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剑,是太极拳派著名的器械套路。在太极刀、剑、枪、杆等器械中,素以太极剑流传最为广泛。传统太极剑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要领与太极拳是一致的。然而剑法毕竟有着不同于拳法的独特要求,武术谚语说:“剑如飞凤,又似游龙”。“剑似飞龙腾云,刀如猛虎下山”。说明剑法也不同刀法。剑法特别强调“身剑合一”“尚活而不尚力”。
练剑时,首先要求周身轻灵,运行敏活,圆转自如,身法与剑法协调一致。这就更需要注意神活意先,以意识引导行动,使动作变得敏捷,劲路刚柔相济;逐渐做到轻灵柔顺而不流于飘浮,从容沉着而不陷于重滞。其次,如精神要提得起,呼吸要自然,剑法要准确等等。在应用上同样是讲究“沾、粘、连、随”的。过去有的太极拳家把“太极十三剑”的对练称为“太极粘剑”,原由即出于此。
剑术也是剑法剑力得以充分展示的一个整体。在剑力表现上,须把握其几个要素。
1、以意运身,形随意动
剑法劲力皆由人体内劲所发,而内劲的由来离不开意念的导引。杨澄甫大师说:“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太极剑术套路在剑术分类上属于意剑,意剑即重在突出心意的表现和作用。因此,所谓剑法劲力皆是象形取意,意领身随,习练时,其虚实转换,蓄发变化,刚柔相寓,皆要听从意念的指令,并发挥其能量作用。
2、腰为主宰,整合劲力
腰是重要枢纽,没有腰的作用,就没有劲力(剑力)的充分发挥。太极拳一身之劲“形于手”,皆要由腰来整合和发放。练习剑术,一剑在手,其剑力即是臂力的加长。要将劲力传递到剑身,更需要由腰加以汇聚整合和发送。只有发挥腰的主宰作用,脚下之劲在传递过程中才不会被截断而成零断劲。
3、手、眼、身、步,协调配合
任何套路都是手、眼、身、步相互协调的综合表现。练习剑法同样要做到:身法上“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骨与尾间,宜垂直而不偏”;步法上要举步轻灵,落步沉稳,同时要做到,步型合度,保持中定,松沉下踏,身不上浮;手法上要路线清楚,松顺灵活;眼法上要瞻前顾后,意领神随。总之,要做到意到、神到、手到、脚到、身亦到,手眼身步完整统一,使之身与剑合,剑与神合,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初练太极剑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剑法区分不开:剑法不对,有些剑法区分不开,要注意以下容易混淆的剑法:点剑与劈剑;拦剑与扫剑;撩剑与扫剑;刺剑与捧剑。
2、身体上下起伏:演练太极剑与太极拳一样,身体不能上下起伏,更不能站直练。年纪大的人可以资式高些,但步型要符合要求。
3、剑不走立圆:演练太极剑时,挂剑和撩剑应贴身走立圆,很多人未做到。其原因是对剑法动作走的路线不清楚,或转腰不够。
4、剑指用法不清楚:初学太极剑的人,剑指不知道放在哪里,走的路线不对,其原因是对剑指的作用和走的路线不清楚,剑提一般用于催劲、领劲或与剑一开一合协调相配。
5、不协调、不连贯:协调和连贯是演练太极剑的基本要求,演练太极剑的要在这方面深下功夫。
6、腋下不空:演练太极剑与太极拳一样,腋下要空,例如,捧剑手不能太直,手应捧圆。
7、握剑太紧:演练太极剑时,握剑要松,手腕才灵活,以便于很好地完成各种剑法的动作。
8、眼向下看:演练太极剑时,眼应随剑走或目视前方、对方,初学太极剑的人不要养成眼向下看的坏毛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67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功夫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下一篇: 浑元桩的具体内容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