oriental Institute, Bombay
Dr. Ervad Dr. Ramiyar Parvez Karanjia: Zoroastrian Religion & Ancient Iranian Art
Adil F. Rangoonwalla: Five Niyaeshes, 2004, 341 p.
Aspandyar Sohrab Gotla: Guide to Zarthostrian Historical Places in Iran
J. C. Tavadia: The Zoroastrian Religion in the Avesta, 1999
S. J. Bulsara: The Laws of the Ancient Persians as found in the "Matikan E Hazar Datastan" or "The Digest of a Thousand Points of Law", 1999
M. N. Dhalla: Zoroastrian Civilization 2000
Marazban J. Giara: Global Directory of Zoroastrian Fire Temples, 2. Auflage, 2002, 240 p, 1
D. F. Karaka: History of The Parsis including their manners, customs, religion and present position, 350 p, illus.
Piloo Nanavatty: The Gathas of Zarathushtra, 1999, 73 p, (illus.)
Roshan Rivetna: The Legacy of Zarathushtra, 96 p, (illus.)
Dr. Sir Jivanji J. Modi: The Religious Ceremonies and Customs of The Parsees, 550 Seiten
Mani Kamerkar, Soonu Dhunjisha: From the Iranian Plateau to the Shores of Gujarat, 2002, 220 p
I.J.S. Taraporewala: The Religion of Zarathushtra, 357 p
Jivanji Jamshedji Modi: A Few Events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Parsis and Their Dates, 2004, 114 p
Dr. Irach J. S.Taraporewala: Zoroastrian Daily Prayers, 250 p
Adil F.Rangoonwalla: Zoroastrian Etiquette, 2003, 56 p
Rustom C Chothia: Zoroastrian Religion Most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2002, 44 p

琐罗亚斯德教简说
UNESCO Parsi Zoroastrian Project
Zoroastrian Influence Upon Jewish Conceptions Of Satan

拜火教

拜火教又名琐罗亚斯德教,在香港称為"白头教", 原因是该教之祭师以白布包头(见左图: 琐罗亚斯德像)。 该教在中国古代亦称祆教。拜火教基本上不是一个中国人信仰的宗教,教徒以印度人及巴基斯垣人為主,目前全球只有十二万名信眾,在香港只有二百人。不过,曾 几何时,拜火教在本港有过光辉岁月,据拜火教的歷史纪载,香港开埠之初的二十五年,有很多的富商巨贾都是拜火教信徒,至於港大昨日所接受的铜像—麼地爵士,更是拜火教信徒的表表者。香港人对拜火教所知不多,但其实拜火教对香港的影响十分深远。这个神秘的古代宗教,在西元前六世纪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 流行於古代波斯及中亚细亚一带的宗教,后来再经由丝路传入中国,称為祆教,又称火祆。 其后由於种种原因,火祆在北宋以后便在中国文献记载中消失。 而波斯祆教的发源地亦因伊斯兰教的入侵而没落并接近消失。现时最大的拜火教社群位於印度,他们原是逃避伊斯兰入侵波斯时,逃难至西印度并且定居下来的难 民,因此与波斯的拜火教失去联络,彼此各自发展,直到十六世纪方再次建立联繫。印度著名的塔塔财团,就是拜火教徒為主的财团。
相传教派在葡萄牙人的引领下,拜火教从印度西部海岸古里地区和孟买由海路再次传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有大批的拜火教徒到广东经商,其后在一八二○年辗转到澳门,再於一八四○年传到香港。
现 时全球拜火教徒多分布在印度、美国和澳洲等地,香港拜火教会成立於一八五○年,现任拜火教善慈信託基金会主席苏乐夫Jal Shroff承认,香港拜火教徒在本港行事低调,故不為大眾认识。 现时拜火教会会址位於铜锣湾礼顿道,外形恍如一幢商业大厦,外墙上只有一个一米乘两米的教徽,三至六楼及二十二楼作為会址,在五楼内设有一个约二百迟的小礼堂,供信徒聚会祈祷之用,没有特别神像,只有一张创教人琐罗亚斯德的玻璃画像。拜火教前任教主Pavri表示,拜火教不可以随便入教,因為拜火教认為教徒是纯洁的,不可胡乱為外人玷污,只有拜火教徒所生儿女才可入教成為拜火教徒,而且教徒通婚十分普遍,教徒现时每个月定期有两次聚会、一次祈祷会。 Pavri说,教徒要遵守三大教条,要有Good Thoughts(好的思想)、 Good Work (好的工作)和Good Action(良好行為),而且绝对不可以吸烟吸毒。
一 直以来,拜火教都乐於行善,如设立助学金给穷苦学生。除麼地爵士、天星小轮创办人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之外,过往亦有不少拜火教徒对香港贡献良多,包括有一八六五年香港上海会丰银行、香港总商会的创办委员,也有不少拜火教徒是联交所上 市公司董事。另外,香港旭龢道(Kotewall Road)和碧荔路(Bisney Road)也因拜火教徒而命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92/10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