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文不加点 (wén bù jiā diǎn)
简拼 : wbjd
近义词 : 一气呵成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成语解释 :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 : 汉·张衡《文士传》:“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 : 援笔一挥,文不加点。(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释义】“文不加点”意即文章写好后不用改动。人们用它形容文思敏捷,整篇文章都很完善。
【出处】此典出自《后汉书·祢衡传》:“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东汉时期的祢衡(字正平,公元173~198年),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他很轻视重权在握的曹操,经常当众羞辱他。有一次,祢衡坐在曹操的营门口,以杖捶地,大骂不止。曹操非常气愤,对祢衡的好友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雀鼠一样容易。但是,他有很大的名气,如果我杀了他,人们会说我不能容人。我把他送交给荆州刘表,看刘表怎样处置他。”
祢衡到了刘表那里之后,刘表虽然非常常识祢衡的才能,但也受不了他的傲慢无礼的态度。于是,刘表又把祢衡送给性情急躁的江夏太守黄祖。起初,黄祖很器重祢衡,尤其欣赏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他曾经拉着祢衡的手,说:”您写的这篇文章,正中我的心意,说出了我心中想说而又无法说出的话啊。”
黄祖的长子黄射是章陵太守,同祢衡的关系很密切。有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来鹦鹉。黄射举杯对祢衡说:“请先生写一篇鹦鹉赋,为嘉宾们助助酒兴。”祢衡提笔就写,文章写好后不用改动,而且文辞非常华丽。
成语是:文不加点
文不加点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自】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没有停顿。
【示例】外甥小小年纪,写起文章来却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七步之才、文无加点、一气呵成
【反义词】咬文嚼字
扩展资料
1、文不加点的近义词
一气呵成
【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出自】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如果“风急天高”,那么一篇文章中一句都律,一句中的字字都律,而实际上是一个意思贯串起来,一气呵成。
【示例】他提起笔,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幅书法作品。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文不加点的反义词
咬文嚼字
【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自】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哎,你不必要过分地斟酌字句。
【示例】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0961.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黍油麦秀
下一篇: 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