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采风问俗

大道家园 2023-07-28 16:41:43

拼音 : 采风问俗 (cǎi fēng wèn sú)

简拼 : cfws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风:歌谣;俗:风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出处 : 清·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主语;指采集民间习俗等

例子 : 采风问俗周详甚,应有輶轩异代求。★柳亚子《题辞》诗之十二

产生年代 : 近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砭俗的成语砭俗的成语是什么

砭俗的成语有:敦风厉俗,砭庸针俗,采风问俗。
砭俗的成语有:针砭时弊,采风问俗,敦风厉俗。2:拼音是、biānsú。3:注音是、ㄅ一ㄢㄙㄨ_。4:结构是、砭(左右结构)俗(左右结构)。
砭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救治庸俗。
二、引证解释
⒈救治庸俗。引马其昶《<桐城古文集>略序》:“刊伪砭俗,启示径途。”赵光荣《里湖纪游》诗之十四:“仲若本山人,听_欲砭俗。”
三、网络解释
砭俗砭俗,拼音是biānsú,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救治庸俗。
关于砭俗的诗句
闻钟砭俗心砭俗振疲软自古通经能砭俗
关于砭俗的词语
痛下针砭敦风厉俗避世离俗村夫俗子采风问俗调风变俗避俗趋新超然绝俗白丁俗客凡桃俗李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砭俗的详细信息

描写风俗不同的词语

1.关于风俗的词语关于风俗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百里异习】: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比户可封】: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风俗淳美。

【比屋而封】: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采风问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断发文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断发纹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同“断发文身”。

【敦世厉俗】:敦:促成;厉:激励。促使社会风俗纯朴起来。

【方土异同】:方土:指各地地形、物产、风俗、人情。各地地形、物产、风俗、人情的不同。

【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风通道会】: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风土人情】: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俯仰随俗】:俯仰:低头,抬头,指一举一动。举止言谈随和着社会的风俗习惯。

【改俗迁风】: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广袖高髻】: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用以形容风俗奢荡。

【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毁风败俗】: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望采纳

2.关于“风俗”的词语有哪些【安居乐俗】: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

【安于故俗】:俗:习俗,习惯。受成规旧俗所限。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变风改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风易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古易俗】: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变容改俗】:指改变风貌习俗。

【变俗易教】: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沉痼自若】: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忿世嫉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愤时疾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愤世疾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愤世嫉俗】: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风流浪子】:风流成性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

【风移俗变】: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风移俗改】: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风移俗易】: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改政移风】:改变风气习俗。

【革风易俗】:改变风气和习俗。

【积习成俗】: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翦纸招魂】:翦:同“剪”。剪纸为幡,为受惊者、病人或死去的人召唤魂灵。这是一种迷信习俗。

【廉泉让水】:廉:廉洁;让:谦让。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

【流风遗俗】:流传下来的风尚习俗。形容人物虽逝,风范犹存。

【流风余俗】:指遗留的风气、习俗。

【欺世惑俗】: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欺世乱俗】: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欺世罔俗】:罔:祸害。欺骗世人,祸害习俗。

【人地两生】: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与环境、习俗等不熟悉。

【人君犹盂】:盂:盛水的容器。君主好比是盛水的盂,人民好比是盂里的水,盂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比喻人民的习俗随君主的好恶而变化。

【人生地不熟】: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与环境、习俗等不熟悉。

【入境问禁】: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入乡随俗】: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入乡问俗】: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同“入国问俗”。

【伤化虐民】:伤:伤害;化:风俗;虐:残害。破坏传统的风尚习俗,残害平民百姓。

【顺时随俗】:顺应时势,随从习俗。

【习以成俗】: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袭以成俗】:袭:因袭。因袭旧有的东西已成为习俗。

【衔口垫背】:衔口:给死者嘴里含上珍珠、玉石或米作压舌物;垫背:在死者垫褥下面放钱。指古时殓葬时的一种习俗。比喻死亡。

【相习成俗】:习:习惯于。相互因袭,而形成一种习俗。

【悬弧之辰】:弧:弓;悬弧:古代习俗,生男孩,就在门的左首悬挂一张弓。指男子生日。

【移风平俗】:转变风气,改变习俗。

【移风振俗】: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易俗移风】: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葬用柔日】:柔日:天干中的乙、丁、己、辛、癸五天,其余五天为刚日。春秋时代习俗,死者埋葬必须选择柔日。

【走乡随乡】:走到哪里就顺随哪里的民情习俗。

3.描写风俗的词语入乡随俗 [rù xiāng suí sú]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褒义

出 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

例 句

长征队伍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指战员~,处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受到热烈的欢迎。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入境问俗 入乡随俗 易风随俗 顺时随俗

4.描写民风民俗的成语最佳答案检举

1、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寒食,指寒食节。元宵,指元宵节。全句比喻天天都像过节一样,生活豪奢,无节制的寻欢作乐。

2、井井有条

清明节的折柳、戴柳的习俗,后来就演化为把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即源出于此),这也是清明节植树的起源

3、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这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人,贞元十二年进士,官岭南节度使。《太平广记》中有一则关于他作此诗的故事:崔护在中进士前的某年清明节,独游长安城南,看见一座桃花盛开的农庄,他上前去叩庄院的大门,想要讨杯水酒来解渴。出乎意料的,一位姿色非凡、艳如桃花的女子开门接待。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情不自禁地前往寻访那位女子。桃花依旧,但大门深锁,芳踪杳然。崔护失望之余,在门扉题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记那位姿色非凡的女子。后来「人面桃花」演变为成语,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外,也被用来形容景色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伤。

4、大力将军

查伊璜是浙江人,清明节去野寺饮酒,见殿前有个古钟,能装两石多的东西,可是古钟上下土痕手迹,俨然是新近留下来的。从下面向里窥视,见里面有个竹筐,不知装的是什么。让几个人帮忙,想掀开古钟来看看,却无法移动一点。伊璜更加惊讶,决定慢慢喝酒等着;不一会,有个乞儿进来,带着要来的食物。只见他用一只手提起古钟,一只手把食物放进筐内。放完了合上古钟离去,不久乞儿又来,从古钟下探取食物。吃完了再探,轻松的如同打开箱子。大家都很惊讶。伊璜问:“你这样有本事,为什么要行乞呢?”回答说:“我吃的多,没有人雇我。” 伊璜劝他去投军,乞儿担心没有门路。伊璜于是带他回家,给他饱饭吃,估计他可以吃五六人的饭。给他换了衣服鞋袜,送他五十金打发他走了。

十几年后,查伊璜有个子侄在闽南当县令,忽然有个叫吴六一的将军前来拜见。攀谈间,问:“伊璜先生是你何人?”回答说:“是我叔父。他与将军有旧吗?”说:“是我的老师。一别十年了,很是想念。希望能见上一面。”那个子侄胡乱答应了,但私下想:叔父是名贤,怎么会有武家弟子?不久伊璜来了,告诉了他,伊璜也是茫然没有记忆。因为对方问讯的很殷勤,于是前去拜会。将军疾出,到大门外来迎接。伊璜仔细看,素昧平生,怀疑将军搞错了。但是将军态度越发恭敬,打发走了别的客人,连请伊璜进了三四重门,看见有女子往来,知道是私宅,伊璜止步。将军作揖,请伊璜登堂就座。有人捧来朝服,将军遽起更衣,伊璜不知他要干什么。数人将伊璜按在座位上,将军以参见父君的大礼向他朝拜。伊璜大惊,更加不解。将军换了便服,陪了坐下,笑道:“先生不记得那个举钟的乞儿了吗?”

后来查伊璜在修史一案(清朝初年的一场文字狱)中受株连,被收监,最终能够得以幸免,都是因为将军出的力。

5.描写“民风”的词语有哪些描写“民风”的词语有淳朴、热情好客、浇薄、抱素怀朴、敦风厉俗。

1、淳朴【chún pǔ】:形容人十分诚实,很朴素或比较老实。

例句:花是弱小的、淳朴的,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以为有了刺就可以显出自己的厉害。

2、热情好客【rè qíng hào kè】:非常热诚、大方地接待和款待客人或陌生人。

例句:你所谓的热情好客不过是阿谀奉承的高级替代词,卑微地低下也遮挡不住你那张虚情假意的嘴脸。

3、浇薄【jiāo bó】:指社会风气浮薄。

例句:乱世如此,云谲波诡,人生如此,浇薄不安。他们曾茕茕孑立,踽踽独行,须臾不敢醉。唯有今夜,过境风与花,老树对暮鸦,颓然一醉,若解千愁。

4、抱素怀朴【bào sù huái pǔ】:借指民风淳厚,人心安定。

例句:凤的德性是美好,也只有叶少游这样瑶林琼树的人,以抱素怀朴之心才能演奏出百鸟朝凤的乐境。

5、敦风厉俗【dūn fēng lì sú】:促使社会风俗纯朴起来。

例句: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830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