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海外奇谈

大道家园 2023-07-24 18:15:56

拼音 : 海外奇谈 (hǎi wài qí tán)

简拼 : hwqt

近义词 : 道听途说、奇谈怪论、不经之谈

反义词 : 确凿不移、言之有据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出处 : 明·沈德符《野荻编补遗·台疏讥谑》:“宇淳批其牍尾曰:‘海外奇谈’。”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例子 : 这明明白白的欺侮中国读者,信口开河的来乱讲海外奇谈。(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什么什么什么谈的成语

什么什么什么谈的成语有:夸夸其谈、侃侃而谈、老生常谈、无稽之谈、混为一谈

一、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

1、释义: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2、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二、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

1、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2、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三、老生常谈?[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

1、释义:老书生经常讲的话。比喻听厌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原作老生常谭。

2、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何晏、邓飏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飏曰:‘此老生之常谈。’”

译:何晏、邓飏让管辂卜卦,不知道三位要来吗?卦卜完后,辂称用古理,让他们引以为戒。飏说,这些都是老书生经常讲的话,没有什么新鲜的。

四、无稽之谈?[ wú jī zhī tán ]

1、释义:没有根据的说法。

2、出处:宋·郑樵《通志·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译:况且所说的汉绍尧运,应当继承尧,并不是《史记》记载的,所以秦、项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五、混为一谈?[ hùn wéi yī tán ]

1、释义:也说并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事物。

2、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译:大家说辞都一样,并为一谈。

-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老生常谈

-无稽之谈

-混为一谈

四字成语什么的海外

1. 查成语四个字海外 四海为家sì hǎi wéi jiā

[释义]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语出] 《汉书·高帝纪下》:“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辨形] 为;不能写作“围”。

[近义] 浪迹天涯 远走高飞

[反义] 安土重迁

[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人志在四方。一般作谓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①革命青年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②建筑工人;~;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营扎寨。

2. 外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安内攘外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

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昂首天外 抬起头望着天边。

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八荒之外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

形容极其旷远。 超然物外 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

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超然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

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

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吃里爬外 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驰名中外 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度外之人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

即局外人。 法外施仁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方外之人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后指僧道。 分外妖娆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

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概莫能外 一概不能除外。

指都在所指范围之内。 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

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

古今中外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海外奇谈 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闳中肆外 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尽量发挥。

化外之民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

魂飞天外 形容万分恐惧,或受到某种 *** 而失去了主宰。 节外生枝 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

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九霄云外 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局外之人 局外:原指棋局之外,引申为事外。指与某件事情没有关系的人。

拒之门外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里出外进 形容不平整、不整齐。 里勾外连 内外勾结,串通一气。

里通外国 暗中勾结外国,阴谋叛国。 里应外合 应:接应;合:配合。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内圣外王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内外夹攻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内外交困 交:同时;困:困境。里里外外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内忧外患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弸中彪外 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

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身外之物 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外合里差 比喻口是心非。 外强中干 干:枯竭。

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外圆内方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也指钱币。 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弦外之音 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逍遥法外 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

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邪魔外道 佛教用语。

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

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秀外慧中 秀:秀丽;慧:联盟。

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言外之意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意在言外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直内方外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置身事外 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置之度外 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昂头天外 昂:抬起。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暴内陵外 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彻里彻外 ①从里到外。②犹言完完全全。

彻里至外 指从里到外。 彻内彻外 指完完全全。

吃里扒外 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崇洋 *** 洋:西洋,指西方国家;媚:谄媚。崇拜西方一切,谄 *** 国人。

指丧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结外国人。 出于意外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自意外 出于意料之外。 出敌意外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出乎意外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 出人望外 犹出人意表。

超出人们的意料。 出人意外 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都没想到的。

敌国外患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额外主事 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

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遁迹方外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付之度外 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

里外夹攻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内查外调 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内峻外和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内柔外刚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内修外攘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内忧外侮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同“内忧外患”。 旁门外道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

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

3. 关与异国的四字成语 异国他乡

【拼音】yì guó tā xiāng

【释义】1.多指国外或别的地方。 2.指远离家乡在异地。

【字义】异:不同的;异地。异国:不是自己的国家,特指别的国家 。他乡:不是自己出生的地方;

【用法】异国他乡一般指不是自己出生或生长的地方,不论是不是一个国家中都可以使用,表示一种情感。

【直译】别人的国家,他人的家乡。

【造句】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第8课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周国平)

4. 外能组什么四字成语 1. 外四字成语 :

2. 古今中外、

3. 喜出望外、

4. 外柔内刚、

5. 置之度外、

6. 世外桃源、

7. 驰名中外、

8. 九霄云外、

9. 里应外合、

10. 吃里扒外、

11. 秀外慧中、

12. 逍遥法外、

13. 内柔外刚、

14. 置身事外、

15. 内外交困、

16. 天外有天、

17. 节外生枝、

18. 分外妖娆、

19. 外强中干、

20. 身外之物、

21. 弦外之音、

22. 意料之外、

23. 内忧外患、

24. 物外之交、

25. 昂头天外、

26. 崇洋 *** 、

27. 没里没外、

28. 敌国外患、

29. 置诸度外、

30. 里出外进、

31. 意外之财

32. 内疏外亲、

33. 天外飞来、

34. 闳中肆外、

35. 外宽内深、

36. 外圆内方、

37. 分外之物、

38. 里勾外连、

39. 打里打外、

40. 超然物外、

41. 内外夹攻、

42. 尘外孤标、

43. 内外感佩、

44. 内外夹击、

45. 外感内伤、

46. 名声在外、

47. 内清外浊、

48. 门外之治、

49. 内修外攘、

50. 拒之门外、

51. 萧然尘外、

52. 海外扶余、

53. 内查外调、

54. 意见言外、

55. 法外施恩、

56. 海外东坡、

57. 外内无患、

58. 额外主事、

59. 八荒之外、

60. 遁迹方外、

61. 邪门外道

62. 事出意外、

63. 至大无外、

64. 意在笔外、

65. 里通外国、

66. 暴内陵外、

67. 安内攘外、

68. 信外轻毛、

69. 彻里彻外、

70. 形骸之外、

71. 海外奇谈、

72. 魂飞天外、

73. 外亲内疏、

74. 弸中彪外、

75. 慧中秀外、

76. 内仁外义、

77. 邪魔外道、

78. 皮里膜外、

79. 意出望外、

80. 法外施仁、

81. 外合里差、

82. 野狐外道、

83. 内圣外王、

84. 出敌意外、

85. 直内方外、

86. 概莫能外、

87. 权倾中外、

88. 变生意外、

89. 意出象外、

90. 外方内员、

91. 兵弱于外

海阔开头的四字成语

1. 海开头的四字成语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海阔天空】:意指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淡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海市蜃楼】: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海北天南】: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海不波溢】: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海不扬波】:比喻太平无事。

【海底捞月】: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海底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二、海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海阔天空 海市蜃楼 海纳百川 海誓山盟 海枯石烂 海底捞月 海晏河清

海角天涯 海阔天高 海不扬波 海底捞针 海外奇谈 海屋添筹 海涵地负

海怀霞想 海立云垂 海天云蒸 海中捞月 海内无双 海角天隅 海水群飞

海内鼎沸 海屋筹添 海水难量 海沸江翻 海不波溢 海水桑田 海桑陵谷

海啸山崩 海约山盟 海楛石烂 海盟山咒 海涸石烂 海盟山呪 海沸波翻、海枯见底 海北天南 海沸河翻 海沸山裂 海沸山摇 海沸山崩

2. 海开头的四字词语 海开头的四字词语 :

海阔天空、

海枯石烂、

海市蜃楼、

海纳百川、

海誓山盟、

海底捞针、

海水群飞、

海翁失鸥、

海外东坡、

海不波溢、

海水难量、

海宴河清、

海枯见底、

海岱清士、

海啸山崩、

海怀霞想、

海外奇谈、

海盟山呪、

海外扶余、

海立云垂、

海内无双、

海晏河清、

海沸山崩、

海内鼎沸、

海屋添筹、

海桑陵谷、

海不扬波、

海水桑田、

海天云蒸、

海岳高深

3. "海"字开头的四字成语(不是成语接龙) 海北天南 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

海不扬波 比喻太平无事。

海底捞月 唐·释元觉《永嘉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海底捞针 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

海角天涯 唐·白居易《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海枯见底 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海枯石烂 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

海阔天空 唐·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海立云垂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海内存知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

海内无双 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

海纳百川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

海市蜃楼 《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

海誓山盟 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海水群飞 汉·扬雄《太玄经·剧》:“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海外奇谈 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海屋添筹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L锸保

4. 海字开头的四个字的词语 海涯天角、

海翁失鸥、

海角天涯、

海底捞针、

海外东坡、

海水群飞、

海晏河清、

海沸江翻、

海内无双、

海沸河翻、

海内鼎沸、

海岱清士、

海外奇谈、

海市蜃楼、

海水桑田、

海桑陵谷、

海屋添筹、

海沸山崩、

海天云蒸、

海岳高深、

海不扬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约山盟、

海阔天高、

海沸山摇、

海底捞月、

海纳百川

海盟山咒、

海涵地负、

海沸山裂、

海北天南、

海涸石烂、

海上钓鳌客、

海楛石烂、

海水不可斗量、

海沸波翻、

海啸山崩、

海中捞月、

海怀霞想、

海宴河清、

海盟山呪、

海屋筹添、

海枯见底、

海阔天空、

海不波溢、

海枯石烂、

海角天隅、

海水难量、

海誓山盟、

海外扶余、

海立云垂

5. 海字开头四字成语有哪些 海北天南 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海不扬波 比喻太平无事。

海底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海底捞针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海角天涯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海枯见底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海枯石烂 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海阔天空 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海立云垂 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海内无双 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海纳百川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海市蜃楼 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海誓山盟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海水群飞 比喻国家不安宁。

海外奇谈 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海屋添筹 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海啸山崩 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海晏河清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海不波溢 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海沸波翻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海沸河翻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海沸江翻 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海沸山崩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海沸山裂 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

海沸山摇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海涵地负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海涸石烂 犹海枯石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海怀霞想 本托意仙游。后指远游隐居之思。

海角天隅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同“海角天涯”。

海阔天高 比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海盟山咒 犹言海誓山盟。

海内鼎沸 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海桑陵谷 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

海水难量 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海水桑田 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海屋筹添 原指长寿,后为祝寿之词。

海涯天角 犹言天涯海角。指僻远的地方。

海约山盟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海誓山盟”。

海中捞月 比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6. 海开头什么四字词语 海阔天空、

海枯石烂、

海市蜃楼、

海纳百川、

海誓山盟、

海底捞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水群飞、

海翁失鸥、

海外东坡、

海水不可斗量、

海上钓鳌客、

海不波溢、

海水难量、

海宴河清、

海枯见底、

海岱清士、

海啸山崩、

海怀霞想、

海外奇谈、

海盟山呪、

海外扶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680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