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以沫相濡 (yǐ mò xiāng rú)
简拼 : ymxr
近义词 : 相濡以沫、濡沫涸辙、丹舟共济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中性词
成语结构 : 偏正式
成语解释 : 沫:唾沫;濡:沾湿,湿润。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出处 : 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相濡以沫”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之间,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相:相互;濡:沾湿;沫:唾沫。
“相濡以沫”出自于《庄子·大宗师》,原文如下: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白话译文】
泉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相互依偎,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与其赞誉唐尧的圣明而非议夏桀的暴虐,就不如恩怨两忘而与大道化而为一。
扩展资料:
《大宗师》是《庄子》一书中的一篇,《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
“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谁够得上称作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
大宗师是指庄子思想中总合道宇宙生成意义的观念,意为开创、传授道理,有成就又受人尊崇的老师。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一的,人的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这就叫做“道”。
简而言之,庄子所秉承的观念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相濡以沫”含义相近的词语有:同舟共济、风雨同舟、以沫相濡、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参考资料:-相濡以沫(汉语成语),-大宗师(中国哲学、文学作品)
相濡以沫是一个汉语成语,相:外相;濡:沾湿;沫:唾沫。濡以沫。
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
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原文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_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后面还有一段,“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相濡以沫是一个汉语成语,相:外相;濡:沾湿;沫:唾沫。濡以沫。
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
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原文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_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后面还有一段,“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9058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以古为镜
下一篇: 以权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