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怒不可遏

大道家园 2023-07-12 11:21:02

拼音 : 怒不可遏 (nù bù kě è)

简拼 : nbke

近义词 : 怒形于色

反义词 : 喜不自胜、心平气和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愤怒

例子 : 面对反革命的暴行,革命志士怒不可遏。

产生年代 : 近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怒不可揭的意思 怒不可遏的意思及出处

1、正确写法是怒不可遏。怒不可遏,汉语成语,拼音是nù bù kě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出自《国语·周语下》。

2、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

3、《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辑下,斩之。”梁衡《壶口瀑布》:“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的意思是啥

愤怒地难以抑制。怒不可遏,汉语成语,拼音:nù bù kě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出自《国语·周语下》。《国语·周语下》:“民有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严惶怖求哀,知祥曰:‘众怒不可遏也。’遂辑下,斩之。”《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至唐,始有人疑问,或谓之西汉刘向校书所辑,或谓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编成,近代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将存疑考证。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

《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的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465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