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干父之蛊 (gàn fù zhī gǔ)
简拼 : gfzg
近义词 : 子承父业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出处 : 《周易·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指子承父业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蛊卦原文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白话文解释
蛊卦:大吉大利。利于涉水渡河,但须在甲前三日之辛日与甲后三日之丁日启程。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巽为风,贤人如山居于上,宣布德教施于下,所谓山下有风,这是巽卦盼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吹拂万物的风,从而振救万民,施行德教。
《断易天机》解
蛊卦艮上巽下,为巽宫归魂卦。蛊是指皿中食物因腐败而生虫,筮遇此卦,半凶半吉。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三蛊在器,事物败坏;辛勤丁宁,转危为安。
得此卦者,艰难迷惑之时,事事不如意;宜大胆革新,奋发图强,艰苦努力,可转危为安。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力图振作,可改旧观。
财运:不宜堆积,应即贩卖。
家宅:整顿家风;恐有私情;生育不顺。
身体:蛊毒之症,小心咒诅。
传统解卦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艮)相叠,与随卦互为综卦。蛊本意为事,引申为多事、混乱。器皿久不用而生虫称“蛊”,喻天下久安而因循、腐败,必须革新创造,治理整顿,挽救危机,重振事业。
大象:风入山下,闭而不出,即物腐生虫,意气不通,因循败事。
运势:诸事不如意,艰难迷惑,宜大胆革新,否则引来内忧外患。
事业:运气处于不佳状态,或因外界条件,或因个人因素所致。唯有谨慎分析原因,找出弊端,坚决而大胆,不惜冒险,战胜阻力。这时一要头脑冷静,二要向高明的人请教,必能创造业绩。
经商:诸多不利困扰着自己,不宜继续走老路。应全面分析市场动向,当机立断,另外找寻出路。
求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利,应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要以百倍的勇气,继续奋斗。同时,虚心寻找自己的不足,加以补救。
婚恋:不顺利。双方如情投意合,则应全力以赴促成此事,夫妇应共同努力维系家庭。
决策:生不逢时,家道或事业有中落现象,个人陷入多事之秋。唯有正视现实,勤奋勉励,不屈不挠,有所作为,甚至不惜冒险,挽救败落状况。必要时还需耐心等待时机。
台湾张铭仁解卦
蛊:表示受到蛊惑、毒害。主大凶象。蛊毒是因内在腐朽而生虫化毒,显示问题的根因存在已久,却未诚实面对处理而导致愈来愈严重。易做出错误的决策,慨大都被人所迷惑、而一时心神错乱引致祸事。
解释:中蛊毒,无可救药。
特性:内心犹豫,猜疑心重,多事之秋,宜大胆革新。
运势:诸事不如意、积弊已深,未能进展,气运杂乱。逢此宜鼓起勇气,大胆加以革新,有内忧外患之象。
家运:家庭易生烦心之事,不彻底改革有破家、损财之象。
疾病:宜把握治疗时机,冬季占得险象,为内脏恶性疾病。
胎孕:胎有惊。
子女:双亲不堪其忧之苦象也。
周转:信用不好,周转无望。
买卖:交易不成,另谋生计为要。
等人:中途有变,不会来。
寻人:因家庭感情失和而出走,或与人私奔,于东南或东北。
失物:找不回来,遗失似是木制工艺品,在门口或旅馆遗失,或者是寄失了。
外出:宜推迟或提前。否则会出现危险,务必小心谨慎。
考试:落榜。
诉讼:慎防桃色纠纷,会拖一段时间,不易解决。
求事:不利。
改行:弃旧迎新,或革新内部人事。
开业:开业者不宜,有损财或官符之灾。
周易第18卦初六爻详解
初六爻辞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白话文解释
初六:继承父业,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固然没有灾害,即使遇到危险,最后乃吉利。
《象辞》说:继承父业,意思是继承其父遗志。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吉:得此爻者,会得到祖先的庇佑,营谋遂意。做官的会受到重任,改革创新。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克勤克俭,前途光明。
财运:重整旧业,可以得利。
家宅:改造旧宅;婚嫁可喜。
身体:初无大碍,无子不利。
初六变卦
山风蛊之山天大畜
初六爻动变得周易第26卦:山天大畜。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艮)相叠。乾为天,刚健;艮为山,笃实。畜者积聚,大畜意为大积蓄。为此不畏严重的艰难险阻,努力修身养性以丰富德业。
周易第18卦九二爻详解
九二爻辞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白话文解释
九二:继承母业,则吉凶不可卜问。
《象辞》说:继承母业,九二处下卦中位,爻象显示其人得中正之道。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平:得此爻者,改旧从新,则会如意。女命勤俭持家,性忠直者多福。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顺势而行,不可草率。
财运:旧债积弊,缓和处理。
家宅:母系擅权,忍耐协调;可得佳妇。
身体:大人寒症,小孩补气。
九二变卦
山风蛊之艮为山
九二爻动变得周易第52卦:艮为山。这个卦是同卦(下艮上艮)相叠。艮为山,二山相重,喻静止。它和震卦相反。高潮过后,必然出现低潮,进入事物的相对静止阶段。静止如山,宜止则止,宜行则行。行止即动和静,都不可失机,应恰到好处,动静得宜,适可而止。
周易第18卦九三爻详解
九三爻辞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白话文解释
九三:继承父业,即使稍有过错,也不会出大问题。
《象辞》说:继承父业,最终不会遭逢灾难。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凶:得此爻者,躁进者有失,不听信谗言者则无难。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痛改前非,仍有未来。
财运:重立旧业,小损大利。
家宅:改造住宅。
身体:应可痊愈。
九三变卦
山风蛊之山水蒙
九三爻动变得周易第4卦:山水蒙。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周易第18卦六四爻详解
六四爻辞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白话文解释
六四:光大父业,施行起来困难重重。
《象辞》说:光大父业(困难重重),施行之中未尽得当。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凶:得此爻者,事事见忧,有足疾。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不可因循,否则自误。
财运:未能除弊,难以获利。
家宅:父业难保。
身体:急救内患,以免不治。
六四变卦
山风蛊之火风鼎
六四爻动变得周易第50卦:火风鼎。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离)相叠。燃木煮食,化生为熟,除旧布新的意思。鼎为重宝大器,三足稳重之象。煮食,喻食物充足,不再有困难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宜变革,发展事业。
周易第18卦六五爻详解
六五爻辞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白话文解释
六五:继承父业,博得了赞誉。
《象辞》说:继承父业而博得了赞誉,因为继承了其父的美好品德。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吉:得此爻者,多喜庆之事,家中或进人口。做官的进取有望,名誉远播。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自行振作,仍可扬名。
财运:改善旧业,仍然有利。
家宅:努力兴家;嫁娶高亲。
身体:应觅名医。
六五变卦
山风蛊之巽为风
六五爻动变得周易第57卦:巽为风。这个卦是同卦(下巽上巽)相叠,巽为风,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入,巽亦为顺、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可无往不利。
周易第18卦上九爻详解
上九爻辞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白话文解释
上九:不服务于王侯,因为其人看重自身价值。
《象辞》说:不服务于王侯,这种志趣可以效法。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平:得此爻者,宜守旧,好运者,多遇尊贵,能获得提拔。做官的宜退守,或告休。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以退为进,较为有利。
财运:不必急售,获利可期。
家宅:住在高处;良缘天成。
身体:大限将至,安其天年。
上九变卦
山风蛊之地风升
上九爻动变得周易第46卦:地风升。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坤)相叠。坤为地、为顺;巽为木、为逊。大地生长树木,逐渐成长,日渐高大成材,喻事业步步高升,前程远大,故名“升”。
《易经》的文言文版本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
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见
乾卦终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
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
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
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
无誉.」 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
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
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坤卦终
《易经》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
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 = 辶 + 颤 -页
屯卦终
《易经》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
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
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蒙卦终
《易经》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
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 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需卦终
《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
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 = 上般 下革
讼卦终
《易经》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师卦终
《易经》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
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比卦终
《易经》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
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
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泰卦终
《易经》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
而外君子.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卦终
《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唯君子为
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 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同人卦终
《易经》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
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终
《易经》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
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
不可□①,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②谦.
象曰:无不利,□②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 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① = 足 + 俞
□② = 扌+为
谦卦终
《易经》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
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
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 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 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 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豫卦终
《易经》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
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 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 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随卦终
《易经》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
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蛊卦终
《易经》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临卦终
《易经》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
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
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我们在讲解卦之前,我们可以回顾下以前我们前文《讼》《师》卦以及《履》等卦,这几卦的分析文王被囚羑里的原因,大概是和媳妇(《归妹》)因为某些事情争吵,同时其他方国也离间商周关系,属于一个综合因素导致被囚,纵观整个《易》中,只有一处描述伯邑考这个人(考字两处《履卦》上九:视履考祥;《蛊》: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 ),伯:老大;邑:封邑;考:1,老者;2,去世的人。所以伯邑考,应该是大儿子,而我们在前文假设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应该是伯邑考的老婆,他去世以后,嫁给了伯邑考弟弟武王,邑姜的“邑”就是随伯邑考而来吧(春秋时期晋怀公妻子被伯父晋文公收继,在文献中继续从前夫谥称为“怀嬴”)。如果此“考”表示老者,前面的有子逻辑不通,我个人猜想伯邑考真名叫“姬考(巧)”。
我们根据现存史料来分析伯邑考这个人:
《逸周书》: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
《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si),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礼记?檀弓上》: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
《大戴礼记》记载:“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
所以伯邑考之人确实存在毋庸置疑,只是关于他的死流传很多说法,《逸》和《史》倾向于是提前去世,也比较符合我的推断,而《礼记》则从人品方面分析,个人不是很推崇这种说法。
前文我们讲解《大有》卦已经推测,文王被释放是有交换的,通过《蛊》卦我们可知这段历史了!
在讲解《蛊》卦前,我们依然看看纵观全卦的“干”和“蛊”字:
蛊字
甲骨:有疾齿,唯蛊虐?(《乙》7310)——殷人认为 齿病、骨病 都可能由“蛊”所致。
《周礼·秋官·庶氏》:掌除毒蛊。——养毒虫的官员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 ”——蛊惑
《左传·昭公六年》:谷之飞,亦为蛊——谷内生虫,暗含内部问题
《尚书大传》: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通“故”
《尔雅》 释诂:蛊,疑也
干字
干字象形文字
《毛公鼎》:王曰:父歆,已曰及兹卿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君,命女摄司公族,雩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雩朕亵事,以乃族干吾王身(周王说:“父歆啊!我已对这些卿事僚、太史僚说过,叫他们归你管束。还命令你兼管公族和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以及我的一切官吏。你率领你的族属保卫我。)
《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捍卫,保卫
《易·渐卦》:鸿渐于干——水畔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水畔
《毛》与《周南》两例都是周初“干”字,表示捍卫;而《渐》和《斯干》表示水畔。在甲骨造字本意上是人用树干做攻击武器。
以上为蛊和干字解析,我们接下来释读《蛊》卦。
《蛊》卦辞: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翻译:大吉。利于出兵,先出兵多日,在出兵多日(《易》中利涉大川都是带有出兵性质的,如果把卦辞和爻辞合并理解,就是文王被囚羑里七年,周应该是多年攻击商,最后商妥协,用伯邑考交换,但是我们前文也提到过,卦辞和爻辞很多时候是分开论述的。)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翻译:捍卫父亲(文王)流言蜚语(文王被囚在各国各种版本),有儿子,名叫考,无过错,开始比较不顺,最终吉利。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翻译:还要捍卫母亲的流言蜚语(文王和《归妹》之争,可能是太姒上位,“归妹”回娘家闹引起或者归妹与文王争讼之事),贞卜得不到结果。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翻译:捍卫父亲的流言蜚语,开始有点后悔,但是无大过。( 具体为何后悔属实不好猜测,估计是文王关押7年,从开始的维护,到后来的收到内部抵制,再到后来维护的一个过程吧 )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裕:古代形容衣物环绕,有钱之态。此卦应该是用来修饰文王被争讼导致的一些流言蜚语吧
翻译:美化父亲之前的流言蜚语,一意孤行去见(文王)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翻译:捍卫父亲的这些流言,用自己的声誉挽回(我觉得这是伯邑考用自己生命换取文王自由)
上九:不事王候, 高尚其德
翻译:不帮(纣王)做事,他的德行高尚啊!(此时被囚羑里文王还没有征伐大权,未称王,此处也是写《易》作者对伯邑考的高度评价)
我们再来看看帛书《易》
个(个):元吉,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初六:干父之个,有子巧,无咎,厉,终 吉。
九二:干母之个,不可贞。
九三:干父之个,少有悔,无大咎。
**:浴父之个,往见閵。
六五:干父之个,用舆。
尚九:不事王候, 高尚其德,凶。
帛书和传本《易》有关《蛊》卦类同,区别在于伯邑考和伯邑巧记载不同:
在西汉定州汉简《六韬》中,可以看到原型:
质子于殷,周文王使伯邑巧…………死,有诏必王食其肉,□免其血。文王食其肉,□免其
而帛书《易》也是汉出土,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为了避讳帝王名字而导致更名,或者是方言不同导致撰写失误造成,在帛书和传本中,这种现象还不少。
还有一点,就是上九卦,传本和帛书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字:凶。我们在上面翻译传本是没有这个字的,估计有人在篡改传本(儒生),或者帛书作者自己增加上去感情色彩,很明显,有人读懂了这段历史,有人只想表示这个行为高尚,而有人不光要表达高尚,还要警醒后人,追求尚德这件事,很危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528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雕栏玉砌
下一篇: 干戈载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