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朝东暮西

大道家园 2023-07-10 21:04:57

拼音 : 朝东暮西 (zhāo dōng mù xī)

简拼 : zdmx

近义词 : 朝西暮东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成语解释 :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出处 : 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写物质的四字成语50个

1. 有东西的四字词语50个 东张西望、

东拉西扯、

声东击西、

东西南北、

东倒西歪、

东拼西凑、

说东道西、

东躲西逃、

朝东暮西、

说东忘西、

东家西舍、

西除东荡、

东扭西捏、

东冲西突、

东驰西击、

东躲西跑、

东跑西奔、

什伍东西、

东抄西转、

东抄西袭、

东流西上、

东零西碎、

东播西流、

东诓西骗、

涂东抹西、

东作西成、

东怒西怨、

东扯西拽、

东征西讨、

东征西怨

东猜西揣、

东鳞西爪、

东量西折、

东摇西摆、

东挪西辏、

东瞻西望、

指东骂西、

西鹣东鲽、

东迁西徙、

东眺西望、

你东我西、

东漂西荡、

东挦西扯、

东闪西挪、

东封西款、

东挨西问、

一东一西、

东走西撞、

东支西吾、

东来西去、

东食西宿、

西颦东效、

东掩西遮、

东敲西逼、

西食东眠、

东闪西躲、

东挨西撞、

拆东补西、

东行西步、

东撙西节

东涂西抹、

东捞西摸、

东游西荡、

东央西浼、

东差西误、

东冲西决、

朝西暮东、

西歪东倒

东扭西歪、

东兔西乌、

东渐西被、

偷东摸西、

东漂西徙、

东砍西斫、

东趋西步、

东搜西罗、

指东话西、

东寻西觅、

东零西散、

日东月西、

扶东倒西、

东猎西渔、

东完西缺、

拉东补西、

推东主西、

东鸣西应、

东走西顾、

指东打西、

东诳西骗、

东翻西倒、

东驰西骋、

东西易面、

东劳西燕、

东推西阻、

撩东札西、

买东买西、

东滚西爬、

文东武西

2. 四字成语五十个 1.哀鸿遍野:比喻 *** 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

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语出《诗经》。饿虎攒羊 攒:赶。

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见羊 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逢羊 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纵虎出柙 〖解释〗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纵虎出匣 〖解释〗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同“纵虎出柙”。 以肉喂虎 〖解释〗比喻白白地送死。

养虎自遗患 〖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养虎自贻灾 〖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同“养虎自遗患”。 养虎自啮 〖解释〗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啮,同“啮”。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三夫成市虎 〖解释〗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人中龙虎 〖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解释〗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捋虎须 〖解释〗捋:抚摩。

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拉大旗作虎皮 〖解释〗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画虎刻鹄 〖解释〗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画虎不成反类犬 〖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虎踞龙蟠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虎踞鲸吞 〖解释〗比喻豪强。

3. 50个四字成语 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分秒必争、焚膏继晷、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勤学苦练、夙夜匪懈、夙兴夜寐、无冬无夏、宵衣旰食、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坐以待旦、争分夺秒、手不释卷、攻苦食淡、苦心孤诣、囊萤照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仰屋著书、映月读书、映雪读书、勇猛精进、引锥刺股、凿壁偷光、折节读书、坐薪悬胆,等等。

扩展资料:

一、发愤忘食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

白话文:“既然这么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也好,就随你去吧。”

【语法】:偏正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

二、废寝忘食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自】: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

白话文:“只要一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刻苦努力

三、分秒必争

【解释】: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出自】:《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白话文:“常对人说:‘大禹圣人的,就珍惜光阴,至于一般人,当珍惜光阴。’”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四、焚膏继晷

【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白话文:“点上灯烛夜以继日,恒兀过完年。”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褒义

五、鸡鸣而起

【解释】: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自】:唐·韩愈《上宰相书》:“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

白话文:“鸡叫就起床,努力了,也不为利。”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勤奋不怠

4. 四字成语,五十个,随便五十个 和而不同、同日而语、语出惊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一帆风顺、顺风顺水、水 *** 融、融会贯通、通风报信、信以为真、真凭实据、据理力争、争先恐后、后继有人、人山人海、海阔天空、空穴来风、风花雪月、月落星沉、沉鱼落雁、雁过拔毛、毛发之功、功高盖主、主少国疑、疑神疑鬼、鬼斧神工、工力悉敌、敌不寡众、众志成城、城门失火、火上浇油、油尽灯枯、枯木逢春、春花秋月、月明风清、清尘浊水、水落石出、出神入化、化为乌有、有始无终、终其天年、年事已高、高枕无忧、忧心悄悄、悄无声息、息息相关、关怀备至、至善至美、美轮美奂。

5. 有东西的四字词语50个 东张西望、东拉西扯、声东击西、东西南北、东倒西歪、东拼西凑、说东道西、东躲西逃、朝东暮西、说东忘西、东家西舍、西除东荡、东扭西捏、东冲西突、东驰西击、东躲西跑、东跑西奔、什伍东西、东抄西转、东抄西袭、东流西上、东零西碎、东播西流、东诓西骗、涂东抹西、东作西成、东怒西怨、东扯西拽、东征西讨、东征西怨东猜西揣、东鳞西爪、东量西折、东摇西摆、东挪西辏、东瞻西望、指东骂西、西鹣东鲽、东迁西徙、东眺西望、你东我西、东漂西荡、东挦西扯、东闪西挪、东封西款、东挨西问、一东一西、东走西撞、东支西吾、东来西去、东食西宿、西颦东效、东掩西遮、东敲西逼、西食东眠、东闪西躲、东挨西撞、拆东补西、东行西步、东撙西节东涂西抹、东捞西摸、东游西荡、东央西浼、东差西误、东冲西决、朝西暮东、西歪东倒东扭西歪、东兔西乌、东渐西被、偷东摸西、东漂西徙、东砍西斫、东趋西步、东搜西罗、指东话西、东寻西觅、东零西散、日东月西、扶东倒西、东猎西渔、东完西缺、拉东补西、推东主西、东鸣西应、东走西顾、指东打西、东诳西骗、东翻西倒、东驰西骋、东西易面、东劳西燕、东推西阻、撩东札西、买东买西、东滚西爬、文东武西。

6. 50个4字成语 表示看的成语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望眼欲穿、极目远望、望洋兴叹、刮目相看、另眼相看、走马观花、瞠目而视、高步阔视、虎视眈眈、目不斜视、目不忍视、察颜观色、冷眼旁观、束手旁观、坐井观天 表示高兴的成语 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眉笑眼、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心满意足、心情舒畅、心醉神迷、心花怒放、乐乐陶陶、其乐融融、乐以忘忧、乐不可支、欣喜若狂 描写表情的成语 愁眉苦脸,喜笑颜开 兴高采烈 没精打采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和颜悦色 勃然大怒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怒不可遏 怒气冲天 怒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笑逐颜开 唉声叹气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容可掬 疾言厉色 外貌 眉清目秀 容光焕发 美如冠玉 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明眸皓齿 靡颜腻理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道貌岸然 秀色可餐 国色天香 粉白黛黑 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 亭亭玉立 雾鬓风鬟 鹤发童颜 鹤发鸡皮 短小精悍 面黄肌瘦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有菜色 蓬头垢面 蓬头历齿 鸠形鹄面 铜筋铁骨 肠肥脑满 瘦骨如柴 大腹便便 仪表堂堂 玉树临风 鹤发童颜 闭月羞花 冰肌玉骨 才子佳人 沉鱼落雁 城北徐公 齿白唇红 愁眉啼妆 出水芙蓉 绰约多姿 淡妆浓抹 二八佳人 傅粉何郎 姑射神人 国色天香 国色天姿 花容月貌 环肥燕瘦 娇小玲珑 绝代佳人 梨花带雨 林下风气 眉目如画 眉清目秀 美如冠玉 靡颜腻理 明眸皓齿 千娇百媚 倾城倾国 螓首蛾眉 如花似玉 双瞳剪水 亭亭玉立 我见犹怜 仙姿佚貌 小家碧玉 秀外惠中 夭桃秾李 一表非凡 一表人才 一笑千金 仪态万方 月里嫦娥 稚齿婑媠 掷果潘安 朱唇皓齿 肠肥脑满 丑态百出 怪模怪样 尖嘴猴腮 面目可憎 蓬头历齿 漆身吞炭 其貌不扬 穷形尽相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头童齿豁 獐头鼠目 鸱目虎吻 蜂目豺声 凶相毕露 张牙舞爪 描写心理的成语 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慌意乱,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心烦意乱,心粗胆大,心乱如麻,心如刀割 横眉冷对 憨态可掬 面红耳赤 喜上眉梢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悠然自得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欣喜若狂 呆若木鸡 喜出望外 垂头丧气 勃然大怒 开怀大笑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前仰后合 大发雷霆 火冒三丈 怒火中烧 怒气冲天 心如刀绞 泪如雨下 胆战心惊 魂飞魄散 惊心动魄 迫不及待 心急如焚 燃眉之急 垂头丧气 气宇轩昂 欣喜若狂 左顾右盼 神采奕奕 精神抖擞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满面红光 精神焕发 横眉冷对 描写山水的成语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花草 百花齐放 百花争艳 遍地开花 笔下生花 闭月羞花 风花雪月 花容月貌 月夕花朝白草黄云 拨草寻蛇 拨草瞻风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 品质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襟怀坦白 舍己为人 舍生忘死 舍生取义 天气 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

7. 50个四字成语 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不屈不挠 ·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老态龙钟、西装革履、婀娜多姿 ·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扬眉吐气、怒目而视、火眼金睛、面红耳赤、热泪盈眶 ·泪流满面、泪如雨下、泪眼汪汪、泪如泉涌、嚎啕大哭、·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哈哈大笑、嫣然一笑、微微一笑 ·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激动人心、焦急万分 ·笑容可掬、微微一笑、开怀大笑、喜出望外、乐不可支 ·火冒三丈、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怒气冲冲、咬牙切齿 ·可憎可恶、十分可恶、深恶痛绝、疾恶如仇、恨之入骨。

8.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50个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 :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济济一堂 :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 :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4.久假不归 : 长期借去,不归还。

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1.临渊羡鱼 :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 :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门庭若市 :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 :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0.南辕北辙 :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3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3.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4.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35.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36.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40.前事不忘 : 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42.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4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5.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6.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47.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8.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9.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9. 关于写事情的四字词语 要多一点哦 50个 33

守株待兔 指鹿为马

一鼓作气 成竹在胸

称斤论价 朝三暮四

程门立雪 三顾茅庐

偷鸡摸狗 刻苦耐劳

刻苦钻研、

十年寒窗、深自砥砺、口不绝吟、

勤学苦练: 月亮中的快乐 | 二级 | 2011-6-15 19守株待兔 指鹿为马 一鼓作气 成竹在胸 称斤论价 朝三暮四

程门立雪 三顾茅庐 负荆请罪 围魏救赵 滥竽充数 龟兔赛跑

杯弓蛇影 东施效颦 悬梁刺骨 卧薪尝胆 同床异梦 狐假虎威

草船借箭 曹冲称象 桃园结义 鸡鸣狗盗 暗渡陈仓 乐不思蜀

八仙过海 霸王别姬 拔功助长 滥竽充数 愚公移山 罢黜百家

焚书坑儒 白壁三献 请君入瓮 杯酒释兵权 南辕北撤 投鞭断流

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 鹬蚌相争 伯乐相马 毛遂自荐 猜拳行令

草木皆兵 草菅人命 拆东补西 乘虚而入 乘胜追击 黄梁一梦

南柯一梦 偷梁换柱 偷天换日 舌战群儒 打草惊蛇 水中捞月

混水摸鱼 买椟还珠 回答者.掩耳盗铃

退避三舍 桃李不言

带有暮字的四字成语

1. 带有暮字的成语有哪些 朝思暮想

垂暮之年

美人迟暮

朝朝暮暮

朝三暮四

朝欷暮唶

桑榆暮景

朝生暮死

朝东暮西

朝穿暮塞

岁聿其暮

岁暮天寒

朝齑暮盐

朝真暮伪

幺豚暮鹨

暮乐朝欢

朝成暮毁

朝梁暮陈

暮景残光

朝成暮徧

旦暮入地

春树暮云

路长日暮

暮虢朝虞

日暮途远

暮去朝来

晨钟暮鼓

暮爨朝舂

旦种暮成

旦暮之业

朝趁暮食

朝歌暮宴

残年暮景

暮夜先容

暮翠朝红

暮来朝去

晨参暮省

朝欢暮乐

暮色苍茫

暮夜怀金

却金暮夜

朝秦暮楚

朝益暮习

暮云亲舍

朝攀暮折

暮夜无知

朝荣暮落

暮史朝经

朝种暮获

朝来暮去

朝朝暮夕

朝经暮史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朝升暮合

朝西暮东

日暮风寒

桑榆暮影

年衰岁暮

昼警暮巡

朝夷暮跖

2. 带有“暮”字的成语 暮楚朝秦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之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

暮爨朝舂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暮翠朝红 形容爱情不专一。

暮鼓朝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

暮鼓晨钟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暮虢朝虞 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

暮景残光 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暮景桑榆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梁·萧统《文选·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暮礼晨参 指早晚礼佛参禅。

暮暮朝朝 犹言日日夜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出处:宋·李纲《访李道士》诗:“自言身在此山中,暮暮朝朝看不足。”

3. 带有“暮”字的成语 暮楚朝秦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

后以之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

暮爨朝舂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暮翠朝红 形容爱情不专一。

暮鼓朝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

暮鼓晨钟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暮虢朝虞 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

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 暮景残光 犹言夕阳残照。

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暮景桑榆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

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梁·萧统《文选·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暮礼晨参 指早晚礼佛参禅。 暮暮朝朝 犹言日日夜夜。

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出处:宋·李纲《访李道士》诗:“自言身在此山中,暮暮朝朝看不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000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