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酌古准今 (zhuó gǔ zhǔn jīn)
简拼 : zgzj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见“酌古准今”。
出处 : 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关于那位犯人临死前吟首诗,朱元璋就把在场的官员都杀了这件事情正史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将当时的监斩官杀了却是一个事实。这位犯人名叫孙蕡,非常有才华,但是因为牵扯到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中,才落得如此的地步。对此他其实挺冤枉跟绝望的,这才在临死前吟道:“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据说朱元璋也是在不久之后才听到了这首诗,自然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觉得被杀了有点可惜。在得知此人跟蓝玉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后,直接处置了当时的监斩官。对于朱元璋而言,自己是不会错的,错的只能是下边人,后来才有了关于朱元璋把在场的官员都杀了的传闻。
明初蓝玉案朱元璋其实知道蓝玉案中有很大的冤情,毕竟这件事情就是是朱元璋为了加强集权找的一个借口,目的就是铲除那些当初跟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名将,因为年轻的皇孙朱允文是没有能力镇得住那些骄兵悍将的。在蓝玉案当中,管事被株连被杀的就超过1.5万人,还不算那些被发配流放的,孙蕡只是其中的一个可怜人罢了。
才华出众的孙蕡孙蕡是广东南海人,少年时期就非常喜爱读书,当时有的书籍基本都涉及过,算是一个青年才俊。等到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就开始写起诗文来。跟他人不同的是,孙蕡写诗从来不用打草稿,只要展开纸,拿起笔来就能一气呵成写完。他的诗词刚开始读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读过几遍之后反而觉得挺有深意的,不少人都觉得他有魏晋时期的风采,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别看他当时年纪不大,很多年纪比他大的都尊称他为孙先生。
孙蕡跟蓝玉的关系由于他不善于交友,所以没有太多的朋友。后来考中进士后,开始担任工部织染局使,不久就被召入翰林跟其他人一同修典籍。在翰林院待过一段时间后,又被调到安徽担任凤阳府虹县簿,孙蕡上任之后就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很快就帮他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将当地快速发展起来,也正是在这时候受到大学士宋濂的赏识,直接被推荐给了朱元璋,官位自然越做越大。
后来因为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写了一首诗被故意诬,直接关进了大牢,发配去修长城。在修长城的过程中得到蓝玉的帮助,很快就回到了官场上。可惜没过几年就爆发了蓝玉案,由于孙蕡当初为了报达蓝玉,曾送给他一幅画,这幅画就挂在他的家中,等到蓝玉被抄家的时候,孙蕡因这幅画受到牵连,最后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1. 四字成语什么古什么今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不古不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吊古伤今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亘古通今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贵古贱今 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厚古薄今 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借古讽今 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借古喻今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2. 【()()古今四字词语】 【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洞见古今】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洞鉴古今】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贯穿古今】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通达古今】通达:明白.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学贯古今】贯:通.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贻范古今】贻:遗留.给世世代代的人留下榜样.【扬榷古今】扬榷:略举大要,扼要论述.扼要论述古代和现代的事情.【中外古今】指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现代.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3. 求一四字成语,要有“古”和“今”两个字 有“古”和“今”两个字的四字成语
1. 通古博今、
2. 攀今吊古、
3. 谈古说今、
4. 迈古超今、
5. 厚古薄今、
6. 酌古斟今、
7. 以古喻今、
8. 攀今揽古、
9. 震古烁今、
10. 古往今来、
11. 稽古振今、
12. 讲古论今、
13. 亘古亘今、
14. 超今冠古、
15. 通今博古、
16. 镕今铸古、
17. 援古刺今、
18. 往古来今、
19. 酌古御今、
20. 说今道古、
21. 稽古揆今、
22. 酌古参今、
23. 不今不古、
24. 古为今用、
25. 震古铄今、
26. 吊古伤今、
27. 谈今论古、
28. 格古通今、
29. 越古超今、
30. 谈古论今、
31. 不古不今、
32. 超今越古、
33. 通古博今、
34. 察今知古、
35. 古今中外、
36. 迈古超今、
37. 慕古薄今、
38. 洞鉴古今、
39. 援古证今、
40. 以古非今、
41. 亘古亘今、
42. 酌古准今、
43. 通今博古、
44. 往古来今、
45. 论今说古、
46. 稽古揆今、
47. 引古证今、
48. 泥古非今、
49. 荣古虐今、
50. 吊古伤今、
51. 亘古通今、
52. 荣古陋今、
53. 攀今掉古、
54. 超古冠今、
55. 极古穷今、
56. 攀今擥古、
57. 今月古月、
58. 厚今薄古、
59. 尊古卑今、
60. 今愁古恨、
61. 茹古涵今、
62. 超今越古、
63. 行古志今、
64. 说古谈今、
65. 借古喻今、
66. 颂古非今、
67. 是古非今、
68. 超今绝古、
69. 通今达古、
70. 古肥今瘠、
71. 古是今非、
72. 引古喻今、
73. 酌古沿今、
74. 披古通今、
75. 今来古往、
76. 继古开今、
77. 借古讽今、
78. 陈古刺今、
79. 博古通今、
80. 说古道今、
81. 以古制今、
82. 熔今铸古、
83. 铄古切今、
84. 博览古今、
85. 贯穿今古、
86. 不法古不修今、
87. 观今宜鉴古。
4. 求一四字成语,要有“古”和“今”两个字 有“古”和“今”两个字的四字成语 通古博今、攀今吊古、谈古说今、迈古超今、厚古薄今、酌古斟今、以古喻今、攀今揽古、震古烁今、古往今来、稽古振今、讲古论今、亘古亘今、超今冠古、通今博古、镕今铸古、援古刺今、往古来今、酌古御今、说今道古、稽古揆今、酌古参今、不今不古、古为今用、震古铄今、吊古伤今、谈今论古、格古通今、越古超今、谈古论今、不古不今、超今越古、通古博今、察今知古、古今中外、迈古超今、慕古薄今、洞鉴古今、援古证今、以古非今、亘古亘今、酌古准今、通今博古、往古来今、论今说古、稽古揆今、引古证今、泥古非今、荣古虐今、吊古伤今、亘古通今、荣古陋今、攀今掉古、超古冠今、极古穷今、攀今擥古、今月古月、厚今薄古、尊古卑今、今愁古恨、茹古涵今、超今越古、行古志今、说古谈今、借古喻今、颂古非今、是古非今、超今绝古、通今达古、古肥今瘠、古是今非、引古喻今、酌古沿今、披古通今、今来古往、继古开今、借古讽今、陈古刺今、博古通今、说古道今、以古制今、熔今铸古、铄古切今、博览古今、贯穿今古、不法古不修今、观今宜鉴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688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浊泾清渭
下一篇: 酌水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