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三开头的成语350个

民俗 2023-07-11 23:10:58

三开头的成语350个三开头的成语(一):

1、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2、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明白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3、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

4、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5、三过其门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6、三户亡秦: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7、三求四告:指再三求告。

8、三思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研究,然后再去做。

9、三冬二夏:犹言三两年。

10、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适宜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11、三妻四妾:妻妾众多的意思。

12、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13、三头八臂: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14、而立:指人在岁前后有所成就。

15、三饥两饱: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16、三豕涉河: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17、三纸无驴: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18、三日新妇: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19、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20、三好二怯: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同“三好两歹”。

21、三寸鸟,七寸嘴: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22、三阳开泰:《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23、三言两语:几句话。形容话很少。

24、三邻四舍:泛指邻居。

25、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26、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27、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齐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够作为我的教师。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28、三槐九棘: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29、三朋四友:泛指各种朋友。

30、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此刻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31、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此刻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32、三朝五日:指五天。

33、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一天。形容经常频繁。

34、三战三北: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35、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36、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37、三吐三握: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38、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39、三长四短: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40、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41、三徙成都: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42、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43、三曹对案:指审问对质。

44、三写成乌: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同“三写易字”。

45、三魂出窍: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46、三头六证:指众多的人证。

47、三分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48、三不拗六:指少数人拗可是多数人。

49、三回九转: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50、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51、三跪九叩: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52、三天: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53、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54、三媒六证: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55、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56、三瓦两巷: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同“三瓦两舍”。

57、三生有幸: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十分幸运。

58、三拳两脚: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59、三对六面: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60、三亲四眷:泛指众亲戚。同“三亲六眷”。

61、三亲六眷: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62、三家村:指偏僻的小乡村。

63、三婆两嫂:犹言三妻四妾。

64、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

65、三头六面:指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66、三灾六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同“三灾八难”。

67、三怨成府: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68、三贞五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同“三贞九烈”。

69、六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70、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研究,然后再去做。

71、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72、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73、三番两次:指屡次,多次。

74、六策,走为上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75、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76、三差五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77、三百瓮齑: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78、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79、三好两歉: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80、三年化碧:指忠心不泯。

81、三风十愆: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82、三句不离本行: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我从事的行业。

83、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84、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85、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86、三翻四覆:翻:转。反复无常。

87、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88、三三四四:犹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

89、三夫之言: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

90、三熏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91、六计,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92、三阳交泰: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阳开泰”。

93、三期贤佞:以之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94、三瓦两舍: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95、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96、三差两错:比喻偶然的差错。

97、三位一体: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常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

98、三回五次:指多次。

99、三窝两块:①指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100、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101、三灾八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102、三言两句:几句话。形容话很少。同“三言两语”。

103、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104、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105、三盈三虚: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106、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107、三占从二:三个人一同算卦,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108、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109、三三五五: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110、三写易字: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111、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我,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我。

112、三旬九食:旬:十天叫一旬。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113、三台八座:泛指高官重臣。

114、三徙成国: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同“三徙成都”。

115、三首六臂: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116、三浴三衅: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117、三般两样:指多个,也指耍手段,弄花样。

118、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齐。形容人数不多。

119、三迭阳关: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120、三人为众:数目到达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121、三衅三浴: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122、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3、三沐三薰: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124、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125、年河东,年河西: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126、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127、三兽渡河: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128、三贞九烈: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129、三街六市:泛称各街市。

130、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131、三好两歹:身体三天好,两天不好。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132、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133、三茶六饭:比喻招待客人十分周到。

134、三头两绪: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135、三心两意: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

136、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137、三步两脚:快速行走的样貌。

138、三山五岳: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139、三分像人,七分似鬼: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140、三复白圭:指慎于言行。

141、三汤两割: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142、三星在天:指新婚。

143、三老四少: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144、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终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145、三头两日: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146、三魂七魄: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147、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148、三反四覆:指反复无常。

149、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150、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貌。

151、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152、三番五次:番:遍数。一再,多次。

153、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154、三顾草庐: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155、三街两市:泛称各街市。

156、三平二满: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157、三汤五割: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同“三汤两割”。

158、三等九般: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同“三等九格”。

159、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160、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161、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之后也形容食物完美。

162、三清四白:指十分清白。

163、三亲六故:亲戚故旧的总称。

164、三五成群:几个人几个人在一齐。

165、三头对案: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齐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166、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167、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168、三宫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嫔。

169、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

170、三夫之对: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同“三夫之言”。

171、三脚两步:①形容走得快。②指走不多远。

172、三等九格:犹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173、三尸暴跳: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174、三年五载: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175、三星在户:表示新婚之喜。

17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应对立的局势。

177、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178、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可是人多的。

179、三头两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180、三街六巷:泛指大街小巷。

181、三江七泽:泛指江河湖泽。

182、三翻四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183、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184、三更半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185、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186、三叠阳关: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之曲。

187、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188、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189、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三开头的成语(二):

1、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2、三槐九棘: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3、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4、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

5、三邻四舍:泛指邻居。

6、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

7、三汤五割: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同“三汤两割”。

8、三贞五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同“三贞九烈”。

9、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10、三街六市:泛称各街市。

11、三头六面:指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12、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13、三台八座:泛指高官重臣。

14、三翻四覆:翻:转。反复无常。

15、三窝两块:①指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16、三期贤佞:以之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17、三头两日: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18、三熏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

19、三家村:指偏僻的小乡村。

20、三反四覆:指反复无常。

21、三徙成都: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22、三跪九叩: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23、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24、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25、三宫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嫔。

26、三日新妇: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27、三好两歹:身体三天好,两天不好。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28、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29、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

30、三亲六故:亲戚故旧的总称。

31、三饥两饱: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32、三三四四:犹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

33、三首六臂: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34、三魂出窍: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35、三江七泽:泛指江河湖泽。

36、三叠阳关: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

37、三分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38、三老四少: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39、三徙成国: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同“三徙成都”。

40、三心两意: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

41、三盈三虚: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42、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43、三脚两步:①形容走得快。②指走不多远。

44、三等九格:犹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45、三夫之言: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

46、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

47、三风十愆: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

48、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49、三怨成府: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50、三句不离本行: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我从事的行业。

51、三街两市:泛称各街市。

52、三写易字: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53、三夫之对: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同“三夫之言”。

54、三番两次:指屡次,多次。

55、三沐三薰: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56、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

57、三拳两脚: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58、三等九般: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同“三等九格”。

59、三山五岳: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60、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61、三清四白:指十分清白。

62、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貌。

63、三亲四眷:泛指众亲戚。同“三亲六眷”。

64、三好两歉: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65、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适宜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66、年河东,年河西: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67、三写成乌: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同“三写易字”。

68、三灾六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同“三灾八难”。

69、三好二怯: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同“三好两歹”。

70、三言两句:几句话。形容话很少。同“三言两语”。

71、三婆两嫂:犹言三妻四妾。

72、三吐三握: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73、三兽渡河: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74、三复白圭:指慎于言行。

75、三回九转: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76、三求四告:指再三求告。

77、三头六证:指众多的人证。

78、三亲六眷: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79、三瓦两巷: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同“三瓦两舍”。

80、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81、三阳交泰: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阳开泰”。

82、三顾草庐: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83、三分像人,七分似鬼: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84、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85、三汤两割: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86、三回五次:指多次。

87、三冬二夏:犹言三两年。

88、三头八臂: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89、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三开头的成语(三):

1、三般两样:指多个,也指耍手段,弄花样。

2、六计,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3、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可是人多的。

4、三朝五日:指三,五天。

5、三旬九食:旬:十天叫一旬。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7、三迭阳关: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8、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9、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10、三户亡秦: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11、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12、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13、三豕涉河: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14、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此刻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15、三茶六饭:比喻招待客人十分周到。

16、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17、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18、三妻四妾:妻妾众多的意思。

19、三灾八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20、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21、三不拗六:指少数人拗可是多数人。

22、而立:指人在岁前后有所成就。

23、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24、三过其门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25、三头对案: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齐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26、三百瓮齑: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27、三长四短: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28、六策,走为上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29、三天: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30、三占从二:三个人一同算卦,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31、三星在户:表示新婚之喜。

32、三寸鸟,七寸嘴: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33、三足鼎立:比喻三方应对立的局势。

34、三番五次:番:遍数。一再,多次。

35、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一天。形容经常,频繁。

36、三贞九烈: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37、三对六面: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38、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39、三魂七魄: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40、三朋四友:泛指各种朋友。

41、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42、三纸无驴: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43、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44、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45、三年化碧:指忠心不泯。

46、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47、三三五五: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48、三阳开泰:《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

49、三言两语:几句话。形容话很少。

50、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51、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52、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53、三五成群:几个人,几个人在一齐。

54、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明白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55、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56、三曹对案:指审问对质。

57、三尸暴跳: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58、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齐。形容人数不多。

59、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此刻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

60、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61、三媒六证: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62、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63、三思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研究,然后再去做。

64、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65、三头两绪: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66、三街六巷:泛指大街小巷。

67、三星在天:指新婚。

68、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69、三生有幸: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十分幸运。

70、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71、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研究,然后再去做。

72、三瓦两舍: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7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74、三翻四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75、三头两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76、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77、三人为众:数目到达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78、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79、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80、三平二满: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81、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终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82、三位一体: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常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

83、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我,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我。

84、三差五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85、三步两脚:快速行走的样貌。

86、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8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88、三浴三衅: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89、三衅三浴: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90、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91、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齐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够作为我的教师。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92、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93、三更半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94、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之后也形容食物完美。

95、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

96、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97、三战三北: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98、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99、三差两错:比喻偶然的差错。

100、六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写家庭成语接龙的作文800字?

① 成语接龙游戏作文600字

第一篇:有趣的成语接龙游戏
在星期五的班会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成语接龙游戏。
一开始,老师微笑着在黑板上写上一、二、三、四的数字,然后讲了讲游戏规则:“今天的成语接龙比赛,想考一下哪个组积累的成语知识丰富一点,即使同音字也算对,好吧,现在请第一组的胡少峰同学(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同学)打个“先头炮”吧!”说完,胡少峰慢吞吞地站起来,有点口吃的说道:“人山…人…海。”没想到这么一说,班上几个优等生想也没想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老师笑眯眯的,把手一抬,叫李汉明(我们班的数学科代表)回答。
只见他胸有成竹地对老师说:“海底捞针。”“嘿,这小子还挺聪明,挺有急才的嘛!”我心中不由地赞叹起李汉明来。说时迟,那时快,接到“针”,全班就由议论纷纷变得鸦雀无声:有的交头接耳,生怕别人“沾边”;有的埋头思考,想不出就拍脑袋;还有的与别组较劲对敌。一个原本安静祥和的教室,变得像充满杀机的战场。
而我呢,脑子一转,想起了一个,于是,我举起手来,在众人的目光下,老师叫起了我,这时,我比谁都兴奋,谁都要开心,我大声而有清楚地读出:“针锋相对。”“恩,很好。”老师对我点了点头。那瞬间,我呆住了,心中闪起这句话:“你行,我更行。”在那一刻,我真正地领悟到展现自己知识方面的机会到处也有,你抓不紧,没关系,只要抓住人生路上的转折点,或许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我默然地坐下来,几阵清风吹拂着我的脸,可我从沉思中回过头来,我还是啊在聆听着,思考着,抓住机会,等待着……
这次游戏不只是别开生面,最重要的是给人于重要的启示。

② 成语接龙作文350字

今天,我和妈妈比赛成语接龙,比比谁的知识丰富。 一开始,妈妈就给我来了个内下马威:“百发百中。”容我神气地回答:“嘻嘻,这还难不倒我,中外闻名。”“你不要洋洋得意,雯钰,我丑话先说在前头,名落孙山,”妈妈说。“没关系的,等我不会的时候,你帮我接一下就行了,山高水长。”“你说倒好听,到时候我可不会帮你,长生不老。”“不帮我就算了,老生常谈,不会吧?我得意地说。“谈……,谈……,谈笑自若。”妈妈回答。“不会吧,这都行,好吧,若无其事,这下应该不会了吧。”“事出有因,谁说我不会啦?”妈妈不明白地问。“不会吧,妈妈的词汇太丰富了,因……,因……,因什么呢?”我抓耳挠腮地想,就在这时,我听到一阵开锁声,原来爸爸回家了,我告诉爸爸来龙去脉,乞求帮我一下后面一个成语。爸爸说了一个因难见巧 。我顿时豁然开朗,“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重新来呢?因为爸爸也提出参加进来。精彩的成语接龙还在继续呢! 今天过得真开心呀!成语接龙既让我懂得人不要太骄傲,也让我的词汇更丰富了。

③ 成语接龙比赛作文800字

记一次成语接龙比赛 3 月 31 日 ,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成语接龙赛,经过全班同学的一番较量,我们第一组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下午第一节课,老师宣布这节课我们班举行一次成语接龙。接下来老师宣布了比赛规则:每个组派人上黑板写成语,再请其他组员把成语接下去,哪个组接的成语多,则胜出。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个个都按捺不住,争着上黑板。只见我们组张渲若一个箭步冲上讲台,在黑板上我们组的区域大大地写下“一日千里”,我们组同学激动了,但一开始个个都想不出来怎么接下去,便开始抱怨张渲若写的成语太难。这时不知是谁叫了一句“里应外合”,学习班委廖基宇赶紧上去写了出来,这时我们组一片欢呼,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接下来,我们组个个坐不住了,连平时比较内向的刘建辉、蔡宗霖、赵俞岩等同学竟也都冲了上去,不一会,我们组就写满了成语,结果最终败倒在“数不胜数”这个成语上,再一看别的组,呜哇哇!满满的一片,别的三个组也不甘示弱。老师宣布比赛结束,所有的同学都叹了一口气,可能希望写得更多吧。在老师的计算下,我们组得十三分,第二组十二分,三、四组各得七分。我们组赢了!组员们大声欢呼,甚至有人高兴地跳起舞来。通过这次比赛,同学都感到很开心,觉得既增加了大家集体荣誉感,也增长了许多知识。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啊!

④ 有趣的成语接龙比赛作文 500字

今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场成语接龙比赛。
比赛以前,我们举行了预赛,选拔了两个队长--黄俊铭和刘芸菲,比赛的时候再由他们选择副队长和亲友团。黄俊铭选我当副队长,我高兴极了。
比赛就要开始了,队长负责在黑板上写成语,我们在下面搜集信息,我和谢瑞兴每人拿着一本成语词典,准备查找要找的成语,同学们都急切地等待着老师说出第一个词,有的同学问老师:“什么字开头?”。老师不紧不慢的说:“别着急,准备好了就告诉你们。”接着老师说出了开头---争取第一。同学们马上写了起来。
一心一意,意在沛公,公平竞争,争强好胜,胜券在握,握手言和,和颜悦色,色彩缤纷,纷纷扬扬,扬眉透气,气壮山河……台上的不住地写,台下的有的在帮着找,有的对着黑板吆喝,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时间快到了,毛鑫急的上台来递上一个本子,本子上写着刚查到的成语,让黄俊铭赶紧抄上,黄俊铭不停地抄字都写得不成样子了。不一会儿,老师开始倒计时了,“十、九、八、七……停”,比赛就这样结束了。
老师开始计算各队写成语个数,我们队写了15个,获得了胜利。
比赛虽然仅仅10分钟,但是比赛时的那份紧张和比赛胜利的喜悦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⑤ 家庭趣事作文:成语接龙游戏作文

成语接龙游戏作文(一):成语接龙游戏在星期五的班会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成语接龙游戏。一开始,老师微笑着在黑板上写上一、二、三、四的数字,然后讲了讲游戏规则:“今天的成语接龙比赛,想考一下哪个组积累的成语知识丰富一点,即使同音字也算对,好吧,现在请第一组的胡少峰同学(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同学)打个“先头炮”吧!”说完,胡少峰慢吞吞地站起来,有点口吃的说道:“人山…人…海。”没想到这么一说,班上几个优等生想也没想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老师笑眯眯的,把手一抬,叫李汉明(我们班的数学科代表)回答。只见他胸有成竹地对老师说:“海底捞针。”“嘿,这小子还挺聪明,挺有急才的嘛!”我心中不由地赞叹起李汉明来。说时迟,那时快,接到“针”,全班就由议论纷纷变得鸦雀无声:有的交头接耳,生怕别人“沾边”;有的埋头思考,想不出就拍脑袋;还有的与别组较劲对敌。一个原本安静祥和的教室,变得像充满杀机的战场。而我呢,脑子一转,想起了一个,于是,我举起手来,在众人的目光下,老师叫起了我,这时,我比谁都兴奋,谁都要开心,我大声而有清楚地读出:“针锋相对。”“恩,很好。”老师对我点了点头。那瞬间,我呆住了,心中闪起这句话:“你行,我更行。”在那一刻,我真正地领悟到展现自己知识方面的机会到处也有,你抓不紧,没关系,只要抓住人生路上的转折点,或许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我默然地坐下来,几阵清风吹拂着我的脸,可我从沉思中回过头来,我还是啊在聆听着,思考着,抓住机会,等待着…… 这次游戏不只是别开生面,最重要的是给人于重要的启示。成语接龙游戏作文(二):接龙游戏学成语在我的书架上,有本成语大辞典,这是我的好老师。平时一有空,我就要翻翻它,读上几条,但是还掌握的不够。怎么办呢?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爷爷奶奶用成语接龙的形式来学习这本书里的成语知识。在暑假的一天晚上,我们正式开始了接龙游戏。爷爷奶奶让我开头,我想了一会儿,于是,脱口而出;“一举成名!”他们俩夸我成语用的不错,奶奶接下去说:“名落孙山”,我听了就好笑,不努力怎么会是名次落到深山老林去呢?这时爷爷根据词典上的解释,讲了这个成语典故:“孙山”是一位读书人,他在一次考试中成绩排在最后一名,如果我们再落到孙山的后面,那成绩会怎么样呢?这样,我终于懂了“名落孙山”的意思了。我的兴趣一下子涌了出来,马上接了一个成语“山清水秀”,并得意的说“接下去啊”,爷爷想了一会儿说“秀而不实”,我又犯疑了,我只知道“华而不实”,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个成语?爷爷、奶奶就叫我去请教“老师”------成语大辞典。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两条成语指同一个意思。我们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我提了一个建议:要求每个人思考成语时间只有5秒钟,这样可以提高思维速度。又轮到奶奶了,她一时想不出来,我提醒到:“实事求是”,爷爷:“是非不分”、“分秒必争”、“争分必争”、“争强好胜”…………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成语。成语接龙游戏作文(三):成语接龙游戏今天上作文课,陆老师带我们做一个语文趣味游戏——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游戏作文(5篇)成语接龙游戏作文(5篇)陆老师先发给我们一张答题试卷,然后宣布游戏规则:我们这些参赛选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括号里填上词语,前后接龙,组成新的成语,谁填的数量多,正确率高,便可获得“智慧先生”、“聪明女士”的称号,还要颁发奖品。接着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狼子”后面就填“野心”,“生机”前面就填“勃勃”这就组成了“野心勃勃”一个新的成语,两个成语就变成了三个成语。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大家很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也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来开始做题。我按照老师讲的,稳扎稳打,一道题一道题地仔细看,认真思索,很快就做完了三道题。再看第二题:这是一个填省、市名称组成语的题,前边是重于泰(),后边是()山再起,前边的括号应填“山”,后边的括号应填“东”,“山东”,耶!对了!我再战告捷,不敢松懈,又继续往下看。“济南”、“海南”、“天津”、“长春”、“贵阳”……我越战越勇,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啊呀,碰到不会答的题了,我苦思冥想,想不出来。教室里安静得很,同学们都在紧张地答题,老师说每人有两次“求助机会”,可向老师求救,老师就会帮助你。别的同学在问,我侧耳倾听,顺便也写上了。我想老师大概想降低一些难度,让我们有兴趣,成功的把握大一些吧。时间到,老师宣布停笔。开始公布正确答案了。老师让我们每人说说成语的意思,地名的特点。譬如说到西安,答对的同学就介绍是陕西的省会,著名的秦兵马俑所在地。说到珠海,老师就介绍它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济特区,与深圳齐名,经济高速发展,是 *** 政策的直接受益城市。说到天津了,我赶快抢答——“直辖市”。同学们也都不示弱,纷纷发言抢答,显示自己的博才多学。会场气氛真热烈。最终,李泽尧获得“智慧先生”陈心语获得“聪明女士”的称号,老师颁发他们的奖品是机器猫“哆啦a梦”大贴画各一张,也发给我们各式各样“哆啦a梦”的小图片当奖品。成语接龙游戏作文(5篇)这次游戏真好玩,它让我们学了许多成语,增长了许多知识,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我愿意再玩几次。成语接龙游戏作文(四):成语接龙游戏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成语接龙。成语接龙的游戏规则是:从妈妈开始,随便说一个成语,后面的一个必需抓住妈妈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然后以这个字开头说一个成语。每人接到成语后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如果超过一分钟,罚!而且不准“通电话”。好 *** 啊!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哑口无言。”妈妈轻松地托口而出,爸爸马上接到:“言不尽意。”,还好老师上次教了我一个“意气用事”的成语。“事半功倍。”……在我们稳定的掌控下,比赛顺利地进行着。“后生可畏”,妈妈出的成语好难连哦!可是爸爸竟不假思索地说:“畏缩不前。”轮到我了,我略一思索,就连了一个“前功尽弃,然后得意洋洋地看着妈妈,心想:看你怎么连。果然,她“卡壳”了,眉头紧皱,托着下巴,眼睛直H。时间快到了,就要挨罚了,我有些幸灾乐祸。没想到爸爸给她“打电话”,我哪能容忍,立刻“掐断”了“电话线”,嚷道:“徇私舞弊,罚,罚唱歌!”“好,认罚。”爸爸知道了自己违反了规则。于是毫不推辞,大大方方地站起来,随手拿起一本书当话筒,左手一背,腰一弯,学着赵本山唱起《小草》来,逗得我和妈妈一起哈哈大笑。 “好了,我唱完了,到你妈妈连了。”爸爸指着妈妈说,“弃……弃……我还是认罚算了。”妈妈说,我马上扭转话锋,罚妈妈最不想做的事:跑步,因为她太胖了,不过我这也是为她好嘛。“我的‘小皇自’,到你了吧?”“好!谁怕谁,弃?弃……弃暗投明!”我猛然间想出,“明目张胆。”“胆大包天。” 成语接龙比赛终于结束了,妈妈也跑完了,“怎么样?谁胜出?”妈妈急切地追问,我挺起胸,交傲地说:“当然是我这为博大精深的小博士了。”大家都笑了。这次成语接龙比赛让我们在快乐中度过。成语接龙游戏作文(五):成语接龙游戏成语接龙游戏作文(5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在我们家中,到处充满了爱,而我就生活在这充满爱的小屋中,家人爱我,我爱家人。但爸爸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几兄妹:“爱家,爱亲人,更应该爱祖国,尤其要爱我们伟大的中国 *** 。” 每当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爸爸总会说:“来个成语接龙比赛吧。”大家都说:“好!”妈妈定了个规矩:“不能查书;不能打电话问别人;要在五分钟内答出来,答错了就要罚唱歌。” 比赛开始了,爸爸就出了题目:能征善战。爸爸刚出完题目,妈妈就脱口而出接了个“战天斗地”。我们几兄妹都一边鼓掌,一边摆出一幅佩服的样子对妈妈说:“哗,妈妈好棒呀!”接着就轮到姐姐接了,姐姐坐在沙发上静心思考,突然,姐姐站了起来,笑容满面地对我们说:“地下修文”。这次轮到哥哥接了,哥哥走来走去,想了很久还没有答出来。谁知,我的话——答不出就投降吧,激励了哥哥答对了。接着就轮到我了。我皱起眉头,用手搔搔自己的头,心想:顺什么呢?好难啊!如果真的答不出,那我便会使妈妈很失望。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给我思考的时间只剩下一分钟。但是我还想不出来,真想时间可以倒流,让我查一查“文从字顺”这个成语该怎样接下去。这是没有可能的,时间无论怎么样也不会倒流,它只会不停地向前走。想着想着,时间只剩下十秒、九秒、八秒、七秒……不知为什么?我突然答了声:“顺手牵羊。”啊,答对了,我答对了。正在妈妈表扬我时,我发现爸爸拿起成语辞典想偷查。我大声喊:“爸爸,你身为我们的爸爸,怎么能犯规呢?”妈妈听见了,说:“罚,罚唱歌!”爸爸知道自己犯了规,于是毫不推辞,大大方方站起来,煞有介事地拿起一本书当话筒,左手一指,腰一躬,学着电视上的歌星唱起来,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啊!我们家就是这样学习,虽然答错了要罚唱歌,但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因为从中我可以感受到平时我没有感受到的紧张感,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⑥ 有趣的成语接龙初中作文

成语接龙500条一字千金金枝玉叶叶公好龙龙马精神神采飞扬扬眉吐气气壮山河河内汾门下下笔成章章句之徒徒有虚名容名落孙山山穷水尽尽人皆知知行合一一柱擎天天高气爽爽然若失失道寡助助人为乐乐极生悲悲喜交集集思广益益国益民民穷财尽尽心竭力力不从心心猿意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家立业业精于勤勤俭持家家徒四壁壁立千尺尺幅千里里出外进进退两难难以置信信誓旦旦旦夕祸福福至心灵灵机巧变变化无穷穷凶极恶恶贯满盈蝇营狗苟苟且偷生生花妙笔笔走龙蛇蛇口蜂针针锋相对对牛弹琴琴心剑胆胆大如斗斗转星移移花接木木人石心心灵手巧巧立名目目瞪口呆呆若木鸡鸡鸣狗盗盗亦有道道貌岸然然荻读书书香铜臭臭味相投投其所好好为人师师出无名名震一时时来运转转祸为福福地洞天天马行空空穴来风风马牛不相及

⑦ 家庭成语接龙作文600字

晚饭后,我提议带着孩子去散步。老公懒懒地说:“都这么晚了,还是明天再去吧!”我问孩子们:“你们同意吗?”两个孩子异口同声:“不同意!就是拉也要把他拉去!”哈哈!孩子们在我的谆谆教导下,敢于造反了!

孩子们建议带个足球,我说:“那可不行,现在已经八点多了,路灯那么暗,多么危险呀!难道就想不出更好的游戏吗?”两个孩子歪着脑袋叽叽喳喳的议论:“赛跑?”“捉迷藏?”““玩成语接龙?”爸爸拍板定案:“就玩成语接龙!又轻松又好玩,还能考察你们的知识和智力。”

“我先讲一讲游戏规则,第一个人随意说出一个成语,第二个人用其最后一个字作为开头,说出第二个成语。谁要是接不下去,可以申请援助,但是同时也要接受惩罚。你们明白吗?”我像大将军一样指挥若定。

“明白!”孩子们劲头十足。

“那么游戏开始!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天纵起头吧!”

“好啊,我这是一马当先。哥哥,你接!”

“先声夺人!”孩子反映可真快,我心里暗暗惊喜,嘴可就慢了。

“想不起来了吧?我们可要倒计时了!”原来孩子和老公都等着看我的好戏呢!你们可也太小瞧我了!

“人山人海,人去楼空,人欢马叫,人定胜天~~~~”我一口气说出一大堆,惊得孩子个个的嘴巴都张成了"o"字形!

“妈妈,你让爸爸用哪一个成语往下接呀!”儿子问。

“你就选一个最简单的吧!”

“那就人山人海?不,人山人海——海市蜃楼,人去楼空?也不行,人去楼空——空无一人。”儿子自言自语。“ 还是人定胜天吧!”

“别,别,太小儿科了!”侄子天歌赶快制止:“我看用人欢马叫比较好!”

⑧ 有趣的成语接龙家庭游戏作文

我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这里有我的爸爸、妈妈还有我。说起我的家,那可是趣事不断。
就说这个周一吃完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爸爸拿起遥控器看看有什么好节目,找了半天也没有。我心想:该做些什么呢?对了,玩个游戏吧!于是,我提议举办个“喜怒哀乐”家庭表演赛。我和爸爸精心比赛,妈妈当裁判。爸爸妈妈也对我的提议很感兴趣。顿时,家里的气氛活跃起来。
比赛开始了,我把爸爸向前一推,说道:“老爸先来。”爸爸装模作样的清了清嗓子,做好准备。只听妈妈说:“喜。”“哦!我中大奖了!”爸爸跳起来大声说。“怒”老妈说道。“今天我花了十块多钱竟然买了包假烟,气死我了。”妈妈说:“乐呢?”爸爸笑着说道:“明天休息能睡懒觉了!”“哀”“这小说讲的故事真是太悲哀了。”
轮到我表演了,我按“喜怒哀乐”这四个字的顺序表演。“太好了!我终于当上一个小画家了!”我笑着说道。只见我的眉毛弯弯的,眼睛笑眯眯的,嘴就像一个弯弯的月亮。接着又变成了怒,“气死我了,刚买的新本就被弄坏了!”我生气的说,当时我咬着牙,皱着眉头,看起来很生气。接着又变成了哀,“这次数学没考好,又要被妈妈批评了。”我的眉毛变成了八字形,闭着眼睛,看起来很伤心。最后又变成了“乐”,“太好了!我的作文发表了!”我开心的说,我当时就像个熟透了的石榴,脸红红的,嘴都合不上了。爸爸妈妈看了都乐坏了。
比赛结束,妈妈对我说:“你们表演的不错,爸爸95分。”我焦急的盯着妈妈,想知道我的分数。妈妈看了看我,明白了我的心思,故意说:“你嘛……表演的非常棒,一百分。”我听了,高兴地欢呼起来!
一场有意思的游戏就这样在笑声中结束了。这场游戏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家的欢乐。

⑨ 成语接龙场面的作文500字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院子里乘凉。我们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聊了很多有趣的事。妈妈提议说:“我们来成语接龙好不好?”
“好!”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答道。
爸爸先说“一心一意”,妈妈答了个“意味深长”。哈哈,这可难不倒我:“长命百岁!”“岁岁平安!”爸爸随口答道。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说:“不行不行,重说一个!”“岁……岁……”爸爸一边想一边急得抓耳挠腮。“5、4、3、2、1、0,时间到!”我和妈妈宣布。爸爸甘拜下风,妈妈抢着:“岁寒三友。”“有口无心。”我不假思索地说。“不行不行,我反对!”爸爸说道“‘友’和‘有’不同。”“你们都是大学生,而我连小学都没毕业呢!”我反驳道,“可以放宽点,能用谐音字!”这不建议很快被采纳了。“心不在焉。”爸爸接道。“焉,焉什么呢?”妈妈也仿佛成了一个口吃着!唉,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想不出,我和爸爸顿时哈哈大笑。“5、4、3、2、1”当我几呼喊出“0”时,妈妈有惊无险地喊了出来:“嫣然一笑!”爸爸笑着说:“怎么又是谐音啊!”妈妈狡辩道:“没事没事,谁叫你想了个那么难的成语,下不为例!”我拍手道:“嗯,勉强算通过!”“笑口常开”“开门见山”……就这样,我们你一个,我一个接个不停。欢笑声、抢笑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整个小院荡漾在欢声笑语中。
我们彼此不相上下,到最后还是胜负难分。通过这次家庭成语接龙比赛,不但使我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而且使我丰富了词汇,拓展了知识,收获真大啊!

⑩ 关于成语接龙的作文八篇

黄河水清

清尘浊水

水碧山青

青出于蓝

蓝田生玉

玉惨花愁

愁长殢酒

酒病花愁

愁肠百结

结不解缘

缘木求鱼

鱼帛狐篝

篝火狐鸣

鸣凤朝阳

阳春白雪

雪案萤窗

窗间过马

马不解鞍

鞍马劳顿

顿挫抑扬

扬长避短

短兵接战

战不旋踵

踵迹相接

接二连三

三百瓮齑

齑身粉骨

骨鲠在喉

喉长气短

短兵相接

接风洗尘

尘羹涂饭

饭坑酒囊

囊空如洗

洗兵牧马

马不停蹄

蹄间三寻

寻弊索瑕

瑕不掩瑜

瑜百瑕一

一把死拿

拿班作势

势不可当

当场出彩

彩笔生花

花残月缺

缺吃短穿

穿壁引光

光采夺目

目别汇分

分崩离析

析辨诡词

词不达意

意出望外

外方内圆

圆顶方趾

趾高气扬

扬长而去

去暗投明

明白了当

当场出丑

丑类恶物

物腐虫生

生不逢时

时不可失

失道寡助

助边输财

财不露白

白白朱朱

朱陈之好

好吃懒做

做刚做柔

柔肠百结

结草衔环

环堵萧然

然荻读书

书不尽言

言必有据

据鞍读书

书不尽意

意得志满

满不在意

意广才疏

疏不间亲

亲操井臼

臼杵之交

交臂历指

指不胜屈

屈打成招

招兵买马

马尘不及

及宾有鱼

鱼帛狐声

声东击西

西窗剪烛

烛照数计

计不反顾

顾此失彼

彼倡此和

和蔼近人

人百其身

身败名隳

隳胆抽肠

肠肥脑满

没有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236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