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连昏达曙

大道家园 2023-07-26 19:58:46

拼音 : 连昏达曙 (lián hūn dá shǔ)

简拼 : lhds

近义词 : 通宵达旦、连明达夜、连明彻夜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犹言通宵达旦。

出处 : 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一:“平明,竹者、木者、夹茆者、削藤者、锹者、锸者,乘屋而呼,穴坎而下者,连昏达曙,三日夜而成。”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近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带接字四字成语

1. 带接的四字词语 接的四字词语 :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交头接耳、

接风洗尘、

摩肩接踵、

再接再厉、

移花接木、

接踵而至、

短兵相接、

接二连三、

传宗接代、

待人接物、

连畴接陇、

接人待物、

再接再捷、

昼日三接、

首尾相接、

接耳交头、

片接寸附、

踵迹相接、

接三连四、

接应不暇、

兵刃相接

2. 接这个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传宗接代 宗:宗教,家族。

代:后代。传延宗教,接续后代。

旧指生了独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 待人接物 物:人物,人们。

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短兵相接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

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肩摩踵接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交头接耳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接二连三 接连不断。

接风洗尘 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 接连不断 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接三连四 接连不断。 接踵比肩 踵:脚后跟。

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接踵而来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接踵而至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摩肩接踵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目不暇接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青黄不接 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

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山 *** 上,应接不暇 山 *** :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 添枝接叶 比喻接连不断地附加。

移花接木 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应接不暇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再接再厉 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比肩接踵 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兵连祸接 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架肩接踵 肩挨肩,脚碰脚。

形容人拥挤。 肩摩毂接 肩相摩,毂相接。

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

形容人多拥挤。 接袂成帷 袂:衣服袖子。

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

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 敬上接下 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

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连畴接陇 指田地连片。 连昏接晨 通宵达旦。

整日整夜。 连昬接晨 昬,同“昏”。

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连甍接栋 指房屋连片。 连墙接栋 形容房屋连片。

连三接二 犹言接连不断。 连三接四 犹言接连不断。

连三接五 犹言接连不断。 连舆接席 行并车,止同席。

形容亲密友爱。 冒名接脚 假冒别人的名,接替他。

摩肩接毂 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攀高接贵 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片接寸附 比喻生拼硬凑。

骈肩接迹 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巧不可接 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青黄未接 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

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同“青黄不接”。

推诚接物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一接如旧 犹言一见如故。

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移根接叶 喻指牵引媒介。

再接再历 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同“再接再砺”。

再接再砺 接:交战;砺:磨砺。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

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直接了当 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

同“直截了当”。 趾踵相接 形容人数之多。

亦作“趾踵相错”。 踵迹相接 谓脚迹相连。

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踵接肩摩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

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踵武相接 谓脚迹相连。

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踵趾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踵足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同“踵趾相接”。 昼日三接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

形容深受宠爱礼遇 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短兵接战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

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风马不接 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汗流接踵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后手不接 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亦作“后手不上”。

驾肩接迹 形容人多。同“驾肩接武”。

驾肩接武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3. 4字成语第三个字是接字有哪些 连舆接席 行并车,止同席。

形容亲密友爱。冒名接脚 假冒别人的名,接替他。

攀高接贵 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推诚接物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移根接叶 喻指牵引媒介。传宗接代 宗:宗教,家族。

代:后代。传延宗教,接续后代。

旧指生了独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待人接物 物:人物,人们。

指跟别人往来接触。交头接耳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摩肩接踵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添枝接叶 比喻接连不断地附加。移花接木 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

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比肩接踵 犹比肩继踵。

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比肩接迹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

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

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短兵接战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

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汗流接踵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架肩接踵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

敬上接下 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同“敬上爱下”。连畴接陇 指田地连片。

连昏接晨 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连墙接栋 形容房屋连片。

4. 接字结尾的四字成语 短兵相接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肩摩踵接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目不暇接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青黄不接 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兵连祸接 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风马不接 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后手不接 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亦作“后手不上”。

肩摩毂接 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肩摩袂接 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巧不可接 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青黄未接 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同“青黄不接”。

趾踵相接 形容人数之多。亦作“趾踵相错”。

踵迹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踵武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踵趾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踵足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昼日三接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

5. 四字成语接 大展宏图 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大智大勇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大做文章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大吃一惊 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大旱望云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大红大紫 形容显赫、得意 大呼小叫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 大块朵颐 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

形容变化大 大肆挥霍 大肆:任意,放纵。无节制地大量花钱 大肆铺张 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 大雅之堂 高雅的厅堂。

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大有文章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大禹治水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大败亏输 打了败仗,损失很大。

大本大宗 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大笔如椽 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大辩不言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大辩若讷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大步流星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大才槃槃 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材小用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大车以载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大彻大悟 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大处落墨 落墨:落笔。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

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大处着墨 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

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 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大吹大擂 许多乐器同时吹打。比喻大肆宣扬。

大吹法螺 比喻空口说大话。 大醇小疵 醇:纯正;疵:毛病。

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大慈大悲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

形容人心肠慈善。 大错特错 完全错了。

大打出手 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大大落落 形容态度大方。亦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大刀阔斧 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大得人心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大敌当前 面对着强敌。形容形势严峻。

大地回春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大动干戈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大度包容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大而化之 化:改变,转变。

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大而无当 当:底。虽然大,却无底。

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大发慈悲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大发雷霆 霆:呼雷,喻震怒。

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大法小廉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大放悲声 放声痛哭。

形容非常伤心。 大放厥词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大风大浪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

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大腹便便 便便:肥胖的样子。

形容肥胖的样子。 大公无私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大功告成 功:事业;告:宣告。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大海捞针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

比喻极难找到。 大含细入 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

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大寒索裘 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

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大旱望云霓 云霓:下雨的征兆。

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大旱云霓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大好河山 河山:国土。

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大获全胜 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

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大惑不解 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大吉大利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大计小用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大家风范 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

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大家闺秀 旧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

也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 大江东去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

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大江南北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大街小巷 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大惊失色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大惊小怪 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大开大合 形容文思跌荡,放得开,收得拢。 大开眼界 开阔视野,增回见识。

6. 以连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连章累牍

连战皆捷

连舆接席

连舆并席

连宵达旦

连宵彻曙

连天匝地

连汤带水

连山排海

连三跨五

连三接五

连三接四

连三接二

连三并四

连日继夜

连日带夜

连衽成帷

连墙接栋

连阡累陌

连篇累帙

连篇累帧

连篇累幅

连篇絫幅

连篇絫牍

连篇累册

连明连夜

连明达夜

连明彻夜

连甍接栋

连理之木

连里竟街

连理分枝

连类比物

连类比事

连阶累任

连街倒巷

连昬接晨

连昏达曙

连更星夜

连更晓夜

连更彻夜

连二赶三

连二并三

连畴接陇

连镳并轸

连镳并驾

连鳌跨鲸

含达字的四字成语

1. 达字的四字成语 含达字的成语有:词不达意、通情达理、飞黄腾达、四通八达、通宵达旦。

一、词不达意

1、拼音:cí bù dá yì

2、释义:泛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3、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二、通情达理

1、拼音:tōng qíng dá lǐ

2、释义:用于对人的美好评价,说明做事讲道理,善解人意。

3、出处:清·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白话文:还是这位师兄做事讲道理,善解人意,请坐下让我为你端茶上来。)

三、飞黄腾达

1、拼音:fēi huáng téng dá

2、释义: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3、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白话文:神马腾空飞起,看不到地上的癞蛤蟆。)

四、四通八达

1、拼音:sì tōng bā dá

2、释义: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也比喻事理融会贯通。

3、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慕容德载记》: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所居。(白话文:滑台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不是帝王所居住的地方。)

五、通宵达旦

1、拼音:tōng xiāo dá dàn

2、释义: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3、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白话文:舞狮和社火表演, 笙、箫、鼓等乐器演奏,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词不达意

-通情达理

-飞黄腾达

-四通八达

-通宵达旦

2. 含有达字的成语 包含有“达”字的成语』

“达”字开头的成语:(共11则) [d] 达地知根 达官贵人 达官贵要 达官显宦 达官要人 达官知命 达观知命 达权通变 达权知变 达人知命 达士通人

第二个字是“达”的成语:(共10则) [f] 放达不羁 [h] 豁达大度 [k] 旷达不羁 廓达大度 [l] 练达老成 [m] 目达耳通 [r] 任达不拘 [t] 通达谙练 腾达飞黄 [w] 未达一间

第三个字是“达”的成语:(共38则) [c] 词不达意 辞不达义 辞不达意 [f] 分宵达曙 [j] 进贤达能 [l] 连昏达曙 连明达夜 立人达人 了身达命 连宵达旦 [m] 明目达聪 [q] 求志达道 [s] 守经达权 识时达变 识时达务 [t] 通变达权 通材达识 通古达变 通今达古 通权达变 通权达理 通情达理 通儒达识 通儒达士 通时达变 通书达礼 通时达务 通天达地 通文达礼 通文达理 通文达艺 通宵达旦 通真达灵 [y] 言不达意 以权达变 [z] 枕戈达旦 知情达理 知书达礼

“达”字结尾的成语:(共22则) [b] 不求闻达 [f] 富贵利达 飞黄腾达 孚尹明达 孚尹旁达 [g] 圭璋特达 珪璋特达 [h] 火然泉达 [l] 老成练达 六通四达 [q] 气决泉达 [s] 四冲八达 四冲六达 社会贤达 上情下达 四通八达 四通五达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x] 下情上达 下学上达 [y] 一孔不达

3. 带达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达字的成语有很多给你一部分参考

1. 知文达礼: 达:懂得。有才学,懂礼仪

2. 未达一间: 指未能通达,只差一点。

3.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4. 守经达权: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5. 识时达务: 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6. 识时达变: 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7. 申旦达夕: 申:至;夕:夜。自夜到晨,从晨到夜

8. 社会贤达: 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9. 上情下达: 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10. 老成炼达: 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11. 蜚黄腾达: 腾达:上升。形容骏马的飞驰。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12. 人情练达:

13. 知书达礼: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14. 枕戈达旦: 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同“枕戈待旦”。

15. 知情达理: 通人情,懂道理。

16. 欲速则不达: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17. 言不达意: 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18. 一孔不达: 指一窍不通。

19. 以权达变: 用灵活的态度去适应变化发展的时势。

20. 下情上达: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21.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22. 腾达飞黄: 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同“飞黄腾达”。

23. 通变达权: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24. 通材达识: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同“通才练识”。

25. 通古达变: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26. 通今达古: 形容知识渊博。同“通今博古”。

27. 通权达理: 通晓权宜与事理。

4. 带 达 字的成语 不求闻达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辞不达意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达官贵人 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达官显宦 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达官知命 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

达权知变 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火然泉达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豁达大度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旷达不羁 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廓达大度 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立人达人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练达老成 老练稳重。

5. 带有达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达字的成语有:不求闻达 闻:有名望;达:显达。

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辞不达意 辞:言辞;意:意思。

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达官贵人 达官:大官。

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达官显宦 达:显贵;宦:官。

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达官知命 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

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

达权知变 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

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火然泉达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豁达大度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

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旷达不羁 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

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廓达大度 廓达:宽宏、通达。

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立人达人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

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练达老成 老练稳重。

了身达命 佛家用语,意思是对一生命运归宿看得开,无牵挂,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明目达聪 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任达不拘 任性放纵,不受礼法拘束。 上情下达 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守经达权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四通八达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

也形容通向各方。 通情达理 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

通权达变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通宵达旦 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欲速则不达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知情达理 通人情,懂道理。 知书达礼 知、达:懂得。

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词不达意 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辞不达义 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达官贵要 犹言达官贵人。

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达官要人 犹言达官贵人。

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达权通变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达地知根 指根底清楚、明白。

达观知命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

放达不羁 纵放旷达,不受拘束。 分宵达曙 犹通宵达旦。

孚尹明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同“孚尹旁达”。

富贵利达 犹言功名利禄。 孚尹旁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圭璋特达 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 进贤达能 犹言进贤任能。

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老成练达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

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连昏达曙 犹言通宵达旦。

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连明达夜 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同“连明连夜”。 连宵达旦 犹言通宵达旦。

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六通四达 犹四通八达。

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目达耳通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气决泉达 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

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求志达道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

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社会贤达 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识时达变 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识时达务 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四冲八达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四冲六达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 四通五达 四通八达。

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腾达飞黄 形容骏马奔腾飞驰。

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同“飞黄腾达”。

通变达权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通材达识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同“通才练识”。

通达谙练 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通古达变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通今达古 形容知识渊博。

同“通今博古”。 通权达理 通晓权宜与事理。

通儒达识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同“通儒达士”。

通儒达士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通时达变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同“通权达变”。 通时达务 指了解客观形势。

通书达礼 指通诗书,懂礼仪。 通天达地 犹言顶天立地。

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通文达礼 指有学问懂礼仪。

通文达理 指有学问懂道理。 通文达艺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通真达灵 与神仙交往。 未达一间 指未能通达,只差一点。

下情上达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言不达意 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形容“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的成语有哪些?

晨光熹微:chén guāng xī wēi(天蒙蒙亮的样子,推荐)、朝日初上

东方欲晓: dōng fāng yù xiǎo 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望去,天刚刚要亮。

朝日初上:cháo rì chū shàng ?太阳刚刚升起的样子。

曙后星孤:shǔ hòu xīng gū 曙:破晓时光。旧称仅遗孤女。

秉烛待旦:bǐng zhú dài dàn?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连昏达曙:lián hūn dá shǔ?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连明彻夜:lián míng chè yè?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明连夜”。

促织文言文原文翻译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个名篇,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螂螳、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译文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也许还有万一找到的希望。”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规格。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两次。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蛤蟆,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成名反复思索,难道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相像。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走,只见一块块石头,好像鱼鳞似的排列着,真像画中的一样。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针和一株小草似的;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蛤蟆跳过去了。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他便跟着癞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

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孩子哭着跑了。

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再也没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气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他高兴得动手捉它,那蟋蟀一跳就走了,跳得非常快。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象先前那只。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上了。再仔细看它,形状象土狗子,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像还不错。高兴地收养了它,准备献给官府,但是心里还很不踏实,怕不合县官的心意,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样。

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并放着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少年坚持要斗,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象个木鸡,少年又大笑。(接着)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官宦人家还阔气。

异史氏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只有成名这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抚臣、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9812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