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士农工商

大道家园 2023-07-22 08:22:38

拼音 : 士农工商 (shì nóng gōng shāng)

简拼 : sngs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出处 : 《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子 : 下面密密层层,有亿万人来来往往,都想争夺此物。细细看去,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一不有。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级是什么?

士农工商等级:

古代所谓的“士”就是读书人,把士放在第一位主要是鼓励读书,人读书多了就会知书达理,人人都知书达理了,国家就好管理了。在农耕社会,农民是社会财富的实际创造者,抬高他们的地位就是奖励农桑,只要人人衣食无忧,社会就安定了。

手工业者则向社会提供生活用品,所以地位也不能太低。商人被放最后,是因为古代认为商人是不从事生产的寄生虫,专干投机取巧,舞弊钻营的事。他们唯利是图,道德败坏(实际上商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犹太人就是例子),代表的是贪婪和欲望,所以必须打压,因此商人被放在最后,有钱也被人瞧不起。

三教九流等级:

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大教派,而九流则是古人对人阶层的分类,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上九流:佛祖、仙、朝廷、官、商家、客、馋、懒、赌钱。

中九流:秀才、医、丹青(画家)、皮(皮影)、弹唱、金(卜卦算命)、僧、道、棋琴。

下九流: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三教九流的原意

现在人理解为旧时代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一些白话小说中对其有时含有贬义,皆因其不知所以然。事实上,古代“三教九流”之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

“三教”,据记载起于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和上书令阚泽谈话中所提到的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这九个学派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古代士农工商顺序到底是怎么排的?为何士排最前,商排最后?

古代的社会阶级排名为“士农工商”,那么这个排名究竟因何而产生呢??

阶级排名主要还是根据社会贡献来编排,古代的四大阶级自然也是依据这个标准来排名的。

士为何是最高级:古代的读书模式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今天读书需要历经很多阶段(大中小学),而且就算是完成了所有的阶段,也不一定可以踏入政治圈子。

但是古代时期就不是如此了,古时的读书目的比较单一,就是踏入政界开创自己的事业。所以古代的士人群体就是国家的实际管理者,他们共同组成了国家机器的零件,一些优秀的士人(比如说改革家等),他们更是从根本上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所以说士人群体的存在是国家发展延续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群体的奠基,其他的一切群体包括皇室都没法继续生存。

农民为何能成为第二:农民在古代的地位看似“不起眼”,但是它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生存的重要阶层。

古代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都是地道的农耕型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不够发达,所以经济实力主要是依靠粮食生产和储备水平来体现。而且古代的耕种技术比较低下,粮食产量也相对较低,这就需要一大批农民的共同参与,才有可能解决国家的温饱问题。

所以将农民的地位抬高有两个因素,一是中央为了鼓励更多群众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以农业生产为荣。

二是农民的地位确实非常重要,毕竟是他们给了人们稳定生活的基础。

手工业为何“屈居”于农业之后:通过对农业领域的解释,可以说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要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则就需要手工业者的加入了。

古代的手工业者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各大生产工厂,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均需要手工业者们来提供。所以手工业领域对社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它在民众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所以能排到第三位也是当之无愧的。

商人为何地位最低: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前三者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对社会起到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作用,他们的存在都让社会更加进步,可是商人阶层有什么贡献呢?无论是古代的商人还是今天的商人,他们本质上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他们只不过是扮演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角色,而且还会在营销过程中谋取一定的利益。

所以这个群体在古代是不那么受待见的,其他阶层的人都把他们看作是以投机方式谋取私人利益的人,对社会没有做出贡献,虽然很多商人都非常有钱,但是其地位和名声却一直都上不去。 看看古代对于商人就没什么好字眼儿,什么无奸不商、为富不仁等等。

综上所述,阶级排名的高低主要依据的是社会贡献度的高低,但是这种排名到今天就不再适用了,在如今的社会发展模式下,资产保有量是衡量个人或者团体地位的重要标准,所以商人的地位也完成了“逆袭”。

当然,如果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这其实就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首先“士”乃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核心,统治者需要他们来帮助治理国家。而农则是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础,在古代农耕社会,没有农民,就意味着没有吃的,所以农民的地位必须要拔高。

至于“工”,同样是统治者所需要,毕竟衣食住行都得需要有人服务。至于商人,那几乎就是站在了统治者的对立面,他们有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如果再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那无疑就是一方豪强,威胁统治。

士农工商指什么意思?

古代的士农工商指的是古代四种民众的总称,古代所谓四民,经指做官的、从农的、百工、经商的。

扩展资料

《管子》是一部记录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的书籍。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 汉族,名夷吾,字仲,又称敬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 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参考资料:士农工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575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