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易学精研

伏羲先天八卦—东偏北45度或北偏东45度,是东还是北呢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伏羲先天八卦—东偏北45度或北偏东45度,是东还是北呢

无从准确回答的小问题

这又是一个简单到弱智的小问题。可是你再想想,竟然找不到唯一表达的答案,只能差不多就行。

这明显是东南西北的四分法,没有东北这个概念,你说那个方向是东也行,是北也行。又感觉都不是。

这实际又是伏羲的地平线问题。

这样的小问题,居然能逼着数学向前发展,结果就产生八分法,产生东北这个概念了。

回答这个简单的小问题并不简单。这实际又是一个量子化人文意义的表达。东和北在我们脑海中被想象成了一根相互垂直的直线,可是东和北这个方向是直线吗?不是。在这个问题中方向是直线的概念,但是通常我们说的时候,它是区间概念。而且,对于这种特殊的量子化位置,古人并未明确定义是包含还是不包含。这就是你无法准确描述的原因。

类似这样的问题,促进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同时促进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东南西北的这种四分法划分,其界线在哪?

对一些看似的小问题的刨根问底的追究,这有助于把事情搞明白。

西式画法

我们在脑袋里通常画了上图一样的一张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初中地理老师就让我们这么背的。先说好,留神,这是西方的习惯。

那么东北方向正好45度,算东还算西呢?你的解释是那就是东北。假设没有东北这个概念,如何描述这个方向?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小问题。

这个小问题逼着古人继续分下去,这样才产生东北这个概念。这样就从四分法发展为八分法了。

类似这种问题解决了吗?没有!麻烦依然在。东北和正北22.5度夹角,这个方向算东北还是正北呢?

我们这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原来我们定义的方向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数学准确描述的范围。

二分法因此被这样的循环利用下去,分得就越来越细致了。西方古人用4、6、10、12、18、24、60、360分过,东方古人弄出来4、5、8、12、24、60、64、72、360分法。这里居然有一个5,怎么分,想想五行就行了。

量子化的边界表达

方向这个初始的位置,是包含还是不包含,又是如地平线一样量子化的概念。这种情况,必须糊涂一点,就不产生这个问题,你才敢说这种方向。差不多就好,对方也能明白。如果较真,就要不断地细化原始定义,不断地减小范围。

那么接着分下去,西方后来产生了12分法,例如钟表;再后来产生24分法,例如地球的时区。再后来,直接用钟表指针的方向拟合描述方向了。

看香港的警匪片都见过。飞虎队说目标在哪,就会有2点钟方向这种描述。这是什么方向?像表2点钟一样时针指的方向,接近东北方向。这时候,就不能说2:18方向了,否则等你说完,子弹都过来了。这个含糊度是应用目的可接受的。

也就是对于人文表达来说,适度的含糊是可接受、可利用的;但是对于数学、物理来说,我们看看这个尺度。

普朗克长度,是长度的自然单位,以作为标记。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普朗克长度由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的相对数值决定,它大致等于1.6x10的-35次方米,即1.6x10-33厘米,是一个质子大小的1022分之一。经典的引力和时空开始失效、量子效应起支配作用的长度标度。它是"长度的量子"。

这个最小尺度,实际意味着什么?最小的区间分区的量或者说尺度。界线依然是含糊的。

东西方在尺度表达上的不同

在无与有之间,或者说有物质和有尺度这种概念上,西方定义了大约六个区间尺度,而通常人会以为就两个,不就是无和有吗?知识在发展,无和有的特征已经在变化,已经不是古代意义的表达了!而且古人也不是说的两个,是量子化的兼容表达。

对于无到有这个最微小的过程,中国古人是用一个概念无、气、无极、太极就一体化的表达了。

一、纯粹的无。现代理论物理假说认为纯粹的真空的无依然可产生正反物质,并有反物质基本粒子级别的证据。

太极解释这个概念,就是无极生太极。从无到有,而且这个太极是正反阴阳对称状态。西方的理论物理假说居然和太极的这种表达一致。不会是老子穿越到现代之后又回去发明了太极吧?西方人肯定有人这么解释。假设这个成立,那么说明老子已经解决了相对论时间悖论问题,这就更超前了。西方人至今并未解决这个悖论问题。因此证明:西方该物理假说,抄袭太极理论。而太极的鱼尾巴尖是一直画到这种无的状态。

伏羲那个一,也是无中生有的。有了一,才能扩展继续表达。而这个一可以是可见但并不存在的地平线,并没有物质性;也可以是一根小木棒或阳爻。当然这也仅仅是伏羲一的一部分内容。

二、小于普朗克常数,大于0或者说现代物理不可观测意义的无、纯净的真空。这是现代物理意义的不可测量。而弦在这个尺度,是有还是无呢?现代物理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太极那个鱼眼描述的就是这个弦的尺度,仅仅是画得挺大,你看太极的解读,那是老子、甲骨文意义的无的一部分表达内容。

三、大于普朗克常数,小于原子,这又是一个尺度空间。这个区间需要用量子化表达,因为旋转的电子是光速,测不准。这是一种量子化的特殊状态的有物质。

老子的表达对于这种尺度的东西是有点唏嘘,测不准原理的意思。对于经典理论测不准的状态,老子的表达是“道冲,或不盈。”这句话被后世儒家給曲解了。冲是古代天文学意义,180度。古代儒家的翻译,没一个按天文意思解读的。如果按天文意义解读就是,道到达该转变的冲的位置,有的时候并不发生转变。也就是当时发现的规律(道)有的时候不好使的意思。这才与“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契合。你们常说那个道,不是我说的这个总的这种大道。这是贬低百家争鸣的其他理论的意思。

四、大于原子到可观测的低速物质,这是有古典的经典几何尺度的范围,这是我们通常说的有物质,可准确测量。东西方表达差异不大。

五、大于低速的宇宙速度的宏观物质,在可观测的最远或者可观测的最久远范围内,这是相对论尺度,时空弯曲。不符合经典直线性尺度观念。

六、大于可观测的最远或者可观测的最久远,西方理论物理假说最关注的领域,也是中国古代玄学、中国现代民科、科幻小说家最感兴趣的领域,也是西方宗教最感兴趣的尺度。因为不可观测,不可证实,所以就有娱乐的发挥余地了。

以上这是纯西式的区间定位法,全部使用西式的概念。古人在大尺度方面,就是差不多了。而且认为循环数理方法是无限循环的,以解决大尺度的描述。例如古代的一些循环理论,这包括周易、太极、佛家的尺度观念等等。而现代西方理论物理假说将这个极大尺度考虑为11维或26维。这又和八卦数理的维度考虑相契合,因为八卦是兼容八进制和十进制的。周易的八进制的数理9,龙数,就是十进制的11。

无和有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简单的意思了。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极小观念现代表达就是:无,并不无;有,真的有吗?太量子化了!高!西方物理直接給一统了。

追求极致的数学和人文意义的文化的差不多

方向的描述大概也就如上文这样人文性的解决了。但是数学并不干。

东西方古代都产生了用360度描述一个圆的概念,但是这个产生年代不好说。中国古代的《尚书》中有类似描述。这实际是一年365天在大一统数理文化中一统化、粗略换算表达的一种方法。

尚书中讲,年,周而复始,一年是365多四分之一天。周而复始用什么数理化表达最方便,当然是圆了。现在数学习惯于使用波,用波可以与圆数学性互换表达,所以用波和用圆表达这种数理意义,意义是相同的。

古代最早产生的数理循环是60(天干地支)和12(12生肖或天干),那么60和365数理统一,只能使用360这个数字最数学简洁化。虽然小有误差,可接受。这是数理方法,整数化、简洁化。

后来产生64卦,这360度又被64分,这又带小数点了。

后代的搞迷信的,数学水平也进步了,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已经完美地将64卦等刻度分布在圆上了。这就相当于把360度用64个卦爻表达。这可以吗?当然可以。那么用这种卦爻表达更细致的方向可以吗?当然可以。

当然。你也会发现,这回正东又有微小误差了。这就是古代数理最头疼的数学问题。又得使用差不多这招了。

实际这就是把一个圆分多少份应用起来更简洁更具有兼容性的简单数学问题。

在人文表达上,实际差不多就行了。是数学没完没了的较真。这双方各有利弊吧。

这就出现一个初始的数理问题,哪个卦爻代表北方呢?

现在换中文国学老师讲课。

这老师把刚才的黑板大头朝下的调过来,这图就变成这样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的意思。

中国古人的方位

现在说伏羲的先天八卦。小朋友一看这图就蒙了,这和数学、地理老师讲的不一样啊。

中国古人的地理方位是按坐北朝南考虑的,和西方古代的方位用的方法实际相同,但表达方式不同。虽然现代翻译的时候一一对应了,但是这个观察者的朝向不同会造成表达的不同。西方的古人是坐南朝北看的。这也许是由于古埃及文化产生于赤道南,而古代东方文化产生于赤道北的原因。总之,知道古代这方向表达不同就是了。

因此中国古人用的是这张图的方位。也就是你看传统文化涉及方向的,要么大头朝下的看,就和现代的表达一样了;要么就得复杂一些,脑袋里需要转换一下,否则会看糊涂的。

这就是文化继承过程中,出现的转换问题。我们与传统文化从这里就多了一层需要转换的隔阂,这相当于中英文的翻译一样的问题。也就是学现代文化,你不仅要懂现代汉语,还要学英语,还要学中国古人意思的不同表达。

伏羲把这事情一锤定音了。乾南、离东、坎西、坤北。以前各部落怎么说不管,但是以后就这么用了。

这里实际还有一个古代数理文化的技术问题。

这几个卦爻的字由于当时还没产生,也就是当时是直接用卦爻的形象来表达的。这个名称是后人加的。

这就产生了一个数理文化的技术问题,如果把南定义为别的卦可以吗?可以!这里这么插入一句的原因在于,周文王修改了伏羲的原始定义,一样存在数理文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只有大家使用同样的定义才便于沟通。

也就是中国古人有两个卦爻定义并存,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不同定义。因此学国学,传统文化,你还要区分这两种不同。你到底使用的是那种八卦?

至于后来又有“好事者”(无贬义)基于数学原理弄出其他基础定义,基本都被历史长河淘汰,那相当于再多一层数理翻译,所有后续表达均需要再次依据新的基础定义进行数理转换。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等数理文化,都陷入这种数学泥沼,更趋复杂。以至于逐渐偏离古代主流文化。因为还需要增加数学转换,以至不能简单理解接受了。

所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基本上被公认的两个主流八卦就这两种。伏羲先天八卦和周王的后天八卦。当然这有儒家推崇的原因在里面。而其他数理性的演绎的方法的过度复杂,影响了其他数理方法的发展,这也间接导致了数学发展的被动。

待续。。。。。。

篇幅太长了,这算这个标题的(上)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03/27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