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主一无适 (zhǔ yī wú shì)
简拼 : zyws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专一,无杂念。
出处 : 《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成语用法 : 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敬业与乐业的演讲稿
今天我学习了《敬业与乐业》一课,它虽是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演讲稿,但还是让我感触良多。它主要阐述了敬业与乐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然而在这之前需有业,如若无业何以敬之,乐之。
敬业——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业”自然是学业,要想敬,就要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主一无适便是敬”,让我们真正的专注于学习而不为其他的琐事所烦扰,才能敬。我们作为学生,专心于学习,有坚强的意志力,敢于拼搏的气魄,决不放弃的信念,便是“敬业”。对于任何我们拿到手上的工作就要认真的做,做到最好。“百行业为先,万物懒为首”,这也证明人人都要有工作,人人都要劳作,我们现在不是无业游民,将来更不能做社会的蛀虫。
乐业——有的人说“做工好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人的这一生要不就是先苦后甜,要不就是先甜后苦。前者,早受苦当然懂得珍惜,自然是苦尽甘来;而后者大多都是些无业游民的烂人,他们不知用劳作去换取酬劳,以至于最后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对生活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倘若有人问我读书苦不苦我当然会说哭,但我不会因为哭就不去做它,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需要你去发掘它,发现它,你自会体会到业之乐。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知。”人生如若能从业中领略出一番滋味,才能体现出生活的价值!
总之,接下来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会如朱熹所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的去学习,一敬、乐的态度去迎接生活!
【成语】:无适无莫
【拼音】:wú shì wú mò
【解释】:适:厚;莫:薄。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
【成语】:主一无适
【拼音】:zhǔ yī wú shì
【解释】:专一,无杂念。
作者如何论证:
1、梁启超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了“敬业”要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梁启超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2、梁启超提出“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作者再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3、梁启超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梁启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不能敬业,就不能乐业,就不能找到自己生存奋斗的价值。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
4、梁启超以论述举证的方法从各个方面论证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
2、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遂作此文。正由于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以其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敬业与乐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626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主少国疑
下一篇: 助人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