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身”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三要素之一,是指练功者对基本身形和肢体运动的调控,使之符合练功量度的要求,又称身形合度,主要是通过筋、膜、骨、肉之间合理的相对运动来实现的。“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知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长生久视”。养生也称摄生,即治未病,是通过各种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目的。调身与养生的关系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古乐篇》,其中就有用“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筋骨瑟缩不达”之疾的记载。《黄帝内经》也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调身养生的记载。通过调身达到养生的目的,可见于不同的称谓,如:导引养生、运动养生等。健身气功突出一个“调”字,通过其所特有的身形和肢体调控方法达到养生的目的。
旋转屈伸,调节脏腑,疏通经络
注重旋转屈伸,是健身气功调身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之一。四种健身气功中在功法编排中有很多旋转屈伸的动作,尤其突出躯干的旋转屈伸运动。
在健身气功·易筋经中,很多术势都强调了脊柱的旋转屈伸。如“倒拽九牛尾势”,从腿到腰到手臂的依次旋转用力;“打躬势”的头、颈、胸、腰、骶椎逐节牵引、屈伸。以模仿五禽动作为特点的健身气功·五禽戏中,躯干动作更是体现了五禽的特点。如在“虎势”中,屈膝下蹲、收腹含胸与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动作一气呵成,使脊柱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鹿抵中腰部大幅度侧屈拧转,鹿奔过程中的弓背收腹等。注重呼吸吐纳的健身气功·六字诀,躯干运动虽然不大,但在各字诀中也体现出对脊柱的中正调整,如“嘘”字诀中躯干的左右旋转动作,“呬”字诀中的展肩扩胸、藏头缩项动作。在健身气功·八段锦中,其“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势,脊柱在大幅度侧屈、旋转中实现尾闾与颈部的对拉拔长;“双手攀足固肾腰”一势,脊柱在大幅度的前屈后伸中实现对躯体的良性刺激。
躯干有规律的旋转屈伸可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从我国传统医学角度来看,躯干是周身经脉经过的地方。经络,内联脏腑、外络周身,“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皆明确指出了脏腑与经络的关系。无论是任督二脉的运行,还是分布于脊柱两旁或交叉于脊柱循行于全身的经络,无一不与脊柱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经络通,气血畅,脏腑功能加强。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脊柱锻炼不仅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力,防止周围软组织病变,预防骨质增生,还能增强对内脏的调节,因为,调节内脏的植物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在脊髓的侧角和前角内,节后神经元在脊柱的两侧或脊柱的前面。因此,脊柱的锻炼,将直接对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内脏系统功能。健身气功正是通过各种旋、转、伸、展的躯干运动,从而达到调节脏腑,疏通经络,健身养生的目的。
动其梢节,调和气血,强壮筋骨
加强身体远端的小关节、小肌肉群的活动是健身气功在调身过程中另一特点,在健身气功中有很多有规律活动指、趾、腕、踝、肘、膝的动作。
如健身气功·易筋经中的“出爪亮翅势”,荷叶掌五指用力张开与重如排山的立腕推掌,以及两足的十趾用力抓地等动作一气呵成。“青龙探爪势”中,自然掌、龙爪与握固的相互转化等。健身气功·五禽戏中,指如钢钩的虎爪与虎扑的配合;灵巧的猿钩与提踵的衔接;鸟翅的轻盈与提膝平衡的协调等,都体现出上下末梢肢体有规律的运动。健身气功·六字诀中,手腕、手指的运动也有不同的表现。如“呬”字诀中的立掌、旋腕、内扣等动作,都体现了肢体末端关节的运动。健身气功·八段锦则更突出了末梢肢体的锻炼,“左右开弓似射雕”八字掌的曲腕、竖指、掌心涵空与侧拉之手的并拢曲紧相辅相成;“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臂、两掌的充分外旋;“攒拳怒目增气力”的旋掌、握拳与十趾抓地的配合,都反映出了肢体末端小关节与小肌肉群的多方向和劲力运动。
动其梢节,可以调和气血,强壮筋骨。从我国传统医学角度来看,指趾端分别是十二经脉的起点或止点,如,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足太阳膀胱经,止于小趾外侧。腕踝附近分别是十二经脉原穴所在,并有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之说(《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如,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太渊,位于掌横纹之桡侧凹陷处(仰掌);足少阴胆经的原穴——丘墟,位于外踝前下方凹陷处。肘膝处又分别是内气容易阻隔的部位,如,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由此可见,有规律的梢节运动可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通过肢体远端的运动,改善肢体远端外周的血液循环,增进静脉血和淋巴回流,加强气血交换,还可增强肢体末梢神经的调控能力,增强肌力,加强脑神经与四肢末梢活动间的协调性。所以,健身气功通过很多有规律活动指、趾、腕、踝、肘、膝的动作,从而达到调和气血,强壮筋骨,健身养生的目的。
松紧结合,调整阴阳,平衡机体
松紧结合是健身气功调身过程中又一主要特点。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松紧结合是传统医学中阴阳学说在健身气功功法中的体现。《黄帝内经》中对阴阳与健康的关系有如下阐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均平,以充其形”,这就是说,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只有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才能使人不得病。健身气功通过其特有的锻炼方式——松紧结合,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的作用。
健身气功是在柔和缓慢的状态下实现松紧结合的调身特点。在健身气功·易筋经中的“倒拽九牛尾势”,双臂内收旋转逐渐拽拉至止点为紧,属阳,这时两臂肌肉、背部和腹部肌群以及下肢部分肌群都以收缩状态做功;随后身体以腰转动带动两臂伸展至下次收臂拽拉前是为虚,属阴,这时下肢、腰腹、肩、肘、腕等关节、肌肉依次放松。再如,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左右弯弓似射雕势”中,在开步时要体现心静体松、舒适自然,属阴;开弓射雕时两臂要缓慢用力,保持牵拉,精神上给人以鼓荡之感,属阳。“背后七颠百病消”一势中,在全身肌肉的相对紧张中,脚趾抓地,脚跟提起,保持身体短时间内平衡,随之全身放松,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松紧结合的调身特点贯穿于四种健身气功锻炼的始终。
松紧结合,调整阴阳,平衡机体反映了健身气功动作导引的内在要求,遵循的是传统医学阴阳消长、相互转换等基本理论。所谓,补偏救弊,扶弱抑强,都是旨在协调人体动态的阴阳相对平衡,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在机体各部位相对放松状态下的松紧练习,有利于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有利于习练者的精神放松,进而调节其神经系统,改善或平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68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武术流派之晨起养生七件事
下一篇: 武术流派之十四经络与健身气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