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信而有征 (xìn ér yǒu zhēng)
简拼 : xeyz
近义词 : 有凭有据、千真万确
反义词 : 捕风捉影、无凭无据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紧缩式
成语解释 : 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
出处 :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成语用法 :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 : 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征。(晋·潘岳《闲居赋》)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征信一词最早来源于《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信而有征”即为征求、验证信用。
《左传》叙事直言不讳,揭示事情真实面貌,对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等等给予了赞扬和肯定,对统治者的凶恶残暴、骄奢淫逸给予了鞭笞和批判。
其主张重人事、轻天命,提出“社稷无常俸,君臣无常位”的进步历史观。《左传》十句名言,简短深刻,流传千古。
《左传》中的人物与事件是按照历史资料来编写的,但作者在记叙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这种思想在伦理道德、政治主张、强调等级制度、尊卑观念等方面接近儒家。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描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道德评价。比如庄公十年叙述“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的一段对话,就是通过曹刿的话语传达出作者的思想。
同时,《左传》创立了“君子曰”的新形式,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评价,以此表明作者的态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088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信步而行
下一篇: 信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