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三朝元老 (sān cháo yuán lǎo)
简拼 : scyl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老资格
例子 : 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朝元老》)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有:西汉霍光,唐朝徐茂公,宋朝李纲,明朝叶向高,清朝张廷玉。
1、霍光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长美。不学无术,忠诚勤恳。初以门荫,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宿卫公正,勤劳国家。
汉武帝临终时,拜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辅政,封为博陆侯。辅佐汉昭帝,解除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去世,谥号宣成,陪葬于汉武帝茂陵,葬礼如萧何故事。两年后,霍家发动谋反,全族诛杀。
2、徐茂公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3、李纲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4、叶向高
叶向高(1559年9月1日-1627年10月7日),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
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中进士,授职庶吉士,随后提升为翰林院编修,历任南京国子司业、太子左中允。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升为太子左庶子。上疏请求取消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升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后,一人主持阁务达七年之久,人称“独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连上六十二道奏疏请求致仕,获准回乡。天启元年(1621年),二度入阁为首辅。
由于阉党势力过于强大,叶向高不甘受误国之骂名,又连上六十七道奏疏请辞。天启四年(1624年),叶向高以太子太傅致仕。
天启七年(1627年),叶向高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崇祯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5、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
-叶向高
-李纲
-李勣
-霍光
三朝元老是指生肖猴、鸡、狗,因为这三个生肖的邮票已经发行第三轮了,所以谓之三朝元老。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中国历史上的三朝元老有很多,为什么称其为元老,肯定是有手段,会做事,深喑做官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在几个朝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几个例子,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子;战国时秦国吕不韦;西汉时的霍光,他是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的三朝元老,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三国时魏国司马懿;魏晋时的王祥;南唐时的韩熙载、司徒周宗;唐朝时的裴矩、程咬金、颜真卿、李泌、郭子仪、狄仁杰、长孙无忌,其中裴矩是后周、隋、唐的三朝元老;北宋时的苏东坡、文彦博、李纲,其中苏东坡历经四朝;南宋时的郑侨;元朝时的耶律楚材;明朝时的叶向高、许国;清朝时的张廷玉、陈若霖、 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恭亲王奕昕、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些人都是三朝元老。
什么,你说还有没有四朝五朝的元老,你别说,还真有,他就是官场不倒翁冯道,这个老头曾效忠过五代的后四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经历过十个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而且当的都是一品大员位列三公。康熙皇帝曾嘲笑道:从后晋到后周,所有开国皇帝都是篡位,而冯道能够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倍受尊敬并自称“长乐老”,可见他的聪慧奸诈。
那么他在五代都当过什么官呢,在后唐李存勖那里,做过翰林学士,当过宰相、司空,眼睁睁看着后唐被后晋石敬瑭干掉了,皇帝李从珂自焚,老家伙马上爬到石敬瑭脚下,当了后晋的宰相,并出使契丹(辽),帮助石敬瑭当上了“儿皇帝”,并割让了燕云十六州。
到后汉刘志远称帝,冯道当太师,后周太祖郭威篡汉,冯道为太师、中书令,幸好他在后周世宗柴荣时期就病死了,要是他再多活几年,北宋王朝都得给他留个位置。
虽然他换主子比换衣服还快,虽然被后世很多人痛恨,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的确是“读书人的楷模”。不管谁当皇帝,老家伙都屹立不倒,至于老百姓的死活,那不关他的事,毕竟“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只要皇帝喜欢就好。
但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欢冯道,契丹灭了后晋,冯道就爬着去朝见耶律德光(后来的辽太祖),耶律德光知道他有功,但还是瞧不起他,把他骂的哑口无言,完事给他个太傅当。
这老头历经五朝十帝,给十二个皇帝磕过头,这样的“读书人楷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121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棋输先着
下一篇: 硕大无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