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扬镳分路 (yáng biāo fēn lù)
简拼 : ybfl
近义词 : 分道扬镳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向前。分路而行。指独树一帜,各行其是
出处 : 《隋书·高祖记》:“已诏使人,所在赈恤,扬镳分路,将遍四海,必令为朕耳目。”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分道扬镳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魏书·河间公齐传》。
意思:该成语多比喻志趣、目的不同,各走各的路;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宾语。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做洛阳令的是元志。元志青年时代读过不少书,颇有文才,而且办事干练,为人强悍。他的父亲曾经救过皇帝的性命,所以元志在孝文帝面前,很有些威信。有一天,元志乘车出门,在路上碰巧遇上了朝廷的御史中尉李彪。李彪的官职比元志高,按礼节元志应该给李彪让路,可是元志毫不谦让,双方争执不下,只好俩人一块来见孝文帝,让皇帝裁决。
见了孝文帝,李彪说:“我是朝廷上的近臣,哪有洛阳令与我抗衡的道理?”元志说:“神乡县主,普天之下谁不编户?凡是居住洛阳的人统统编在我的户籍里,我岂有趋避中尉的道理?”孝文帝看看他们二人,都是自己的亲近臣僚,不好评判是非,只好说:“洛阳是我们的国都,自然应该分路而行,驱马前进,自今以后,你们分开走。”从此元志便与李彪折尺量道,每人占用一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880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殃国祸家
下一篇: 扬花扢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