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悟空问答做神话方面的答主已经有半年了,在这期间我最大的感触是,很多人对中国神话怀有极大的兴趣,了解却相当的少,所以问出来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围绕着《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小说的。甚至有些人以为《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就是中国神话大百科,其内容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中国神话了。事实上,这两部小说所涵盖的紧紧是中国神话的一个侧面而已,从内容上说,错误也非常多,完全不能代表中国神话。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人都会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神话。另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旧的神灵会被人淡忘,新的神灵又会陆续诞生。这样一来中国的神灵最终多到根本数不清的地步。这种情况非中国所独有,纵观世界各国的神话体系无不如此。
大部分人初识中国神话的时候抱着这样一种期待,以为能看到一个清晰的神话体系。事实上,中国神话中众神的关系非常混乱。这是因为神话是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他们可没有事先坐在一起商量说该怎么造神。从一开始,神话就没有什么体系可言。
【赫西俄德】
但是我们看到古希腊神话或其它一些国家地区的神话体系是非常清晰的。这其实是一些有心人建立起来的。比如古希腊神话的体系是赫西俄德建立的,他撰写了一本书叫做《神谱》,顾名思义,就是“神灵的家谱”。在这本书中,他讲到最早出现的神是混度之神卡俄斯,他独自生下了大地之神盖亚、黑暗之神厄瑞波斯、黑夜之神尼克斯等等。后者又繁衍出了其他神灵。然后这些神灵经过残酷的斗争,最终建立了以宙斯为核心的奥林匹斯山十二主神政权。
从一些史料上看,中国神话也有经过整理的痕迹,但始终未建立起全面的体系。这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坏的地方在于,人类的思维比较倾向于记忆有规则的事物,对于神话也是如此,没有清晰体系的神话记忆起来非常不便,久而久之就容易失传。但是若想要给神话整理出一个体系,就要给原本那些没有关系的神灵,编造一些关系:哪个神是哪个神生的,哪个神是众神之王,还要把一些设定重叠的神进行重设或删除,这样神话就遭到改造了。我们后人就很难看到神话的本来面目了。
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神话以东汉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我们且把之前的神话称为“上古神话”。上古神话有三个主要的来源,分别是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
【炎黄,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
华夏集团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炎帝和黄帝作为代表。《国语》说炎帝和黄帝是一对兄弟,是少典的儿子,炎帝在姜水附近长大,黄帝在姬水附近长大,故而他们分别以“姜”“姬”为姓氏。姜水今已基本确定为渭河的一条支流,叫做清姜河,位于陕西宝鸡市。姬水的位置尚不明确,可能在陕西北部。周人就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
东夷集团位于黄河下游,是由九个部落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和阳夷组成的联盟,又称“九夷”。后羿就是出自这个集团的,他也被称为“夷羿”。东夷还有三个重要的领袖:太昊、少昊和蚩尤。神话中黄帝和蚩尤曾经在涿鹿发生过一场大战,最后以蚩尤失败告终,这场一神话反映的无疑是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冲突。
【少昊,东夷集团领袖】
苗蛮集团位于长江中游,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史记·楚世家》讲到,他们的先祖是祝融。祝融并不是一个人或神的名字,而是古时候掌管火的官员的名字,这里指的是吴回,他在他的哥哥重黎之后接任了祝融的职位,而他们两个又是颛顼的后代,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这样说来苗蛮集团是从华夏集团中分离出来的。但《史记》的说法可能是附会的,古人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家系追溯到伟大的人物身上。有学者主张东夷集团被黄帝打败后,一部分百姓流亡到了长江中游,与当地原住民混合而形成苗蛮集团的。徐旭升认为伏羲、女娲属于苗蛮集团。不过我认为伏羲是否属于苗蛮集团存疑。
【伏羲女娲】
这三个集团交往密切,它们的神话也相互混杂,许多神话人物学者尚无法确定他们最初是来自于哪个集团的。此外中国神话还有一个重要的宝库就是巴蜀集团。但中国上古文化重心落在北方,所以巴蜀集团的神话很少进入主流文化视野,它和苗蛮集团的交集稍微多一些。蚕丛、鱼凫是巴蜀集团的代表神话人物。
上古神话一直缺乏记录和整理,流传下来的神话稀少而支离破碎。鲁迅认为这很大一部分怪孔子,中国古代的文人受到儒家文化浸透太深,整天想着“修身治国平天下”,却缺失了浪漫情怀,对神话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有多大兴趣。这种观点有失公平,实际上儒家文化在西汉时才成为主流,在此之前,上古神话的佚亡已经非常严重了。而且观先秦诸子百家,谈及神话也都是拿来为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服务的,可以说诸子百家大抵都是现实主义者,非儒家一家。
【孔子:怪我喽?】
最有浪漫精神的大概要算楚国人了,现保留下来记录神话最丰富的文献《山海经》就是战国初期到汉代初期的楚人所作。另外两部参考价值比较大的文献《楚辞》和《庄子》也是楚人的作品。这与楚人崇尚巫术和祭祀是分不开的。其它一些上古神话散见于各种文献当中。
东汉是中国神话更迭的时间点,这时候道教开始形成。道教的前身是方仙道,“方”指的是药方,“仙”指的是长生不死的仙人,方仙道就是一个致力于寻求长生不死之术的流派,其成员称为“方士”。求长生思想由来已久,到战国的时候一大批方士活跃了起来。为了宣扬长生思想,他们编造了一大堆关于长生不老的仙话,并将其附会到上古神话人物身上,比如黄帝跟素女试房中术、炎帝的女儿跟赤松子学道云云。袁珂称这种现象为“仙话入侵神话”。早期方仙道迎合的对象都是王侯将相,如秦始皇、汉武帝等就非常宠信方士。到了东汉晚期方仙道渗透到下层民众当中,形成了道教。道教成立之后,就开始风风火火的造神运动。比如:五斗米派将春秋时候道家哲学的创始人老子奉为祖师爷,封为太上老君。经过后续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以三清为首的道教神灵系统。在这个过程中,道教也吸收了一部分中国上古神话里的神灵。
【老君岩】
道教和佛教都是有组织的机构,他们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创造和推广神话的。而中国上古神话本来就已经佚亡了一大部分了,再加上没人去刻意宣传这些神话,自然竞争不过道教、佛教神灵。所以中国后世人熟悉的神灵更多的是来自佛道两教。
此外,中国民间也会时不时的产生出一些新的神灵,如:关羽、妈祖、和合二仙。由于道教、佛教的影响力太大,这些新出现的神灵往往会被吸纳进其中。而且由于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包容性比较强,有时候会出现一个神灵被多个宗教共同吸收的现象。例如:关羽最早是三国武将,死后被民间神化成为神灵,之后先后被道教、佛教吸收,成为中国威望最高的神灵之一。
【妈祖】
明清时候小说盛行,神话也成为小说的一个重要的题材来源。《西游记》《封神演义》皆是以佛道两教的神话体系作为基本框架的。《西游记》大概为五五开,佛道两教占的分量大致相当,《封神演义》则是以道教体系为主,佛教体系为辅。并杂揉了不少上古神话人物、民间神话人物、原创神话人物,体系相当的庞杂。而且其中还有不少误导读者的信息。现今的神魔小说也都是如此。但是小说毕竟只是文学作品,作者拥有自由创作的权力,对他们的错误斤斤计较,只会显得“没有肚量”。唯有希望读者在阅读这类小说的时候,自己保持怀疑精神,切勿将其当成真正的神话来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6/21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