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祁奚之荐 (qí xī zhī jiàn)
简拼 : qxzj
近义词 : 祁奚之举、祁奚举午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出处 :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
又是臣门户子弟,堪任兖州刺史,公家之事,知无不为,是以敢希祁奚之举。——蔡东蕃《两晋演义》第四十六回
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之间权力斗争十分激烈,范宣子赶跑了他的外孙栾盈,并杀了他的同党羊舌虎。大夫祁奚向晋侯请求告老还乡,晋侯问他谁可以接任,他推荐了他的仇敌解狐。晋侯问谁可以担任中军尉,祁奚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
扩展资料:
《诗小雅》赞:“言惟有德之人,能举似已者也。”相传解狐为祁县东冀里人,为人正直廉洁,做官时也曾举自己的仇人刑伯柳为上党守。
柳往谢解狐,解狐说:“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其耿直倔强的性格同祁奚何其相似。
祁午也是晋国当时著名的贤才。他“好学而不戏,守业而不淫,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质直而无流心”,任中军尉后,“军无秕政”。袁启疆称祁午“为诸侯之选”。
左氏和孔子由此慨叹,“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给祁奚以极高的评价。
“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四字成语是:祁奚之举
祁奚之举的读音: qí xī zhī jǔ
解释:祁黄羊说的太好了!举荐家族外的人不因为他是仇人就排挤,举荐家族内的人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就埋没,祁黄羊真称得上是公义之人啊。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句:唐·姚元崇《答张九龄书》:“历官三朝,年愈一纪,凡所称荐,罕避嫌疑,实有祁奚之举。”
诗人简介:丘明,姜姓,丘氏,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楚国名臣左史倚相的孙子。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1. 荐字开头的成语: 没找到荐字开头的成语
章父荐屦:
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祁奚之荐: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
举善荐贤: 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饥馑荐臻: 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飞谋荐谤: 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同“飞谋钓谤”。
称贤荐能: 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毛遂自荐: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2. 荐字开头的成语, 对不起。没有荐字开头的成语
章父荐屦:
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祁奚之荐: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
举善荐贤: 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饥馑荐臻: 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飞谋荐谤: 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同“飞谋钓谤”。
称贤荐能: 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毛遂自荐: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3. 荐开头的成语 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饥馑荐臻: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
连年灾荒不断。祁奚之荐: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
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
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举善荐贤:有才能,有道德的。
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章甫荐履:冠被垫在鞋子下。
比喻上下颠倒。章父荐屦:同“ 章甫荐履 ”。
称贤荐能: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同“飞谋钓谤”。
4. “荐”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怎么接 荐贤举能、能歌善舞、舞笔弄文、文不尽意、意出望外
1、荐贤举能
【拼音】: jiàn xián jǔ néng
【解释】: 举:推荐。选拔推荐有都能有德行的人。
【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能歌善舞
【拼音】: néng gē shàn wǔ
【解释】: 擅长歌舞。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不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见者,许报名到显仁宫自献。”
3、舞笔弄文
【拼音】: wǔ bǐ nòng wén
【解释】: 指舞文弄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
4、文不尽意
【拼音】: wén bù jìn yì
【解释】: 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心意。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圆光如日,有炎如烟,周绕我体,如同金刚,文不尽意,犹待诀言。”
5、意出望外
【拼音】: yì chū wàng wài
【解释】: 出乎意料之外。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宝玉勾着贾母,原为要赞黛玉,不想反赞起宝钗来,倒也意出望外,便看着宝钗一笑。”
祁奚(前620--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本晋公族献侯之后,父为高梁伯,因食邑于祁,遂以祁为姓。“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曾以赵氏之田“与祁奚”。悼公继位,“始命百官”,立祁奚为中军尉。平公时,复起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闲官,基本上不过问政事了。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盂县、祁县有祁大夫庙。
历史记载
史载,鲁襄公三年(前570年),“祁奚请老”,可知时年祁奚至少在50岁以上。其生年最晚也在晋灵公初年(前620年)。又据县志,祁奚“历事晋景、厉、悼、平四世(前599年——前532年)”。那么,既便从平公继位初年(前557年)算起,其享年也在60以上。如果以平公卒年计,则80余岁,可谓长寿。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政治情况
由于时代所限,祁奚在政治上并无卓越的业绩可称。晋景、厉、悼、平四世,秦、楚、齐、晋争霸正酣;晋内忧迭起,是政治家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况景公继位(前599年)至厉公末年(前574年),正是祁奚20到40多岁期间,年富力强,理应有充足的精力参与国家事务。但这数十年间,却是祁奚政治生涯的空白时期,颇令人费解;究其原因,恐是晋公室宗族势力较弱所致。历史上,晋宗法血缘关系比较松弛,经过多次晋宗族相残事件后,异性和异支的卿大夫贵族逐渐把持了朝政。至景公、厉公以后,晋同姓大夫仅剩栾氏、郤氏、羊舌氏、祁氏四家了。景公和厉公采取的是重用异姓卿族,压制同姓宗族的政策,厉公杀三郤(即郤锜、郤犨、郤至),亡郤氏;悼公时灭栾氏;到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祁奚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遂以法尽灭其族……分其邑为十县”,晋公室益弱。可见,景公、厉公以后,同姓大夫正在逐步退出晋国政治舞台而让位于“六卿”,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上述问题了。
祁奚荐贤
虽然祁奚在政治上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但祁奚荐贤却成为千古美谈,为人所称颂。祁位于帝尧封地,有“尧之遗风”,其民勤俭质朴,“崇节义多劲直之气”。这种品质在祁奚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祁奚请老,悼公问谁可代中军尉一职,祁奚举荐解狐。悼公又问,解狐可是你的仇敌,祁奚道:“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解狐卒,祁奚又荐祁午。悼公问,祁午可是你的儿子,祁奚道:“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这就是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
正面评价
《诗小雅》赞:“言惟有德之人,能举似已者也。”相传解狐为祁县东冀里人,为人正直廉洁,做官时也曾举自己的仇人刑伯柳为上党守。柳往谢解狐,解狐说:“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其耿直倔强的性格同祁奚何其相似。祁午也是晋国当时著名的贤才。他“好学而不戏,守业而不淫,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质直而无流心”,任中军尉后,“军无秕政”。袁启疆称祁午“为诸侯之选”。左氏由此慨叹,“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给祁奚以极高的评价。
编辑本段公而无私
祁奚以公而无私赢得了朝野内外的赞誉,他的言行也随之成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栾盈之难”后,范宣子(即士匄)因羊舌虎(叔向弟)故,囚叔向(即羊舌肸)。叔向谢绝了乐王鲋“吾为子请”的好意,希望祁奚能为他主持公道。他说:“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祁奚听说后,请求范宣子赦免叔向。他对范宣子说,叔向惠而有谋,是国家栋梁之才,以其弟之故而杀叔向,是弃国家社稷于不顾,这样做,是非常愚蠢的,范宣子遂免叔向。祁奚所为,皆出自公心,所以事后他“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也明知祁奚是为了国家,并非偏爱自己,故不谢祁奚而还。可见,叔向对祁奚是十分了解的。 祁奚之“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宗法制时代士大夫阶层应具有的“忠”“孝”之道德的内在要求。大夫应尽力公家之事,,以私害公,即为非“忠”;而“孝”之道德最为重要,贵族之孝,就是要“尊祖敬宗”“保族宜家”。祁奚作为晋公室宗族,在“公室益弱”的情况下,尊祖保宗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先秦时期,公而忘私仍然属于较高层次的道德范畴。何况,祁奚唯贤是举,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所以才受到人民的怀念。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侯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人选。他称道解狐,这是他的仇人。晋侯打算任命解狐,他却死了。晋侯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午可以胜任。”当时羊舌职死了,晋侯说:“谁可以接替他?”祁奚回答说:“赤可以胜任。”由于这样就派遣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职为副职。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君子认为祁奚为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称道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安排他的儿子而不是勾结,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商书》说:“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能被推举,祁午能被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就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好人的缘故啊。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人。《诗》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祁奚就是这样做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669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齐心戮力
下一篇: 祁奚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