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简拼 : dsqs
近义词 : 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自私自利、明哲保身
反义词 : 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急公好义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动宾式
成语解释 : 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 :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成语用法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 :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兼济天下:得志时就要为天下造福。
独善其身:搞好自身的修养。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翻译:不得志的时候,就搞好自我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为天下人造福。
引用: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扩展资料
赏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指受到聘用就出任,不受聘用就隐居)”有相近的意思,是千年以来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这句话对自己,对这个世界都非常的有用。
人在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让你不至于放弃;一旦飞黄腾达,有了成功发展的机会,一句“兼善天下”让你知道自己的责任,有所方向的展示自己的抱负。
无论你处在哪一个位置,这句话对人的心理疏导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才成为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1、意思是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
2、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赵岐注:“独治其身以立於世间,不失其操也” 。
3、示例:中国人讲究“独善其身”,“每日三省吾身”,即通过自我的修炼来保持心灵的平衡,和西方文化相比,我国传统文化是内敛的、含蓄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652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斗筲之人
下一篇: 独善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