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围城打援

大道家园 2023-07-24 08:13:37

拼音 : 围城打援 (wéi chéng dǎ yuán)

简拼 : wcdy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指一种战术。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出处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例子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八节:“只有在‘围城打援’的方针下,目的不在打围敌,而在打援敌。”

产生年代 : 现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明朝面对后金的围城打援,应该怎么应对最好呢?

明朝晚期,国家岌岌可危,内外战争不断,大家可能会想起两件事情,一个是晚明政府宁死不屈,决不妥协;一个是崇祯的“君王死社稷”。而正是这两件事情,导致清朝取代了明朝。

一是,晚明政府不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一味的坚决抵抗政策,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其实当时的状况来说主要是与两股势力的斗争。一股是通过战争崛起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一股是陕西爆发的农民起义军。虽然现在来看,这件事情被认为是明政府坚决不妥协,是誓死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象征,但事实上,对两边都不妥协却正是明朝灭亡的关键。

由于两边均发生战役,明政府被迫两面迎敌,这是兵家大忌,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最后导致无论是起义军还是后金,明政府都无力压制,蒋介石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导致挺进大别山之后战局瞬间逆转。而且,有许多证据表明后金与起义军之前相互有过照应,可以说如果明政府单独对抗某一势力的话是足以压制的。正是对两股势力都不妥协,才导致明朝陷入危难情形。

二是农民军起义军前锋逼近首都。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既没有选择投降,也没有选择南迁谋求生路,甚至连太子都没有正式送出去(据说后来太子跑出去了,被南明弘光政府找到后,不承认其太子身份,惨遭杀害)。

之后虽然陆陆续续有南明政权建立,但大多因为权力争夺而迅速被灭。如果崇祯皇帝没有“君王死社稷”,选择撤退,像北宋一样南下,凭崇祯皇帝的威信足以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政权,建立南明,甚至有重新夺回失地的可能。

三是军队的建设滞后,战斗力差。从整个明朝的历史来看,虽然表面看是客观因素,打不过后金和起义军,但主观因素还是不注重武备,军队缺乏锻炼,没有优秀的武将,“空想家”多,“实干家”少,这都反映了明朝制度的落后,挨打是正常的。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明朝灭亡的根源在于制度,正是因为明朝制度,让明朝无法妥协,让崇祯皇帝无法南下。因为明朝全是空喊“精神”的大臣,却没有实干“救国”的忠臣。空喊精神却不作为,是永远无法成功的。

都说玉壁之战是古代城市攻防战的巅峰,你怎么看?

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玉壁之战,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水平最高的就是城市攻防战,参战双方的主帅韦孝宽和高欢都是一代雄杰,当世名将!

玉壁之战的由来南北朝时期,雄霸北方的北魏经历了六镇之乱之后,中央权威尽丧,进入了权臣时代,经过几轮血腥的厮杀之后,北魏的权柄被高欢获得!

然而老高没有高兴几天,就发生了皇帝落跑事件,傀儡皇帝不甘心成为一个受人操控的木偶,逃到了陕西,成为了宇文泰的傀儡。

高欢毫不犹豫重新又立了一个皇帝,于是,诺大的北魏帝国出现了分裂,高欢控制的地区称为东魏,宇文泰控制的区域被称为西魏。

两国之间展开了不死不休的大战,尽管在几次决定命运的决战中,西魏取得了胜利,但是西魏的家底比较薄,邙山一战败给了高欢,精锐尽丧,通过几次大战积攒起来的一点点优势荡然无存。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高欢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远征,他要一举消灭西魏。

高欢动员了20万大军进攻西魏,这20万大军可是精锐中的精锐,都是身经百战的鲜卑老兵,作战经验极为丰富。

玉璧之战的过程东魏军的进展也正如高欢所预料的那样十分顺利,很快就包围了玉壁城。在高欢的计划玉壁将是一个消灭宇文泰有生力量的血肉磨坊,通过包围玉壁城吸引宇文泰率领主力军队来救援,高欢大军以逸待劳,围城打援,一举消灭宇文泰主力!

高欢的信心不是没有根据作为战争的另一方,宇文泰手中的本钱明显不够,他的精锐部队在三年前的邙山之战中损失殆尽。

所能倚仗的只是近三年里,刚刚招募起来的新兵部队,战斗经验几乎为零,这些新兵上战场,可能连枪都端不稳,这让他们如何面对如狼似虎的东魏军。

可是宇文泰对于高欢的了解甚至超过了高欢的老婆,他愣是置玉壁于不顾,因为他相信玉壁城中的那个人会给他带来惊喜,那个人就是韦孝宽。

第一阶段:围城打援

围城打援,却等不来援军,这就有些尴尬了,高欢有一种炒房炒成房东,炒股炒成股东的感觉,心中极为不适!

既然如此,那就假戏真做,变佯攻为主攻,东伟军队在他们杰出的统帅,高欢的指挥下,朝玉壁城猛攻。

然而,看似并不高大的玉壁城墙却成为了一道阻挡东位士兵前进的天堑!在守正韦孝宽的调度之下,整个玉壁城固若金汤!当然,韦孝宽知道现在还不是骄傲的时候,展现出你最强的实力吧,高欢!

看到简单粗暴的猛攻并不奏效,高欢马上停止了,这种徒劳无功的攻击,采用了新战术!玉壁其实面积很小,并不利于高欢军队的展开,人数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水源截断

经过仔细观察,高欢发现了玉壁的命门那就是水!这座城池的地形比较高,取水的难度相对较高,城中守军的饮用水全靠流经此处的汾水供给,那么,如果汾水改道了呢?

心动不如行动,高欢立即部署相关事宜,东魏大军变身为施工队,在他们杰出的包工头高欢的指挥下,他们在分河的上游筑起了大坝,将水全部拦截,没有一滴水能够留到玉壁城,没不要几天整座坚固的城市就会成为大囚笼。

失算了,真的失算了,高欢可能真的没有学过地理,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地下水的东西。

不过,韦孝宽很快就用实际行动为他补了这一课,玉壁不是建筑在沙漠里的,临近于汾水,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韦孝宽率领军人们采地下水,生活乐无边!

第三阶段:造山运动

绝水计失败,高欢再生一计。他命令士兵照起土山居高临下,像玉壁进攻。只要土山足够大了,就能唱着山歌,迈着大步进入玉壁城。

韦孝宽也不示弱,也搞起了土木工程,他从事的行业是当年论坛里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盖楼。

当别的地方打仗,战场上都是枪林箭雨的时候,玉璧城下却呈现出了另外一种风情,那就是黄沙漫天,两边的军人喊着号子在拉建材!

韦孝宽的工程是利用成城楼上的箭楼进行改扩建,进展神速,而高欢则是要平地起高楼,哦不,是土山!

自然工程量要大很多,进度也要慢一些,所以,东魏军队的施工队始终被西魏军队的施工队压制,韦孝宽一直指挥着士兵们在土楼上,利用各种武器,招呼东魏的同行,东魏的士兵被打得抬不起头来,于是,造山运动停止!

第四阶段:地道战

玉壁不破,折腾不止。高欢对于失败毫不气馁,采取了又一轮新的进攻。在明面上,高欢集结兵力向玉壁城北发动猛攻,而在暗地里,城南十几条地道同时开挖。

然而,这也奈何不了韦孝宽,人家早有准备,在城里早就建设好了一条壕沟,只等东魏士兵辛辛苦苦来到这里,送他们上路!高欢的地道战也失败了。

第五阶段:冲车

面对失败打击更是激发起了高欢的斗志,李云龙老师有意大利炮,高欢有冲车!这是一种,在当时堪比坦克的武器,它的构造极为监控内部用一根铁链挂于车顶的大原木,它的前后两端都有攻城鎚!

冲车一登场,战场形势就朝着对高欢有利的方向发展。眼看西魏的军队节节败退,抵抵不住,韦孝宽突发奇想来一招以柔克刚,西魏的军人拉起了巨幅的布幔。

等冲车的冲头,撞击在这些布幔上时,他们巨大的破坏力被抵消,再也没有之前小坦克般的功效了!高欢的冲车战术又失败了!

第六阶段:挖城墙

高欢无奈,只能用出他的大招!这一回,高欢还是选择地下作业,他用大量的士兵挖地道,这次的地道挖的很浅,一边挖,一边竖起一根根柱子作为支撑,一直挖到城墙,然后就放火烧掉这些柱子。

由于这些承担着支撑作用的柱子的崩塌,原先由他们提供的支撑力,在瞬间消失,整个地区的受力平衡将受到破坏,玉壁城墙缺少了一个向上的支撑力,城墙出现了坍塌!

高欢得意地看着这一幕时,玉壁终于拿下了!然而,玉壁真的被攻破了吗?

答案还是没有,让东魏士兵兴高采烈的跨过城墙,他们,失望的发现在,玉壁城内又出现了一道栅栏,士气可鼓不可泄,东魏军人的士气大幅下降,再也没有办法前进一步,高欢的地道焚柱法也失败了!

看着累累的白骨,高欢一身叹息,他终于心灰意冷的宣布退兵,人生的最后一战就此落幕!韦孝宽拯救了西魏帝国,凭借这一场精彩的战斗,韦孝宽得以跻身将星璀璨的中华名将的行列。

这一场战斗可以说攻的精彩,守得漂亮,高欢是不幸的,换一个同时代的其他武将,这座城池早已经被攻破多时。高欢又是幸运的,他和韦孝宽两人联手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堪称中国古代巅峰的攻防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9638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