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禀性难移 (bǐng xìng nán yí)
简拼 : bxny
近义词 : 本性难移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本性难以改变。
出处 : 元·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楔子:“想他第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离凤阁近渔矶。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答案】:A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平时俗话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指人的气质具有天赋的差异,是很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1. 郁离子.正已篇 本性难易文言文翻译 本性难移 【原文】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
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明刘基《郁离子·正己篇·本性难移》) 【注解】1、楚太子:楚考烈王熊完(前290-前238)的太子,即后来的楚幽王熊悍(前268-前228),于前238-228年在位。楚考烈王于前262―前238年在位。
楚考烈王继位后,以春申君黄歇为令尹,赐其淮北地12县,迁都寿春。楚、赵结盟,楚考烈王令春申君以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史记》说考烈王有三子(楚幽王、楚王负刍、楚哀王)。
《战国策》说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氏,李园妹有身孕后,献于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2、梧桐之实:梧桐的种子。
相传梧桐树为凤凰所栖,梧桐的种子为凤凰所食。3、枭: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即今猫头鹰。
同“鸮”。读作xiāo。
4、春申君:战国时楚国贵族,后成为楚国的令尹,把持楚国的朝政,姓黄,名歇。他的门下养有食客三千,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和赵国的平原君都以善养士闻名于战国,合称“战国四公子”或“战国四君子”。
5、何与:犹言何干。宋周密《齐东野语·方巨山争体统》:“此守臣职也,于都吏何与焉?”明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冤不冤与此人何与,但恐傍观者丑耳。”
清李渔《闲情偶记·颐养·行乐》:“人之行乐,何与于我?”6、朱英:战国时楚国的谋士。是春申君黄歇门下最为著名的食客之一。
7、狗偷鼠窃:即“狗盗鼠窃”,亦类于“鸡鸣狗盗”。像鼠狗那样的盗贼。
后也用来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二·方国珍始末略》:“今复遣数舟,狗偷鼠窃。”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南朝萧詧《愍时赋》:“加以狗盗鼠窃,蜂虿狐狸,群圉隶而为寇,聚臧获而成师。”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8、亡赖:即“无赖”。
本义不务正业。后亦指不务正业的人。
《汉书·高帝纪下》:“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金史·孔彦舟传》:“孔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
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新唐书·李纲传》:“后太子寖狎亡赖,猜间朝廷。
纲频谏不听,遂乞骸骨。”9、宠荣:犹尊荣。
这里是“使尊荣”的意思。《史记·礼书》:“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
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夫富贵宠荣,臣所不能忘也;刑罚贫贱,臣所不能甘也。”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明唐顺之《告病疏》:“臣某本樗栎粗材,过蒙陛下甄录,使得待罪翰林,此宠荣之至极。”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或者在白话文之类里找出一点古气,反过来替古董增加宠荣。”10、玉食:美食。
《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孔传:“言惟君得专威福,为美食。”
孙星衍疏:“玉食,犹言好食。”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
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太官荐玉食,野人徒美芹。”清李渔《慎鸾交·情访》:“你也忒清高,撇下了朱门玉食,到这陋巷觅簟瓢。”
鲁迅《坟·春末闲谈》:“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11、荐:进;进献。
这里指提供装饰精美的鞋子。《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
《梁书·袁昂传》:“未遑荐璧。”又如:荐酒;荐璧(进献璧玉);荐贿(奉献财物)等。
12、珠履:珠饰之履。《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唐储光羲《同王维偶然作》诗之八:“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龚骞《九秋诗》:“锦丝卧织双珠履,赤麟片片生秋水。”
13、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战国策·赵策一》:“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宋黄庭坚《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维扬生》:“以张良、韩信之才,不识为国士。”14、寤:通“悟”。
醒悟;明白。15、李园:赵国人,曾作过春申君的舍人。
【译文】 楚国太子熊悍用梧桐的种子喂养猫头鹰,并希望它发出凤凰那样高雅的鸣叫声。春申君说:“这种鸟生性凶猛,与别的鸟类极为不同,不可能改变,与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您知道猫头鹰是不可能因为食物而改变它的本性而成为凤凰的,可您的门下所收养的没有一个不是狗盗鼠窃一样的无赖之徒,而您。
2.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什么意思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应该是从“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和“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转换过来的,所以应该是明·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提出的!!!
中华在线词典: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jiāng shān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解释〗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出处〗
〖示例〗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解释〗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示例〗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解释〗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791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千峰百嶂
下一篇: 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