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花甲之年

大道家园 2023-07-22 09:08:57

拼音 : 花甲之年 (huā jiǎ zhī nián)

简拼 : hjzn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 :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 : 再过两个月王教授就入花甲之年了,几个学生正在商量怎样为他祝寿。王教授却抓紧工作,争取在六十寿辰前把稿完成,作为永久的纪念。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花甲之年是什么含义

形容60岁的老人。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 志学之年,
15—20岁——舞家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8,
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100岁――期頣 ,人瑞,
108岁——茶寿

花甲之年是什么意思呀?

古代60岁称为花甲之年,或者耳顺之年。 我国古人对于人不同阶段的岁数都有不同的称谓,大家常常听到的“年过花甲”、“花甲之年”、“耳顺之年,就是指60岁的老人。其他年龄代称如下:


3~8岁儿童——垂髫。

8~14岁少年——总角。

20岁青年——弱冠、及冠。

30岁男子——而立。

40岁壮年——不惑。

50岁中年——知命、半百、大衍。

60岁老年——花甲、耳顺。

70岁老年——古稀、杖国。

80岁高龄——耄耋。

90岁高龄——鲐背。

100岁高龄——期颐。

花甲之年是哪一年?

1、幼学之年:10岁。

2、而立之年:30岁。

3、不惑之年:40岁。

4、花甲之年:60岁。

5、古稀之年:70岁。

关于上述几句话的出处为:《为政》

《为政》篇包括24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花甲之年是多少岁?

01六十岁

花甲之年是60岁,把六十岁及以上的老人称为花甲之年,这一名称的来历与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念法密不可分。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

所谓花甲之年,主要是依据古代天干纪年法,在天干纪年法中六十年为一甲子,所谓一甲子也就是指一个周期的时间,例如1958是阴历戊戌年,60年后也就是2018年,一样也是阴历戊戌年,这60年正好是一个循环,所以被称之为一甲子,而所谓的花甲之年就是指活了一甲子的时间,所以花甲之年是六十岁。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

其他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582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