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厝火积薪 (cuò huǒ jī xīn)
简拼 : chjx
近义词 : 盲人瞎马、朝不保夕、危在旦夕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定语;含贬义,比喻隐藏极大的祸患
例子 : 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厝火积薪拼音:
[cuò huǒ jī xīn]
厝火积薪_百度汉语
[释义]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处]明·张岱《越绝诗小序》:“积薪厝火;其焰立见;革除之际;已食其报矣。”
“厝火积薪”和“曲突徙薪”的区别是发生危机前后的反应。
“厝火积薪”是指危机已伏却还不知道,没有做任何措施;而“曲突徙薪”是指在发生危机前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读音:cuò huǒ jī xīn
解释: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处: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例子: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读音:qū tū xǐ xīn
解释: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例子:曲突徙薪广恩泽,愿亟靖海安天骄。 清·黄遵宪《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龚蔼人丈作》
厝火积薪(拼音:cuò huǒ jī xīn)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厝火积薪”。
成语寓意
厝火积薪,即使大火侥幸没有烧起来,也只是暂时的苟且偷安罢了。如果不及时处理隐患,大火迟早会烧毁柴堆。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高明的领导,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再缜密的思考,也难免有疏漏的地方。这就需要部属在关键时刻要敢于直言“进谏”,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减少错误发生。更需要管理者能够勇于面对问题,听取他人意见,及时排除隐患。
贾谊
成语用法
“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指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偏正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
运用示例
厝火积薪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
拼音:
cuòhuǒjīxīn
解释: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处:
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例句:
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097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不进油盐
下一篇: 放屁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