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朋酒之会

大道家园 2023-07-11 05:26:48

拼音 : 朋酒之会 (péng jiǔ zhī huì)

简拼 : pjzh

近义词 :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朋酒:朋友聚会畅饮。朋友欢饮的聚会

出处 : 《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表达相遇的成语

表达相遇的成语

表达相遇的成语,月光的森然,乐律的精魂,一切只是幻影,稍纵即逝。能够相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而且这让大家很高兴的,感兴趣的来看看表达相遇的成语及相关资料。

表达相遇的成语1 兵戎相见

成语释义: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不期而会

成语释义: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侧目而视

成语释义: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长揖不拜

成语释义: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促膝谈心

成语释义:促:靠近;促膝:膝碰膝,坐得很近。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

寸步千里

成语释义:寸步:指距离非常短。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见非常困难。

道路侧目

成语释义:侧目:侧目而视。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

腹心相照

成语释义: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肝胆照人

成语释义: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久别重逢

成语释义: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旧雨重逢

成语释义:旧雨:老朋友的代称。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开诚相见

成语释义: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刳肝沥胆

成语释义:犹言披肝沥胆。比喻竭诚相见。

沥胆隳肝

成语释义: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沥胆披肝

成语释义: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沥胆抽肠

成语释义: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沥胆濯肝

成语释义: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两鼠斗穴

成语释义: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陌路相逢

成语释义:指素不相识的人遇到一起。

拍案惊奇

成语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披沥肝胆

成语释义: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披沥肝膈

成语释义: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披肝沥胆

成语释义: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萍水偶逢

成语释义: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萍水相逢

成语释义: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水相遭

成语释义: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平起平坐

成语释义: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萍水相遇

成语释义: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情逾骨肉

成语释义:逾:超过;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感情极其深厚。

人生何处不相逢

成语释义: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三生有幸

成语释义: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参商之虞

成语释义: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摅肝沥胆

成语释义: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似曾相识

成语释义: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素不相识

成语释义: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他乡遇故知

成语释义: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天缘奇遇

成语释义:旧指某些人相遇或男女结为夫妻,是天意所安排。也指事属巧合。

无可奈何花落去

成语释义: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无可奈何

成语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表达相遇的成语2刳肝沥胆:犹言披肝沥胆。比喻竭诚相见。

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沥胆濯肝: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沥胆隳肝: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沥胆抽肠: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披肝沥胆: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披沥肝膈: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披沥肝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摅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照人肝胆:比喻以赤诚相见。

咫尺千里: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长揖不拜: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

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冤家路狭: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碰见,来不及回避。

肝胆照人: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相逢恨晚:形容一同如故,意气极其相投。见“相见恨晚”。

咫尺天涯: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天涯咫尺: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腹心相照: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参商之虞: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表达相遇的成语3 相聚的成语

杯觥交错

成语释义: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杯觥交杂

成语释义:觥:酒器;交:交织。形容酒宴中相互频频举杯畅饮的热烈气氛。

杯酒言欢

成语释义: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杯酒解怨

成语释义: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畅所欲言

成语释义: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觥筹交错

成语释义: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欢聚一堂

成语释义: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尽欢而散

成语释义: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酒逢知己千杯少

成语释义: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开怀畅饮

成语释义: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乐不可支

成语释义: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乐乐陶陶

成语释义: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乐以忘忧

成语释义: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乐此不疲

成语释义: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联床风雨

成语释义:指朋友或兄弟相聚,倾心交谈。

朋酒之会

成语释义:朋酒:朋友聚会畅饮。朋友欢饮的聚会。

其乐融融

成语释义: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群贤毕至

成语释义: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

人逢喜事精神爽

成语释义: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畅。

手舞足蹈

成语释义: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团头聚面

成语释义:形容非常亲密地相聚在一起。

喜不自禁

成语释义: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高兴。

喜不自胜

成语释义: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喜上眉梢

成语释义: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喜形于色

成语释义: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喜气洋洋

成语释义: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喜笑颜开

成语释义: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喜眉笑眼

成语释义:喜在眉梢,笑在眼里。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笑逐颜开

成语释义: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心花怒放

成语释义: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心醉神迷

成语释义: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同“心醉魂迷”。

欣喜若狂

成语释义: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兴高采烈

成语释义: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一心一意

成语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高朋满座

成语释义: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说说笑笑

成语释义:有说有笑,连说带笑。

推心置腹

成语释义: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喜出望外

成语释义: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心旷神怡

成语释义: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心满意足

成语释义: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陶潜颖脱不羁》文言文全文翻译

【《陶潜颖脱不羁》全文翻译】:

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被乡邻所看重。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地睡觉 。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作品原文】: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词句注释】:

高尚:志向高远。

属文:写文章。

颖脱:有才华。

不羁:不受拘束,束缚。

任真自得:行事写文章都有自己的风格而满意。

贵:看中,看好。

尝:曾经。

环堵萧然:家里除了四面墙什么也没有,形容家中贫困。

蔽:遮挡。

短褐穿结:破烂的衣服打个结继续穿。

箪瓢屡空:家里经常没有一点水和饭。箪,装饭的桶。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如此:像这样。

大适:享受,满意。

融然:内心感到愉悦。

惟:只。

辍:停止。

解:了解,懂得。

蓄:同“蓄”,储蓄。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作品出处】:

《陶潜颖脱不羁》出自《晋书》,《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被称为“平淡之宗”,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平淡之宗”之称。

【要点导引】:

东晋时期的陶潜(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外表恬淡静穆,诗文充满田园气息。陶渊明少年时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令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他退隐归耕的道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都深受其影响。

描写朋友聚餐旧词语

1.形容朋友聚会开心的词语欣喜若狂、兴高采烈、高兴、欢乐、喜悦

一、欣喜若狂

【解释】: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自】: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翻译】:“年轻人得到了回应,惊喜就像发疯。

二、兴高采烈

【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自】:茅盾《子夜》四: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

三、高兴

【解释】:愉快而兴奋。

【引证】: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知道您为什么老不高兴,就是为二姑娘的婚事。”

四、欢乐

【解释】:快乐(多指集体的)。

【引证】:曹禺《王昭君》第三幕:“我来,是为了两家百姓的欢乐。”

五、喜悦

【解释】:愉快;高兴。

【引证】: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林道静的心里渐渐充满了一种青春的喜悦。”

2.描写聚会的词语1.八方风雨 : 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出处:唐·刘禹锡《郡内书情献裴度侍中留守》:“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

2.悲欢离合: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3.宾朋满座 : 宾客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友聚会。

出处:明·郭勋《雍熙乐府》卷四:“醉仙楼听鹤鸣一派萧韶洞,宾朋满座,谈笑无穷。”

4.觥筹交错: 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5.亨嘉之会 : 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出处:《周易·乾》:“亨者,嘉之会。”

6.尽欢而散: 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别征酒器,尽欢而散。”

7.一觞一咏: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8.不是冤家不聚头 : 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你每做的来不周,结下了父兄仇,抵多少不是冤家不聚头,今日在杀场上面争驰骤。”

3.朋友聚会词语【高朋满座】:宾客朋友坐满了席位。是指宾友聚会。

【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是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豆棚瓜架】:指百姓聚会纳凉说话闲聊的地方。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是指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原指旧时帝王官宦上朝时或聚会时穿的服装。现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亨嘉之会】: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朋酒之会】:朋酒:朋友聚会畅饮。朋友欢饮的聚会。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指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

【一人向隅】:隅:角落。一个人朝着屋角创造性落泪。是指在公共聚会中因一个人的不悦影响了整个气氛。

【一人向隅,满堂不乐】:隅:角落。一个人朝着屋角创造性落泪,屋里的人都不高兴。是指在公共聚会中因一个人的不悦影响了整个气氛。

【一人向隅,一堂不欢】:隅:角落。一个人朝着屋角创造性落泪,屋里的人都不高兴。是指在公共聚会中因一个人的不悦影响了整个气氛。

【一觞一咏】: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一咏一觞】:咏:吟诗;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衣裳盟会】:衣:穿。穿着礼服聚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饮酒高会】:高会:显赫人物的聚会。地位显赫的人们在一起饮酒聚会。

4.形容朋友聚会开心的词语有哪些高朋满座 ;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兴高采烈 ; 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千里逢迎 ; 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群贤毕至 ; 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一起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酒逢知己千杯少

人逢喜事精神爽

【杯觥交错】: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杯酒言欢】: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联床风雨】:指朋友或兄弟相聚,倾心交谈。

5.描写“聚餐”的词语有哪些描写“聚餐”的词语有:宾朋满座、觥筹交错、高朋满座、尽欢而散、一觞一咏

1、宾朋满座 [ bīn péng mǎn zuò ]

基本释义:宾客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友聚会。

出处:明·郭勋《雍熙乐府》第四卷:“醉仙楼听鹤鸣一派箫韶洞,宾朋满座,谈笑无穷。”

例句:我记得那个宾朋满座的巴黎餐厅,里面的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似乎在享受着美酒佳肴。

2、觥筹交错 [ gōng chóu jiāo cuò ]

基本释义: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例句:在文章中作者仅用几句话, 就把当时官宦们那种奢侈无度, 觥筹交错, 一掷千金的情景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了。

3、高朋满座 [ gāo péng mǎn zuò ]

基本释义: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例句:邕高朋满座,闻粲至,倒履迎之。

4、尽欢而散 [ jìn huān ér sàn ]

基本释义: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别征酒器,尽欢而散。”

例句:毕业后一年,七人相约聚会,尽欢而散。

5、一觞一咏 [ yī shāng yī yǒng ]

基本释义: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例句:梦霞之愁怀已释,石痴之豪兴方酣,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亦步亦趋,共探佳境。

6.描写老朋友聚会的诗句有哪些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话文释义: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出自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白话文释义: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今夜又是一个什么吉日良辰,让我们共同在这烛光下叙谈。

3,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出自宋代: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白话文释义: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

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出自唐代: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白话文释义: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5,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出自宋代: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白话文释义: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072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