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步斗踏罡

大道家园 2023-07-29 06:47:03

拼音 : 步斗踏罡 (bù dòu tà gāng)

简拼 : bdtg

近义词 : 步罡踏斗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见“步罡踏斗”。

出处 : 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书符咒水,全无作用,步斗踏罡,专一胡躧。”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道教的十方礼步罡怎么踏

道教目前没有十方礼
步罡
的踏法!
“十方”是道教的
空间构成
观念,指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
“歩罡”即“罡歩”,见《
海琼白真人语录
》:罡步多禹,
禹步
唯五,能合五行。罡歩又称踏罡步斗,也称步天罡。有时也称其为禹步。至于“十方礼步罡”,《道藏》未见记载。
根据元代道士韩混成在《道门通教必用集·序》中曾讲:“天师因经立教,而易祭祀为
斋醮
之科”之说。知道
道教礼仪
是古代祭祀仪式的继承发展及变化。
又根据宋代道士吕元素在《道门定制·序》中指出:“道门斋戒简牍之设,古者止符箓朱章而已,其他表状文移之属,皆后世以人间礼,兼考合经教而增益者,所以无定式”。于此了知道教礼仪多数是后世仿照人间礼仪形式陆续增加出来的。
参考以上的见解与讲法,“十方礼步罡”难合五行之数,不成罡步。《道藏》又没记载,所以目前没有既定的形式规定。只能做为一种礼敬十方空间的形式礼仪范围参拜。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集中记录在《
礼记
》、《
周礼
》、《礼仪》等三部大礼仪的著作中。后世礼仪的发展延伸基本上都是从这三部大礼仪的著作内端演化出来的。因此建议可以参考其中精华部分而自成一格。

形容百尺竿头的诗句

1. 关于百尺竿头的诗句
关于百尺竿头的诗句 1.能表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道理的诗句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2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3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7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11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2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4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15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1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能表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道理的诗句
【成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zdic.net 汉 典 网】

【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示例】: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之势也。 ◎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近义词】:再接再厉

【反义词】:每况愈下、固步自封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即使取得好成绩,还要努力

相关成语:

惩一警百 绳一戒百 人一己百 距跃三百 惩一戒百 杀一儆百 杀一利百 讽一劝百 一以当百 惩一儆百 苍松翠柏 摇摇摆摆 岁寒松柏 风雨摇摆 岁寒知松柏 大摇大摆 东摇西摆 贞松劲柏 步步生莲花 步月登云 步履维艰 步步登高 步雪履穿 步步高升 步罡踏斗 步步为营 步斗踏罡 步人后尘 不世之功 不声不气 不容分说 不辞而别 布帆无恙 不闻不问 不觉技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讳之朝 不知轻重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相信这句就应该是最贴切的答案了吧,呵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872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