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打恭作揖

大道家园 2023-07-30 02:33:19

拼音 : 打恭作揖 (dǎ gōng zuò yī)

简拼 : dgzy

近义词 : 打躬作揖、打拱作揖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出处 : 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交往

例子 : 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中晌的事,那知晚间的这段公案,还打恭作揖的。★《红楼梦》第二七回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作揖是什么意思啊


打躬作揖的解释

(1) [salute with folded hands and make deep bows]∶旧时的一种礼节, 弯腰 抱拳,表示 恭敬 。也 形容 卑下恭顺的样子 老二 回来 了。又在外边学得恁知礼,会打躬作揖。《 儒林 外史》 (2) [beg humbly]∶恭顺地 恳求 ,又作 打恭作揖薛蟠 连忙 打恭作揖 赔 不是 。《红楼梦》 详细解释 见“ 打恭作揖”。

词语分解

打躬的解释同“ 打恭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叉手横仗》:“若抚按之待其下,惟由科目者尚得打躬,讲 揖让 之礼。”《儒林外史》第一回:“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 危老 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纔 作揖的解释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详细解释旧时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后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金老

古代女子打招呼时那姿势叫什么?还是作揖吗?

双腿微屈,微俯首,两手互握在腰侧那种叫万福
行礼时,女子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况女子应右手握拳在外,左手在内。

打拱轻于跪拜的一种礼节。女子行礼时,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打拱与作揖不同,没有推手的动作。尽管拱手在古代已出现,但打拱在近代才较多地出现在见面时的礼节中。

揖宾主相见时的礼节。行礼时,两手合抱高举于胸前,“推手为揖”。古代,推手高低视对象有区别,是定尊卑、别亲戚的一种手段。民间盛行揖礼,已没有等级差别,只表示欢迎,或者和睦谦让。

作揖宾主相见礼节。双手叠放在胸前,举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表示问候、致谢、邀请、讨教等。此礼先秦已有,历代相沿,现代又已兴起。

打恭弯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打恭时,上身弯曲,至九十度为最恭敬,同时两手相抱拱手,自下而上移动。打恭主要使用在近代。

团拜表示恭敬的一种社交礼节。行礼时跪地,两手前伸至地,头低至腰平。从形式上看,其形成与古人席地而坐的风俗有关。我国最初的拜礼始于原始社会,历代相沿,名目繁多,由生活礼节演变成等级礼节,至辛亥革命废除拜礼。拜礼作为社交活动中的基本礼节,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文化契约,规约着人们的文化行为,并为行礼的通称。

跪拜在社会交往中,跪拜礼是古代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行礼时,两膝着地,伸直腰及大腿,上身端直,前倾,双手伏地,以头碰地。跪拜礼的形成与人类祖先的进化有关。原始社会时期,当人类刚刚能直立行走时,总是一种后肢弯曲,前肢着地的姿势,这就是跪拜礼的雏形,进入奴隶社会后,跪拜礼随着社会等级制度而出现,并且日益繁杂化、规范化、经典化,起到了维护巩固统治阶级地位的作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宣布取消了跪拜礼。

团拜相聚而拜。行礼时,参拜人员围成圆圈,相互面向,行拜礼。这种礼节主要用于古代和近代,亲朋好友为吉庆之事的互相庆贺。现在机关团体在元旦春节相聚在一起.相互庆贺,也称为团拜。

三拜拜礼重复三次。三拜要行跪后两手相拱于地,俯首至手,重复三次。古人使用三拜礼有三种情况。一是遇特殊行三拜,以示情切;二是主人对众多客人行三拜礼,以示普遍行礼;三是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三拜始于先秦,经过近代,至现代后较为使用。

九叩连续三次一跪三叩首。该礼节是清代时最庄重的大礼,行礼时,先放下马蹄袖,然后跪下挺直上身,将右手伸平举起到鬓角处,手心向前,然后放下,再举起再放下,连举三次站起。如此大礼民间一般不用。仅在人们描述本地最高大礼时与“三拜”联用,称“三拜九叩”为最高礼节。

鞠躬对人表示恭敬的礼俗,行礼时,两腿并拢,两手自然下垂并于大腿两侧,上身向前弯曲,弯曲的程度越深礼越重。在一般情况下,行鞠躬礼时,戴帽者应先用右手将帽摘下,行礼者不得口含或咀嚼其它物品。先秦时就已有鞠躬礼。在现代,鞠躬和握手一样流行甚广,除在婚礼、丧礼场合使用外,平时晚辈见长辈、学生见老师等敬礼的场合均常行此礼节。

磕头流行了汉族各地的跪拜礼。行礼时,伏身跪下,两手扶地,以头近地或着地。“磕头”,即上古的“叩头”。旧时此礼民间十分盛行,向人表示敬意、赔礼道歉等均用。今寺庙、道观尚存此礼,在婚丧嫁娶的场合中也有保留。亦作叩首、叩头、跪叩。

磕响头表示感谢、惶恐时行的跪拜礼。行礼时,双膝下跪,以头碰地出声。磕响头早在古代即已出现,现在已基本不用。

万福女子见面的礼节。行礼时,正身起直立,两手放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屈膝,口中同时称“万福”,有祝福对方多福之意。

抢跪屈一膝的半跪礼。行礼时,向前跨出一步(一般为左腿),后腿弯曲,膝盖着地。抢跪属地位低向地位高的人所行的见面礼。

欠身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稍微向上欠前,属对人恭敬的一种礼节。欠身前身体一般为坐姿,欠身时腿部用力,身体上提,稍离所坐之物。欠身的礼节自古至今一直在使用。

挥手挥动举起的手臂,是见面或告别时的礼节,也是感动、兴奋、激动的表示。挥手一般应用在人多拥挤或相距较远的场合。作为礼节的挥手,一般是举起右手轻轻地左右摇摆,要面带微笑地迎着对方,不可左顾右盼。年轻者和身分低者不宜主动向年长者和身分高者行挥手礼,只有当对方首先向你挥手示意.而你又无法立即来到他们的面前,才能挥手还礼。以挥手表达自己的心情时,是可根据心情的激动情况挥动一只手或者是两只手。

握手人们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也是友好、祝贺感谢、鼓励的表示。握手时,要面带笑容,凝视对方,身体微微前倾,伸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时间短暂而有力,表现得友好、诚恳、重视。一般来说,主人、年长者、身分高者、女子先伸手时,才能去握。男子同女子只需轻轻握住手指部分,不可长时间或用力。握手时,不可戴手套,不可将手插在口袋里,不可坐着,不可东张西望,不可敷衍了事。握手礼已成为现代官方与民间的交往通行礼节,成为一种时尚和文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954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