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类复杂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简化法科学,能使人们从纷繁的头绪中抓住关键,迅速解决问题。《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就是说人们不要被纷繁复杂的事物所迷惑,要善于找到问题的关键,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人类具有一种模糊识别的能力,能够把复杂的事物简化,抓住要领。气功界流行一句话:“大道不繁,道法自然”。宇宙是极其复杂的大系统,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等到把一切都搞明白了再行动。但是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认识宇宙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整体观念和宏观调控,使人们能够把握全局,高屋建瓴,势如破竹,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前所述,我们祖先认识的宇宙基本规律就是太极阴阳。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来分析这种理论,其实就是为了便于实现控制的模型而已。这种数学模型,表达了系统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思想,因而可以说明人体生命现象。人与环境这个巨系统的动态变化虽然十分复杂,但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有节奏的周期性变化,现代时间生物学把这种生命的节律形象化地称为生物钟。健身气功的传统理论,阴阳升降和五行生克所描述的也正是这样一些周期性变化的现象,这是一种抓住系统动态特征的简化法科学。
就人体来说,构成形态结构的精微物质称为阴精,驱动生命运动的动力称为阳气,所以阴阳的基本属性就是阴主静而阳主动,二者实为一体,通过其依存、对立、消长、转化,就维持了人体系统的稳态──动态平衡,这就是健康状态。阴精和阳气就构成了人体的正气,也叫真气,而环境中一切损伤正气干扰稳态的因素,统称为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健身气功锻炼就是从总体上调整阴阳相对平衡,从而维护了正气,所以能祛病延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静适中,则阴阳互生,消长转化,生化不息。若有太过或不及,则阳盛伤阴,阴损及阳,阳气难以持续旺盛;阴盛伤阳,阳损及阴,阴精也断其化源。两种偏向导致共同的结果:由阴阳偏盛偏衰而发展到阴阳俱衰,表现为各种病证;当阴阳离决时,便是死亡。中医学也常用水火这两个物理模型来形象地说明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认为水火即阴阳之象。《内功图说》潘叙曰:“平日尤重存想乎丹田(意守丹田),欲使本身自有之水火得以相济,则神旺气足,邪不敢侵”。这正是健身气功锻炼的基本原理。
中医的人体模型是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通道,脏腑分别与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等组织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部在生理上是相互配合的,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取决于人体正气和邪气的斗争(正气就是人体的免疫、修复、代偿机能,邪气就是一切致病因素,包括人体反应状态的过度),当正气不足时,邪气就会侵袭人体,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患病后,如果以正气不足为主,属于虚证,而邪气过盛,则属于实证。虚证和实证是人体最基本的反应状态。要保持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就需要根据五脏的虚实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使各脏腑功能维持阴阳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
传统的养生文化,根据心身的关系,提出养生之道是养心和养气。根据《中庸》的说法,其目标是“致中和”。就是要达到中正和平的状态。所谓“中”,就是恰到好处;所谓“庸”,就是运用。为了健康长寿,医家讲究调和阴阳,儒家讲究中庸之道,道家以心无杂念之正念为中,就是“致中和”。从气功养生的角度说,就是调摄情志,保持平静而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度。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的身心两方面,时时处处都存在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经过斗争,打破旧的平衡,统筹兼顾,取得新的平衡,出现和谐的局面。而维持和谐的方法就是致中和,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中庸》记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德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就是说,“致中和”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在健身气功锻炼实践中,无论动功还是静功,都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中和的状态。《中庸》和《大学》里一再强调“慎独”。这是一种内省的功夫,即时时处处检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否合乎“正心”、“诚意”的要求。再具体一些,就是“不动心”,“不失赤子之心”(《孟子•公孙丑》)。就是经得起“利欲熏心”的诱惑,保持纯真的童心。就像名老中医干祖望所提倡的“童心、蚁食、龟欲、猴行”。这种养生智慧不只是体现在放松、入静的气功锻炼中,而是贯穿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孟子》提倡“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注重道德修养的修身方法,正是气功锻炼的最高境界,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概念很相似。这种修练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要忘记修养的目标,要“心勿忘,勿助长”(《孟子•公孙丑》)。针对不同的性格和品德,要采取纠偏的心理疏导方法。作为自我调节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点:一是要具有乐观主义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二是要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可以向知己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这种发泄,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三是要保持适当的紧张和热情。适度紧张是一种积极情绪,它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如接受任务或考试时产生的紧张情绪,能使大脑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平时学习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紧张。紧张和放松调节适度,就会使生活更有节奏和情趣。四是要善于理智控制自己。人的种种要求和愿望,都应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否则就要用理智打消这种念头,不能苛求社会与他人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为人处世,要善于求同存异,能够包容,团结合作,互利双赢。
这些都对维护心理平衡、保持健康情绪有利,因而有利于身体健康。在健身气功锻炼之外,也要抓住调心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内容是调节情绪,涵养道德,目标是致中和。这样也就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正如《管子•内业》所说:“心全于中,形全于外”,“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在心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所以《管子》认为“能守一而弃万疴(万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69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武术流派之谈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
下一篇: 武术流派之健身气功&b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